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长征路(9) 长征第一渡•于都

刘卫

<h5><font color="#9b9b9b">▲ 红军足迹与自驾路线图(可点击放大)</font></h5> <h5>出行日期:9月29日(第4天)<br>自驾路线:云石山—于都(东门 / 何屋)<br>行车里程:81公里</h5><div>——————————————</div> 云石山到于都东门渡口,走高速78公里,走国道65公里;前者1小时多一点,后者也是,但多10分钟。 我按照导航推荐(默认)的路线,走了高速。这是个错误!应该走国道的,比高速多不了多少时间,还免了33元过路费。关键是,可以途经梓山镇和潭头村,那一带是红1军团过于都河的集结地。<div><br></div><div><h1><b> 东门渡口·长征第一渡</b></h1><div><br></div><div><h3> 于都,时称雩都,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主要集结出发点。纪念地在老东门外,由于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机关是从这里过于都河(即贡水)的,所以东门渡口被称为“长征第一渡”。现在,这儿建有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包括纪念碑、纪念馆、渡口遗址等。<br> 这个地方开车很好找。过于都长征大桥后,立刻向右转入渡江大道,不一会就到。</h3></div></div> <h5>▲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入口处。整个纪念园是敞开式的,包括渡口遗址、纪念碑、纪念馆、雕塑等。</h5> 1934年那个金秋10月,红军各主力军团和军委纵队先后抵达于都集结(红9军团到会昌)。部队进行了休整,充实兵员、武器弹药和粮食,准备战略转移。 当时,战略转移的一切准备工作,完全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决定。<div> 最初计划是向西突围,转战到湘鄂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因此当时叫“西征”,西征部队称“野战军”,统帅部称“野战司令部”。一开始是这样,长征途中,更多还是以“中革军委”或“军委”名义发出战斗指令。</div> 中央中共、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编成两个野战纵队(又称军委纵队):第1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叶剑英任司令员兼政委;第2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以及后勤、卫生等部门组成,罗迈(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委。 <br> 毛泽东在哪个纵队,有不同说法:中央党史版《红军长征史》和军事科学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记为随第2野战纵队行动;中央文献版《毛泽东年谱》,则说编在第1野战纵队所属的中央队,江苏人民版《中国战争史》同此。<div> 当然,这不是原则问题。长征初期,作为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自由度还是很大的,经常从这个纵队到那个纵队,或随主力军团一起行动。通道转兵特别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则基本没有离开过中央和红军总部,而周恩来、博古、李德则常随主力军团行动。如通道紧急会议后,周恩来跟红1军团先头部队出发,攻占黎平;遵义会议后,周恩来又率红1军团主力拱守黔北的松坎,然后从重庆南部(时属四川)转进赤水。这期间,李德是跟着红1军团部行动的。<br></div><div> 话题扯远了,继续说集结出发。</div> 综合相关史料,中央红军集结出发的时间地点大致如下:<div> 10月10日至12日,军委第1、第2野战纵队由今瑞金云石山乡一带出发,到于都城北集结。<br> 10月16日黄昏,红1军团第2师第4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率先跨过于都河,担任全军前卫。杨成武后来在《忆长征》中感叹:“谁也没想到,这竟是我们战斗、行军一年零两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div><div> 当天,红9军团在会昌县珠兰埠(今珠兰乡)的2个渡口开始过河。<br> 10月17日,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开始渡河。于都河上设8个渡口,其中5座浮桥。<br> 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等从东门渡口走过浮桥。<br> 10月19日至20日傍晚,红5军团最后渡过于都河,担任全军后卫。<br></div> <h5>▲ 于都东门外,长征第一渡口遗址,勒石文字由杨成武上将题写。</h5> <h5>▲ 长征第一渡口遗址保护碑。</h5> 根据纪念馆展陈的中革军委10月8日《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中央红军长征时的基本情况如下:<div> 1. 人数。出发时的中央红军主力为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加上中央、军委机关和干部团组成的第1、第2野战纵队,总数为86859人。</div><div> 2. 武器。各种枪33244支(挺),迫击炮38门(炮弹2473枚),手榴弹76526枚,刺刀、马刀、梭镖等24535支(把)。整体上说,枪支数量不到总人数的40%。</div><div> 3. 供给(略,可点击下图放大查看)。<br> 这个统计表很重要,是如今确定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总人数、各单位人数及其武器装备的主要依据。<br></div> <h5>▲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可点击放大)。</h5> <h5>▲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战斗序列(可点击放大)。</h5><div><br></div><div> 我是下午约2点到渡口遗址的。阳光很好,蓝天白云,但是很热,9月末的于都宛如盛夏。这时候人不多,可以慢慢看,安心地拍照,然后参观纪念馆。</div><div> 3点左右,广场上一下子多出好几百人,有学生来做活动的,有旅行社带着游客来参观的。<br></div><div> 我庆幸自己来得早,否则照片都拍不好。</div> <h5>▲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午约2点,纪念广场上人很少。</h5> <h5>▲ 下午3点后的纪念广场。</h5> <h5>▲ 这是出发以来第一次留影。为我拍照的是赣州救援总队翠微分队队长,50 来岁,年轻时在南京消防支队当过兵,曾参与扑灭南京炼油厂特大火灾。他说,现在,他和队员们都是义务做救援工作,因为不舍的情怀。<br></h5> <h5>▲ “长征源”石碑,背景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这个展馆不错,布展新颖,内容丰富。我在展厅里看了很久,拍了很多照片,重点是红军(及国民党军)战斗序列、行军路线图、重要战役战斗态势图,以及一些电报的影印件。</h5> <h5>▲ 于都河边,蓬勃发展的新城。</h5><div><br></div><div> 在于都河边徜徉。<br> 河面宽阔,但没有船;河上不止一座大桥,两岸盖起很多新楼,已经很难感受当年的情景了。</div><div><br></div><div><h1><b> 毛泽东旧居·何屋</b></h1><br> 从红军渡口和纪念馆出来,前往毛泽东的旧居何屋。距离不到3公里,行车十几分钟。这是条老街,较窄。旧居不远处有个上坡的岔道,上面有小型停车场。<br></div> 何屋当年是赣南省苏维埃政府驻地。1934年9月中旬,毛泽东从瑞金云石山到于都视察,在何屋住了30多天。其间,深入考察周边敌情和地形。9月20日,向周恩来发出一份“急密译”,详细报告了于都、赣县、信丰一线的敌情,以及已采取的诸如清除敌特等防范措施。毛泽东当时没有军权,也不知晓战略转移的计划,但他的感觉是敏锐的。<div> 中央文献版《毛泽东传》说:“这个电报,为中央下决心长征开始从于都方向突围,起了探路的作用。” </div> <h5>▲ 毛泽东旧居何屋,门牌是濂溪路48号。</h5> <h5>▲ 何屋内景。</h5> <h5>▲ 毛泽东在何屋的居室。</h5> 10 月 18 日,毛泽东与警卫员、秘书和工作人员20多人在何屋小院集合,准备出发。警卫员陈昌奉回忆道:“主席的全部行装是:两条毯子,一条布被单,一块油布,一件旧大衣,一把破伞和一个书挑子”;因为必须轻装,所以“连主席用了好几年的一个九层挂包也留下了”。<div> 日落时分,一行人跨过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div><div><br><div> 主力红军出发时,无数的老乡前来送行。很多人呼唤队伍里的亲人:你们早点回来啊!但是,大部分人再也没有回来。</div></div> 那时还没有现在耳熟能详的歌曲《十送红军》。据时任红1军团第1团团长的杨得志回忆:有人唱起了“我们十分熟悉的高亢奔放的江西山歌”。<br> 跨过于都河时,红1军团将士吼着自己的军歌《直到最后一个人》。<div><br></div> <h5>▲ 告别于都,正式踏上漫漫长征路。</h5><div><br></div><div> 在于都,跟长征有关的地方还有:西门塔脚下码头,红3军团过于都河的渡口之一;于都邮局,有特制的邮资信封,邮戳文字是“江西于都 • 长征”。<br></div> 突然想起一件事,行前设计好一面“军旗”,由于一时没有找到旗帜店制作,后来忙忘了。懊恼不已!要不然可展开旗帜拍照,并到邮局去盖章的。<br> 打电话回南京,让副驾赶紧想办法,到云南会合时把旗帜带上。<br> 第二天得到回复:已在网上订制。<br><div><br></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