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王新安精神,续写英雄新篇章

梦远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新蔡县委书记邵奉公在观摩水上民兵应急演练时强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弘扬王新安精神 续写英雄新篇章</b></p><p class="ql-block"> 6月16日上午,新蔡县委书记、县武装部第一书记邵奉公在观摩蛟龙水上民兵应急分队演练时强调,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深入扎实开展,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繁荣红色文化,讲好新蔡故事,全县各级民兵组织要深入学习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忠心为民、舍生忘死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练就一支关健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靠得住的民兵队伍,续写英雄故里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蔡县是全国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故里。1975年8月上旬,震惊中外的驻马店“75.8”特大洪水突袭洪汝两岸,王新安所在的练村公社甘湾大队和驻马店全区千千万万个村庄一样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洪水袭击。8月7日,位于洪河堤岸内的甘湾大队东风闸闸门被洪水冲开一个缺口,汹涌洪水咆哮着向湾内多个村庄冲去。刚从部队退伍不久,时任甘湾大队民兵营营长王新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请缨,抱着梱扎好浸泡过水的棉被四下激流洪水,用青春和生命堵上了这扇闸门,为湾里8个大队的搬迁赢得了时间,保护了1.8万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牺牲时年仅30岁。1976年7月2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王新安“英雄民兵营长”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英雄的家乡,几十年来,新蔡县历任人武部领导没有忘记身边这位舍生忘死,忠心为民的人民英雄,一直在关爱英雄家庭,经常到英雄家中走访问慰,虚寒问暖,给王新安妻子安排了工作,帮助完成王新安的夙愿送两个儿子当了兵,让英雄含笑九泉,流血不流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盛世,如你所愿。近年来新蔡县人武部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既远学全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又珍惜身边英雄,争做王新安精神的新一代传人,把学英雄、当先进寓于各项武装工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针对新蔡县地处洪汝河下游,水塘河套多,洪涝灾害频繁、水上救援力量薄弱的问题,成立了50余人的蛟龙水上民兵应急分队,其中大部分是退伍军人。水上民兵应急分队常年昼夜设专人值班,经常开展水上救援演练,仅2020年水上救援出勤就达近30次,打捞溺水者18人,生还3人,坠井救援2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村级民兵组织涣散,不严不实是一个普遍的老大难问题。该部从细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民兵连政治指导员“一肩三挑”的措施入手,压紧压实基层普通民兵连政治指导员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其“一肩三挑”的优势,结合当前开展的民兵整组、征兵宣传、国防教育与“三夏”工作、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因地制宜,因连施策,一体推进,高质量建设有责任、有担当、有实效的基层普通民兵连,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建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征兵工作中,新蔡县武装部视部队满意、应征青年满意、社会满意为最高标准,廉洁征兵,严把兵源体检关、政审关,最大努力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连续多年没出现过退兵、逃兵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针对自身练兵送兵拥兵的优势,新蔡县武装部深化军地双拥共建,着力为武装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健全武装工作联系机制,提高党管武装规范化水平。目前,新蔡县己形成军地合力、齐抓共管,武装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的喜人景象,先后被河南省军区、驻马店军分区授予先进团党委、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后勤保障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原沈阳军区雷锋团第23任政治处主任、现新蔡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毛立功在接受采访时说,从英雄雷锋团到抗洪英雄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到新蔡县人武部任职四年来,他深感在英雄故里做武装工作肩上所负的责任,挖掘身边典型,讲好英雄故事,让王新安精神经久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附王志远报告文学《洪殇》节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b></p><p class="ql-block"> 世上过多的巧合注定是缘份。对于《洪殇》的写作章节,我也没刻意的安排,但或许是上天注定,冥冥之中今天竟把这个章节留给了他,留给了一个萦绕我终生的英雄,巧合的是,今天还是他牺牲43周年的祭日。</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75.8"洪水之后,曾闻名全国的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和王新安都姓王,相隔也就十五六里路,他生前和我也从未见过面,更谈不上交集,但他在我心目中那高大的英雄形象却清晰无比,从未远去,且让我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事情还得从"75.8"洪水说起。</p><p class="ql-block"> 1975年8月11日零时,新蔡县练村公社甘湾大队大洪河西岸的东风闸受汹涌的洪水冲击,出现了严重泄漏,洪水肆虐地从大洪河向甘湾河套内猛灌,严重威胁着河湾套内七个大队两万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大堤上值守的县人武部政委傅显章、军事科杨参谋、政工科新闻干事马炳臣及公社副书记陈洪均等人看情况危急,现场指挥群众和基干民兵用蒲草袋子装土往闸里扔,试图堵住闸门缺口。但忙活了一大阵子,没有丝毫效果,土袋子都顺水流走了。</p><p class="ql-block"> 河里的洪水越来越大,涨势越来越猛,眼见洪水压迫闸门缺口旁边的木板吱吱作响,岸上的人都急得团团转。再不想办法堵住,万一闸门被水冲开,整个湾套还没来得及转移的部分群众将遭受灭顶之灾。这时,在旁边的甘湾大队民兵营长王新安自告奋勇站出来说:“让我下水看看啥情况,然后再有目的的堵吧!"</p><p class="ql-block"> 现场指挥的傅政委一听吓了一跳,他看了看眼前这个清瘦寡言的民兵营长,说道: "别胡闹了,这可是洪水激流,万一有个好歹咋交待?"</p><p class="ql-block"> 王新安坚定地说: “我水性好,在部队练过肌肉,身体好的很,这个闸门我也熟悉,没事的!"</p><p class="ql-block"> 在场的人看看也没有别的办法好使,就答应他试试。为保证安全,大伙把一根粗绳系到王新安腰上,几个人在岸上拽着慢慢往水里放。很快,在水下的王新安猛拉绳子,示意大家拉他出水 。</p><p class="ql-block"> 王新安一个猛子钻出了水面,乌青着脸告诉大家,闸门下方一块1米多长,50多公分宽的木板被水冲断了,难怪用蒲草袋子堵不住。</p><p class="ql-block"> 上岸后,他建议大伙把两个袋子捆在一起往里投或许能起点作用。大伙投了一阵后,水依然汹猛地往外泄。王新安又一次主动下水一探究竟。在水下他发现闸门下方一个袋子也没有,都又让水冲跑了。上岸后他和大伙分析,用蒲草编的袋子装上干土见水容易冲瘪,靠累积法堵口很难成功。</p><p class="ql-block"> 他想过用木门板堵闸门,但想到木头是浮漂的不易沉,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又转念一想,何不用被子包土打成捆试试,这样或许很容易一次成功。大家都赞同他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让谁回家拿被子呢?还是王新安首先发话,他指着刚结婚不久的弟弟王新广说:“新广,回家拿双新被子去!”</p><p class="ql-block"> 由于夜里水凉,王新安连续下了两次水,冻得直打哆嗦。现场有人递给他一瓶白酒,让王新安喝几口暖暖身子。</p><p class="ql-block"> 不大一会儿,弟弟就把自己的新被子抱到了现场。天似亮非亮,大家七手八脚用被子捆了一个长方形的像炸药包一样的大土包。这时领导考虑到王新安太累,想换个人下水,但王新安说:“我水下情况熟,还是我下吧!”他像董存瑞抱炸药包那样抱着土包往水下潜。但由于新被子进水难、浮力大 ,刚入水沉不下去。王新安一边踩水,一边抱着它憋口气猛地用力往下压,只听“嘎”的一声,王新安腰里的保险绳断了,刹那间闸门也不再往外喷水了。</p><p class="ql-block"> “堵住啦!堵住啦!”大家兴高采烈。但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不见王新安浮出水面。有人惊呼:“不好,王新安出事了!?”大家顿时紧张起来!</p><p class="ql-block"> 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仍不见王新安出来,王新安走了,走的那样英勇!走的那么悲壮!</p><p class="ql-block"> 请记住这一刻: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一日(农历七月初四)清晨七点四十分, 年仅31岁的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因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而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王新安牺牲后,在现场的新蔡县人武部领导指示新闻干事马炳臣写了一篇王新安抗洪抢险英勇牺牲的新闻稿件,送往驻马店军分区,军分区逐级上报,继而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的重视并派记者深入采访。</p><p class="ql-block">  1976年6月18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等几十家中央和省级报纸在同一时间用一版整版的篇幅刊发由《解放军报》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一一《宁肯肩膀碎,不让车倒退》,虽然这篇报道为了迎合当时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需要,可叹可笑的把王新安异化为“反修防修英雄”,但王新安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还是得到充分的彰显。</p><p class="ql-block"> 1976年8月11日,在王新安牺性一周年之际,国务院、中央軍委授予王新安同志"全国英雄民兵营长”命名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武汉軍区政委刘建勋宣读国务院、中央軍委命令,河南省委、省政府、武汉军区、河南省军区主要负责同志及社会各界二千多人参加会议。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继1976年7月中旬在武汉接见王新安妻子杨翠兰及王新安事迹报告团成员之后,又于同年11月上旬来到王新安的家乡一一新蔡县练村公社甘湾大队视察,亲自到王新安墓前拜谒。</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我有幸接替新蔡县人武部新闻干事马炳臣后任的工作,负责全县民兵预备役新闻报道,我深刻感受到“全国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这个荣誉对新蔡民兵预备役工作特别是民兵预备役新闻报道的重要影响和特殊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每写一篇稿子,背景交待都少不了“在全国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的故乡",还别说,这句还真管用,报社编辑一看,噢,王新安家乡的稿子,发不发起码高看一眼。</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了的“王新安"情结,我多次到王新安家乡甘湾和后来王新安妻子杨翠兰工作的练村工商所采访,甚至和杨翠兰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朋友。围绕王新安、围绕抗洪英雄、围绕英雄故乡,我后来写过《英雄自有后来人》、《来自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家乡的抗洪报告》等多篇文章,分别在《解放军报》、《中国民兵》、《黄河民兵》、《人民海军报》等报刊登载,在军内外产生很大反响。</p><p class="ql-block"> 致敬英雄! 感恩英雄!</p>

新安

民兵

英雄

新蔡县

营长

甘湾

闸门

洪水

人武部

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