<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六日一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孩子们庆祝儿童节的欢乐气氛中,我们愉快地走进五年级1班教室,聆听郭婵凤老师执教的《手指》教研课。</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 《手指》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丰子恺先生一开始就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给我们的启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难点。懂得“团结就是力量”。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获得更大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新课之前郭老师通过让学生赛读词语,竞说课文内容。复习导入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引出丰子恺笔下的手指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列表自主学习课文,比较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让小组合作探究课文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划出重点词句再品读等多种形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词语赛读闯关我最棒!</p> <p class="ql-block">自主学习课文,享受发现手指长处和短处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瞧,认真独立自主学习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四人小组交流</p> <p class="ql-block">请听我们小组来汇报</p> <p class="ql-block">听听我的朗读感悟</p> <p class="ql-block">教后反思</p><p class="ql-block"> 课后郭老师认真进行了反思,老师们也充分肯定这节课的亮点是让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填写五个手指的特点,条理直观,易于理解比较。学生不仅可以在文本中找到有关语句,而且透过表格看到了每根手指的优缺点,从而总结出“各有所长,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深刻道理。再让学生继续深入理解,并指名请学生谈谈体会,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是不行的,还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扬长避短,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做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编辑:郭婵凤</p><p class="ql-block">图片:覃继红</p><p class="ql-block">审核: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