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月相变化》第三单元的第2课,本单元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月球距地球最近,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而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p> 【教学重难点】 <p class="ql-block">重点:通过观察、探究等形式,认识到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p><p class="ql-block">难点:通过有效指导模拟实验了解月相变化规律。</p> 实验材料 <p class="ql-block">实验材料:手电筒、月球模拟器</p> 【教学过程】 月相 <p class="ql-block">首先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p> 月相变化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初一新月看不见,只缘身见日地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span></p> <p class="ql-block">教学建议:大家需要提前规划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观察上半月月相。让学生从农历初一到十五,进行上半月的月相观察,并在记录纸上做好记录。</p> 给月相排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残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初一 初三 初八 十三 十五 十八 二十二 二十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span></p> <p class="ql-block">教学建议:课堂上一定要将特殊的月相图和对应的农历时间反复强调。让学生回答:给月相排序方法。(1)区分上半月和下半月。(2)月相亮面在右为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3)<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月相亮面在左为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span></p> 模拟月相变化 <p class="ql-block">教学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把教室里一个标志物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月球模拟器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p><p class="ql-block">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p> 活动记录 <p class="ql-block">教学中所用的实验材料,除部分自备材料之外,其他全部来自爱牛科学配套材料箱,非常实用,特此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