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韬奋烈士学习 ,读书明理跟党走

百笨生·鄧仁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为做人,这是中国人读书的根本所在。读善书、读好书,做一个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善人好人,成为许多读书人的终生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读书明理,读善书读好书,此乃真读书真君子也。读书不明理,读庸书读劣书,此乃假读书伪君子也。沉溺于书本死记硬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不知随形变通,不通人情事故,不食人间烟火,此乃“书呆子”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邹韬奋一生读书,以明理为先,修身为本,做人为上,此乃真读书真君子也。邹韬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志士,也是读书明理的典范,是当代读书人学习的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邹韬奋从六岁发蒙读《三字经》到二十七岁圣约翰大学毕业,共读了二十二年书。在这二十二年里,他不仅经历了传统的启蒙教育、国学教育,还接受了民国初年的新文化教育和西方文化教育。韬奋在校读书时,不仅各科成绩优良,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古籍、西文、报刊、杂志。所以,韬奋一生读书无数,可称之为知识渊博,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邹韬奋的学生时代,正是我国上世纪初社会大变革,政局大动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一直影响着在校读书的邹韬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邹韬奋在校读书时,就明白了读书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的道理,并把读书融入到生活,把学校融入到社会。邹韬奋还非常注重读书人的品格修养,树立了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为做人的读书理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为在校读书的邹韬奋,从辛亥革命开始,就一直关注着家庭教育、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及文化教育、民主政治、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等国家大事。难能可贵的是,他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用实际行动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撰写发表了一百多篇有关社会重大问题和国计民生的文章。如《学问与人生》、《爱校与勤学》、《我小学时代之追求》、《在校修学杂感》、《早婚与修学》、《妇女解放》、《妇女觉悟的曙光》、《改造家庭之两大观点》、《男女问题的根本观》、《愿全国为女子者思之》、《青年奋斗之精神与国家前途之希望》等等。这些文章有些流露了邹韬奋的忧国忧民感慨,但更多的是体现了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和对新文化的追求。从这些文章里可以看出,邹韬奋在大学毕业之前就在为追求民主政治,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和进步的文化事业而奋斗。可见,邹韬奋在学生时代,就准确地把握了读书的真谛,将读书为明理、为修身、为做人做到极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邹韬奋大学毕业后,始终坚持读书、工作两不误,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坚持读书成为他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最让后人敬佩的是,他在狱中243天坚持读书写作,写下了《经历》、《萍踪忆语》三十余万字,在病痛晚期赶写《患难余生记》(未完)五万余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走向社会以后,尤其是他主编《生活》周刊后,经验更加丰富,人生更加成熟,信仰更加坚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八天,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就报道了这一事件。从这天起,邹韬奋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抗日救国,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与此同时,他还利用《生活》周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组织民众为前线抗日将士捐款。根据抗战形势,屡屡批评国民党政府抗日妥协行为。从此,邹韬奋成了国民党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而邹韬奋自己有一个民主主义的爱国者,成为抗日救国的爱国者。</span></p><h5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 邹韬奋在主编《生活》周刊后,先后创办了《生活书店》、《大众生活》、《生活日报》、《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唤醒国民团结抗战。邹韬奋在报刊上发表了无数篇一针见血的评论文章,抨击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的犀利檄文,痛斥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和不抵抗政策。同时影响了一大批热血进步青年弃暗投明,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然而,邹韬奋鲜明坚定的抗日救国精神,却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忌恨。国民党政府先是派出政坛说客,拉拢、利诱邹韬奋屈从就范。由于邹韬奋态度坚定,邹韬奋屡遭恐吓、威胁,刊物一次次被查被禁,邹韬奋本人被逼迫六次流亡,最终邹韬奋和沈钧儒等七人以“危害民国罪”遭国民党政府被捕(“七君子事件”)。</span></h5><h5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读什么书明什么理。当你读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那你一定明白尊老爱友,待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当你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那你一定懂得“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当你读了《史记》、《资治通鉴》等二十四史,那你一定知晓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邹韬奋第一次流亡到欧洲考察期间,</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在英国的博物院、图书馆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加上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的考察,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span>逐渐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h5><h5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邹韬奋在中共的帮助下前往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他亲自考察了抗日根据地的状况,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并和当地军民一起劳动。他说:“过去十年来从事民主运动,只是隔靴搔痒,今天才在实际中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并对中国前途的重大问题上断言“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只有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获救,而且也必定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走去。”</h5><h5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4年6月2日,邹韬奋病危时,口述遗嘱“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这是邹韬奋用一生的奋斗经历做出最后的,也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大选择,跟共产党走。</span></h5><h5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今天,学习邹韬奋“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span></h5><h5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邹韬奋读书明理的理念,必将激励当代读书人,加强品格修养,读善书读好书,做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优秀青年!必将鼓舞当代青年人,加强党史学习,以韬奋精神为榜样,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跟共产党走,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span></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6月20日晚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于青海省西宁市佳和酒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