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生了四个孩子,我排行老二。二十岁之前,我们家还在偏远山区大山深处的矿区里,用柴静的一段文字便能精彩的诠释家乡的地势地貌:“桂西北多是喀斯特地貌,路沿山而建,“之”字转盘路甩得人不可能打盹。一路只见石山,山高水枯,土壤也是棕色石灰土,好一阵子才看到一小片玉米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零年代和九零年代是无烟煤矿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我们矿区的孩子们因此得以衣食无忧的长大,直到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临前期,我们的童年依旧是绚烂多彩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是矿区劳资科的一名会记科长。这老头是邻里出了名的霸王脸,印象中每个人都很敬重他,连穿开档裤的孩子见了他都不带哼唧的,人称“陆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老头工作朝九晚五,每日顶着二八分头,穿戴整齐讲究,终年西装革履,两双皮鞋蹭的雪亮,走路自带气场。父亲能喝点小酒儿,记忆里逢年过节家里的亲朋好友来,总要摆上一桌子酒肉,从晌午喝到晚上。无一列外,这也算是地方特色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不用下井到一线,这是我觉得很庆幸的地方。很多同学的父亲在一线做挖煤工人,他们谈论的安全终日是家里无比揪心的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习以为常,这是矿山孩子的生活,这里有绵长蜿蜒的环山公路,有各式各样零碎的集市,有新兴的商店,工人文化盛行的俱乐部,电影院和溜冰场……可以说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童年我的山城,满以为世界就是这么弯弯绕绕巴掌大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岁以后我才开始记事,比较后知后觉。但和父亲一起的回忆尤其清晰。十岁那年他带着我和小妹看过一两场电影,从下金俱乐部回家的那条公路上没有路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依稀记得抬头就是满天星斗,便不觉得黑暗,何况路上行人谈笑风生,渐渐冲淡了夜色。之后,我们的脚丫蹿长,不需要父亲左右了,到处走街串巷地疯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老头儿好起来却是十分的好,孩子的我们琢磨不出大人的心思,一年四季季节更替交新时他就交代母亲给我们备换季的衣裳。我和小妹的衣裳买的都是同款,我们俩每次换洗衣服都得抱怨一阵子,乱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这老头儿喜欢我们穿着同款招摇过街,那回头炫的别人得问他两句:“你女儿啊?”“嗯嗯,老二老三。”这老头儿咧着嘴在人前笑得无比灿烂,我们心里像灌了蜜似的,不再纠结那么一点麻烦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这老头儿在家里就没笑过,他每天很有规律的生活,试图把整个家庭一体同化。他的规矩是老大不在家的时候,老二负责家务,反正变着法的折腾我们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老头儿还有洁癖,他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不满抖落在地上,我童年里扫的不是地,那叫不满。书没放回原位,他吭哧吭哧叨两句,筷子和碗他得餐餐顿顿数上一遍,谁的东西不小心弄没了,他非得把我们叫齐了挨个开会教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赶上周末,这老头儿会很认真的拉上我和他一起大扫除,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连尘埃一抹收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我们家这么多好吃的,买个冰箱呗。”我是四个孩子里学习最好的,索性敢开口和父亲捣鼓两句,平时暗地里他也以我为荣,这是邻居说的,当着面这老头儿埋汰着没夸过我半句。倒是听小妹说我上了寄宿中学以后,他常常拿我做榜样号召俩小学习做家务。嘿,这老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像是从喉咙里挤出一句低沉有力的话,调侃着说:“还买冰箱呢,家里有你们四个,有什么东西能过夜的,也不用用脑子。”尽管知道如此,还是很受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了寄宿中学以后,父亲俨然换了一个人,对我不再像从前那般严厉,多了些尊重和宽容。我每个星期回家两天,他必是亲自做很多好吃的,临走还让捎上十几个水煮蛋带给同学们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六岁那年,父亲交代我去办事,一个人回祖籍老家替他喝喜酒,他说礼钱已付,给了我两百五十块钱,这老头子抠门加狠心,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连高速公路都还未普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后想想,现在高速开通全程也要近三百公里的路程,当年我是凭着他给的一张转车路线图水路山路地赶着才最终完成了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家里时我已经身无分文,倒欠了十块钱车费,当我火急火燎地冲回家跟父亲要十块钱给正在路上等我拿钱的司机时,父亲冷冷地闷出一句话:“钱怎么用的一分不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知道要不是临走时我又死皮赖脸的多要五十块钱,估计就回不来了。现在想想那份勇气从哪来,若是路上我遇到的是坏人,在那段旅程里我的确借宿过陌生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断断续续写了很多年的父亲,记忆里满是不依不饶的碎片,它们张着牙努着嘴像是在投诉。写完以后我觉得心灵似乎得到了某种释放,我长得很像父亲,小时候到同学家里玩,他们的父母偶尔会认出我来:“哎,你是那个某某的女儿吧?你像你爸,像得很呢。”这种经历频繁接踵而来时,我便换了脸:“不是不是,你认错人了。”我心里暗暗抱怨:不能像这老头儿。想想这地方得多小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岁那年我们举家搬离了那个矿区,到镇上生活。而我已远嫁他乡,在离他几千公里之外的城市里打拼,我如愿以偿走了很久很远。我经常对老头儿说:“爸,你们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吧。”这老头儿拒绝了,他说我可不愿老了还操着满嘴的普通话四处矫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父亲,这老头儿嘎嘎不矫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