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有名仕 忠善一老人

🤍

<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打开手机,杨涛老师的第一声微信问候就会跃入眼帘。一声“早上好”,一句“快乐健康”,总能带给人一天的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杨涛老师原名杨钟善,在华州龙潭堡杨氏家族中属钟字辈,与杨松轩先生之子杨钟健为同辈中人,人如其名,忠于家国,与人为善。</p> <p class="ql-block">认识杨涛老师已经有一年多了,我是先了解龙潭杨氏家族,然后认识杨涛老师的。这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由于工作方面的需要,我查阅了大量渭华起义和华州地方文史方面的资料。由于咸林中学在西北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重要地位,自然而然就接触到了以杨松轩先生为代表的龙潭杨氏家族的大量史料,杨氏家族的人物活动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人才遍布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各个方面,他们的丰功伟绩足以彪炳千秋。而与杨老师的接触,让我对这个光荣的家族有了一份更真切、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杨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好交朋友。他青年从军,转业到地方上之后从教过教育工作,搞过党史研究,抓过工业生产,在各条战线上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也结交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在战友中间他是好兄弟;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亲切的师长;在单位同志的眼中他“当官不像官,常在群众间”。他热情好客,有君子之风;他开朗健谈,有名仕之度。春节前,我突然收到一件由陕南略阳县寄来的包裹。正在疑惑间,杨老师打来电话,说是他的学生邀请他到略阳度假,所以就快寄了一箱略阳特产核桃馍让我品尝。作为晚辈,我何德何能,被杨老师如此记挂,受杨老师如此馈赠呀!春节期间准备去给杨老师拜年,几次打电话,杨老师总是说还在陕南没有回来。春节后去看杨老师才知道他从略阳回来后一直住在医院,他是不想让我去医院看他呀!</p> <p class="ql-block">杨老师是中华民族孝道精神的践行者和宣传者。他幼年丧父,对母亲特别孝顺。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他放弃了个人的美好前程,转业回到家乡工作。工作安排以后,马上就把母亲接到身边生活,晨省昏定,四时相伴。侍奉母亲,他做到了孝,更做到了顺。周末,母亲想回龙潭,他想借用单位公车送母亲,母亲反对,他就用自行车带着母亲回家。2003年杨老夫人回龙潭堡常住,他就在家陪住,烧火做饭、拆洗衣被,无微不至。为人子当如此,但在在当今社会,实在难能可贵!因此,杨老师在华州有孝子的美名。杨老师不仅践行孝道,他还极力弘扬孝道。一次,我带父母去看病时遇到了杨老师。杨老师在医院里人熟,他不顾自己的病痛热情地帮我找大夫,一直陪着我给父母看完病,临别时还直夸我孝顺。面对他的夸奖,我实在是惭愧不敢当,但我知道杨老师这是在教育我呀,教育我要尽好为人子的本分呀!</p> <p class="ql-block">杨老师是个热心肠、真君子。当老师时,他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面对家庭贫困的孩子,小到学习用品,大到学费、生活费,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他的学生多年之后还记得他们那个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杨老师,直到现在还和他常来常往,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还要找杨老师来商量。当领导时,他把同志们的冷暖疾苦都装在心间,谁家有急难危困,他总是记挂在心间,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作为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华州著名摄影家,他退休之后,将镜头对准火热的生活、对准自然、对准人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从他的镜头下,你总能感受到人间大爱、传统美德,总是能得到一种精神的熏染和道德的提升。他的作品屡屡获得国家、省级大奖,其原因在于他作品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吧。他在高塘寺城子村举办个人影展时发现这里许多老人多年都没有照过像,他就义务为村子里30多位困难老人每人免费照了一张纪念照。而且装上最新版式的相框。近年来,“道德模范”“仁义老人”“华州好人”这些荣誉称号也接踵而至。但面对荣誉,他淡然处之;面对困危,他慷慨解囊。他在自己患病在身,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将“仁义老人”的奖金全部捐献给正在四川服役而家庭突遭变故的华州籍军人。他的善举让这个行将崩溃的家庭看到了希望,让现役军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情。看他的微信朋友圈,今天为这个农民卖桃子,明天又为那个单位做宣传,你看到的是永远是一个充满活力,正能量满满的杨老师!</p> <p class="ql-block">华州有龙潭,名仕出其间。仁义一老人,忠善美名传。</p>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