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中暑假前后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老牛

<h1><b>一、重中之重防溺水安全</b></h1> <div>愉快的暑假如期而至,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时刻不能懈怠。近期我校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一系列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为了您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迫切希望各位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一定要暑假期间尽到监管责任,远离溺水伤害!不论您有多忙,都要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br></div><div><b>请孩子务必牢记:“四不要”“六不准”</b></div><div><b> 防溺水“四不要”:</b><br> 1.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br> 2.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br> 3.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br> 4. 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br> <b> 防溺水“六不准”:</b><br> 1. 不私自下水游泳;<br>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br> 3.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br> 4.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br> 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r> 6. 不擅自下水施救。<br></div> <h1 style="text-align: left;"><b>二、牢记交通安全</b></h1> 1.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家长不用电瓶车、摩托车接送孩子。<div> 2. 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在马路上轮滑,不追车、扒车、强行拦车、不翻护栏。</div><div>3. 不满12岁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满16岁青少年不得骑电瓶车。<br></div><div>4. 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文明,先下车、再上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起身。<br></div><div>5. 乘出租车和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超载。车辆行驶中,不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不要往车窗外扔垃圾和杂物。<br>6. 在旅游景点游玩时,不得在有危险提示的地方逗留和拍照。<br></div> <h1><b>三、重视消防安全</b></h1> <div>1. 教会孩子掌握逃离火场的基本方法,告知孩子一旦发现火情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明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着火部位、火势大小。<br></div><div>2. 假期鼓励孩子分担家务,但是家长一定要确保家庭物品摆放科学,插线板等物品要远离出水口;拖地等接触水的劳动时要与输电线保持距离;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电热器具一定要完全冷却再收藏。<br>3. 家庭照明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蜡烛;台灯不要靠近枕边,插板不要放在床上,手机充电器不使用时要拔下来,嗅到电线胶皮糊味时,要及时报告家长不得擅自行动,请家长及时采取措施。<br>4. 假期外出放风筝等活动时,要注意远离高压电网。<br>5. 教育孩子不玩火、不随意摆弄电器,家长临时外出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守家里。<br></div> <h1><b>四、预防新冠病毒</b></h1> <h1><b>五、关注网络安全</b></h1> 注意防网络欺诈。教导孩子不要沉迷网络游戏,不要见网友。在网上发布信息需谨慎,不要转发未经官方公布的信息。谨防网络诈骗,不要点击不明链接网址,更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加强预防心理,提高对网购诈骗、中奖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各种形式诈骗的警惕性。 <h1><b>六、注意心理健康</b></h1> 1、学校和家长要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谈心,帮助孩子学会释放压力,在陪伴中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在了解中引导,密切家校共育,营造和睦、和谐、温馨的氛围,确实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br>2、学生要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发现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要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尽快消除障碍,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和生活。

家长

不要

孩子

游泳

溺水

时要

诈骗

安全

心理

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