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br>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专门提出了要抓好<b>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健康</b>等五项管理的号召,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了做好“五项管理”,助力孩子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现就落实“五项管理”发出以下倡议,希望得到全体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携手共育健康、阳光、幸福的忠信学子。<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手机管理</b></h1> (一)上级通知精神<div> 1.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和引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br> 2.压实“一把手”责任。建立健全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具体抓、各个岗位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对有沉溺手机网络、行为举止异常、学习成绩异常下降等情况的学生,加强重点关注,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br> 3.加强常态化宣传教育,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绿色上网承诺等活动,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div><div> 4.凝聚家校合力。将“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和个人平板电脑进校园”纳入家校合力育人工作范畴,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引导。</div><div> 5.规范办学行为。正确处理好教育信息化和“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和个人平板电脑进校园”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电子白板代替传统黑板,在作业安排上不能以电子作业代替纸质作业,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以电子阅读代替纸质阅读。</div><div>(二)学校落实措施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聊城市教体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教育引导、疏堵结合、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坚持“有限带入校园”和“禁止带入课堂”,出台《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管理制度》,把学校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片静土,营造学校安静的学习氛围。 </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睡眠管理</b></h1> 充足良好的睡眠是孩子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可以达到<b>11个小时以上</b>。<div>一、学校职责:</div><div> 1.加强睡眠习惯教育,引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div><div> 2.学校给孩子良好的睡眠环境。</div><div> 3.周末孩子不在校期间,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周末睡眠质量。</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业管理</b></h1> 为了进一步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b>“减负”</b>工作的指示精神,我校实行班主任协调量化作业的方式,鼓励设计个性化作业,严格落实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如学生有特殊需求,请家长及时与学校沟通,学校将根据学生情况或需求,合理设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形式。<div> 同时,我校向家长倡议: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孩子学习中需要帮助时,家长指导要注意分寸,家长可以先给予提示,然后让孩子思考如何做。建议家长不要凭自己的感觉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家长不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报大量兴趣班,占用孩子休息时间,增加孩子身体和心理负担。孩子因故未能在就寝之前完成作业,可终止作业,按时就寝。<br><b>1.作业布置的基本原则。</b><br>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作业。作业布置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br><b> 2.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b><br> 根据教育部规定,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情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课后服务完成当天作业,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要求课内作业全批全改,课后作业不得让家长代为评改。<br><b>3.分层设计作业。</b><br> 基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体质管理</b></h1> 1.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中小学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1-2年级每周4课时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课时体育课。<br> 2.认真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br> 3.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特色武术操等活动。<br> 4.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田径运动会、足篮排比赛、秋季会操比赛以及上级安排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br> 5.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关注学生个体,及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增强体质训练。<br> 6.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br> 学校认真落实<b>“健康第一”</b>的指导思想,把<b>增强学生体质</b>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br>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因此要求家长要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br> 1.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在增强自身体质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br> 2.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根据运动特长,培养孩子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br> 3.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精神。<br> 4.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视力检查和体质健康监测,根据检查和监测报告,对孩子出现的视力和体质问题要及时纠正改善。<br> 5.重视孩子体育锻炼活动中的安全教育,要让孩子明白,体育锻炼既要敢于克服困难,又要量力而行,时刻注意对自身的安全保护。<br> 6.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治,并报告学校。若孩子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家长要及时告知学校和班主任,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物管理</b></h1> 1.学校定期对图书角图书进行全面清查,无违规图书,也不会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div> 2.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走走,以学校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br> 3.学校会多组织读书活动,请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班级、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 </div><div> 4.各年级根据课程安排了阅读课程,增加学生在校阅读时间。<br> 通过对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div> 亲爱的家长朋友,“五项管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请您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教育、监督和管理责任,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家校携手,共育成长,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br><br>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冠县忠信学校小学部</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6月17日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