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一封信2》

鄱阳县保育院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在隔代教育的问卷调查表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祖辈们对孙辈的教育问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1.祖辈们教育方法落后,比较被动。2.包办代替的现象比较常见。</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接收到更好的隔代教育,我们翻阅相关的资料以及结合相关的案例,给予我们最诚恳的教育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p><p class="ql-block"> <b>一、 希望家长们突破“文化缺失”障碍</b></p><p class="ql-block"> 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以经验自居。通常情况下,祖辈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多多少少存在差异。如果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和这样的老人待在一起,很容易导致教育上的“脱代”。也很容易把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孙辈,给孩子造成认识上的误区,无意中向孙辈隔代传播的世界观、价值观,会增加孩子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接受难度。</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独生子女的时代,要想取得隔代教育的成功,祖辈首先要改变自己。所以,祖辈一定要突破“文化缺失”障碍,不要再以经验自居,而要把科学和经验相结合,“活到老,学到老”才是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 在隔代教育中,祖辈除了要突破心理障碍之外,还必须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每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除了生活需要之外,心理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作为祖辈,在家庭生活中,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尊重和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是我们许多祖辈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同时却是决定孩子将来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b>二、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要事事包办</b></p><p class="ql-block"> 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没有自主性、依赖性强,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长辈们的包办代替。尤其是在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身边长大的孩子,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由老人一手包办,以致孩予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b>三、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b></p><p class="ql-block"> 通常情况下,长辈们处理事务效率高。处理一件事情时,往往是孩子还没注意到,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孩子还没做,他们已抢先做完了。本来孩子天生就有等待、依赖的心理,这样一来,孩了的双手甚至思考都在等待、观望中被剥夺了动的权利,彻底闲置着了。当习惯成为自然,孩子就会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已去做,凡是孩子能做的都不要帮助他们完成,这样渐渐地他们便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有好多事情孩子都是可以自己做的,比如,上幼儿园时要他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等,放学后要他学会洗自已的小衣物、收拾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借此培养孩子的劳 动观念,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b>四、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劳动</b></p><p class="ql-block"> “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就干家务活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快意。具体的,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让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p><p class="ql-block"> 2-4岁: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在洗衣篮里,捡起玩具,饭后把自己的盘子放到水槽中,给予纸筒装上新的纸卷;</p><p class="ql-block"> 5-7岁:早晨整理自己的床,地毯吸尘,从邮箱中拿回邮件或报</p><p class="ql-block">纸,给宠物食盘盛上食物,喂金鱼,擦拭踢脚板和饭桌,擦拭窗台和窗沿,捡起院子里的树叶,整理书包,保持卧室整洁;</p><p class="ql-block"> 8岁以上:装好带到学校的午餐,擦拭家具,吸尘,饭前布置餐桌,饭后收拾饭桌,把盘子放入洗碟机,烘干盘子,叠好洗干净的衣物,把衣物分类收好,扫地,拖地,把垃圾带到户外;</p><p class="ql-block"> 以上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孩子们在家中能帮助大人做的力所能及的活。一定要记住,孩子年龄越小,干活时,他关注到的细节就越少,因此不要对孩子要求得太多太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劳动的价值,并且我们希望他们能获得成就感,而不是挫折和失败。你对孩了完成的工作的评价和反应,会影响孩子对家务劳动的态度。时常对他们完成的家务活给予赞赏,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操持一个家,这些劳动是必不可少的。当孩子养成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后,会十分有利于他成年后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干好工作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b>五、鼓励孩子参加集体劳动 </b></p><p class="ql-block"> 孩子参加集体劳动不仅能提高劳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小伙伴共同努力完成工作,还可以学会如何与人配合协作,增强集体观念。同时让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集体劳动,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孩子会很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