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收到南京老同事老朋友的微信邀请,怦然心动;再看到介绍,说这是一次由特种兵退伍军人当驾驶员的自驾游,立马下定决心:去!西藏!川藏线进,青藏线出,始于成都,止于西宁,16天!游!</p><p class="ql-block">一段寻常又大美的旅程,一场细碎又大爱的友情,就此展开。</p><p class="ql-block">索性,就跟着我们五人组领队贾小平的日记,沿着我们的线路边走边听故事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车连驾驶员五人,我们报社五人无法同坐一部车,贾领队为了照顾我们四人相熟一路好说话,自己就去别的车了,好在,那儿也还有她的个把熟人)</p> <p class="ql-block">(贾)第一天,5月25日,成都出发,车行雅康高速,进入二郎山隧道,途经著名红色旅游景点—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贾)第二天,雾进海螺沟,经雅加埂,登顶海拔4298米高的折多山。</p> <p class="ql-block">那时,五个人还算白白凈净。</p> <p class="ql-block">(贾)第三天,驶过川藏线最美路段十八弯,午歇世界上最高的县城理塘,再越海拔4612米高的四川稻城亚丁地质公园,夜宿四川香格里拉镇。</p> <p class="ql-block">(贾)第四天,早上8点出发至晚上7点半回到宾馆,近12个小时,“战斗”在稻城亚丁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来听陈陵说</p> <p class="ql-block">登亚丁仙山,坐了趟“老虎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稻城县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南部,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亚丁的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名吉雪山非比寻常,给三座雪山取名的是藏传佛教的教主莲花生大师。大师用在佛教密乘中分别代表观音、文殊和金刚菩萨的统一称谓“三怙主”来为雪山开光加持。据佛教典籍记载,三怙主雪山在二十四个世界佛教圣地中位居第十一,排名第一的是五台山。下图为“三怙主”之一的仙乃日雪山。</p> <p class="ql-block">这天,我们5个人组队攀登三怙主雪山,这支小分队年纪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有52岁了。开始还能畅享美景,时不时拍个照什么的,一路笑语欢声。伴随着叮叮铛铛响彻碎石山路,来到一条被开阔草原壮美山景环伺的蜿蜒栈道。那“叮叮铛铛”声,或是送人上山后返回的或是驼着人上山的马帮。</p> <p class="ql-block">旅伴们斗志旺盛,然而斗志是一回事,体力精力又是一回事。走着走着,饥渴替代了欢快,步履越来越艰难,呼吸也开始断断续续。不时有返程的人下来,有人说快了快了,有人说加油加油,还是一位老者实在,说还早着呢,最后一段山路连骡马都不肯走了。</p><p class="ql-block">果然,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出现了一块提示牌,告诫60岁以上的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接下来的路非常艰苦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提示牌当时爬山沒顾上看,想想真后怕!</p> <p class="ql-block">五个人中,我(陈陵)年近六旬,惟一的“洪常青”戴亦钢61岁,我俩走在前面;最年长的大姐彭凌由小妹蒋新平搀扶,走在后面;两个月后即将70岁的贾小平是领队,穿插于前方和后方,全面照应。一行人就这么无畏地继续攀行了。</p> <p class="ql-block">开始的路还算友好</p> <p class="ql-block">后来就变成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顿,眼前就是骡马也不肯走的陡坡了,离牛奶海还有300米,离五色海还有100多米,加起来几乎是一个南京紫金山的高度,可这样的高度是在高海拔山地啊。后面的三个同伴停下了,前面的戴亦钢回头跟我交接了一个无奈的目光——就我俩爬吧爬吧……</p><p class="ql-block">空气越来越稀薄,头开始发胀,汗粘粘湿了衣衫,我低头看了下运动手表,已是下午两点,之前的缓坡居然走了两个多小时。咬咬牙,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走一步,歇三歇,却连牛奶海的影子也沒见到。</p><p class="ql-block">到了一片开阔地,终于看到远处牛奶海蓝蓝的影子。戴亦钢站住了,我也站住了,喘,喘,喘,意识模糊,进不得,退不得,之前告示牌上说的“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再恰当不过。头深深低下来,不看“天堂”,只看“地狱”,惟如此,才能盲人摸象一般支撑两条腿往前挪。</p> <p class="ql-block">戴亦钢回头望着我,我们都几近力竭</p> <p class="ql-block">到达第一个目的地牛奶海,300米高度足足用了40分钟。</p><p class="ql-block">继续爬向五色海的时候,许是得了牛奶海的滋补,肌肉松驰了,喘息难受也好些了。接到蒋新平的电话,她和贾小平也已爬到了牛奶海,惦念着在4300米处独自等待的彭姐,她们要下山了。挂了电话戴亦钢叫我马上再打电话给小蒋:“最后100多米了,叫她们无论如何也要上来跟我俩汇合吧……”</p><p class="ql-block">豪气干云,脚步不停,3点11分,四人会师合影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释放,老人家的各种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万水千山只等闲”等等萦绕耳际,三座仙山风景实实在在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哈哈,会师时刻</p> <p class="ql-block">深刻领教了上山容易下山难,再赘述艰苦卓绝已无意义。下山过程中戴亦钢仰天跌了一跤,事后反复说如果不是蒋新平用一己之力将他扶起,并一直作他的“拐杖”,真是下不来了。而贾小平之体力精力耐力,堪比武学达人,她冒险一路在前,早走得不见踪影,下山接应彭姐去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最喜欢她,就带她爬亚丁。”</p><p class="ql-block">“不,不,如果你最不喜欢她,就带她爬亚丁”,下山途中,我们逗一对同行的小情侣,小伙子回应得很艺术。</p><p class="ql-block">刷新了她个人登山记录<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4300米</span>的彭大姐说:“只当今天坐了次老虎凳,接下来的旅程不过是抽抽小鞭子了!”</p> <p class="ql-block">彭大姐这是用比喻在夸我们“意志坚强”呢吧!😄</p> <p class="ql-block">对啊,“过了稻城亚丁,人人都是钢铁侠”,亚丁之虐,是里程碑,是进西藏后轻松应对高反的深层积淀。</p> <p class="ql-block">征服过后尽开颜,蒋新平说她此时其实最渴望痛饮一大瓶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是我们车的驾驶员唐唐。才30岁吧,车技一流。头两天基本无话,只是在对讲机里和车队领导及同事讲讲必须的话。后来熟了,旅行中我们的闲聊,他差不多都能接住“梗”。比如他听我们把稻城亚丁称为“老虎凳”,马上就说:“你们老虎凳都坐过了,下面什么都不怕啦!”我们在说,一个小伙子想和女朋友在一起,跟妈妈要求换条被子……他无缝衔接:“就是1米2的被子换成1米8的啦!”还有很多,蛮会搞笑的。</span></p> <p class="ql-block">(贾)第五天,经海拔4600米的海子山,穿过海拔3800米的中国六大草原之一的毛亚大草原,巧遇土拨鼠“情侣”,过两岸开满格桑花的无量河,细雨中与美丽的姐妹湖相遇。</p> <p class="ql-block">(贾)第六天,来到金沙江大桥,这里是四川与西藏的分水岭,翻过拉乌山来到澜沧江旁,接着又跨越几座大山,其中318国道川藏线最高的东达山海拔5130米,让我们这些江南人经受了考验。</p> <p class="ql-block">(贾)第七天,翻越安久拉山,(这里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美丽如画的然乌湖展现眼前。还有,海拔4200米的来古冰川。</p> <p class="ql-block">(贾)第八天,素有“小江南”之称的林芝市波密县,处处是风景。林芝市鲁朗县的石锅鸡,釆用墨脱皂石石锅,集藏地鸡、手掌参,薏米等食材慢炖数小时而成,美味。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有所介绍。</p> <p class="ql-block">(贾)第九天,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游览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海拔4998米的羊卓雍措(又称羊湖)。夜逛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贾)第十天:参观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布达拉宫,及离之不远处的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从大昭寺出来,顺便小食藏餐,酥油茶、糌粑,人参玉米粒、酸萝卜炒牦牛肉,疲劳而开心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这里,请听我(彭凌)说😄</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它的所有资料,在多种搜索上均能找到,无须多说。</p><p class="ql-block">我,我们,只要行动,上去!参观!</p><p class="ql-block">谈何容易啊!从下面走到宫殿跟前,有说900级台阶,有说1080级台阶。就像下图我们身后这样的台阶,我们先得一步一步上行,纸上谈兵没有用。</p> <p class="ql-block">这还算好的,虽然阶数多,但抬步层次不高,慢慢地拾级而上,走几层,喘喘气,还不算太吃力。看下面这张图片,我们到了大殿前,大家状态都不错,坐在台阶上边休息,边等待帮我们取票的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图片是宫内富丽堂皇的殿堂之一(取自网络),因宫里不允许拍照。很漂亮是吧?但一共参观了多少个大大小小的殿堂,早已经绕昏了!重要的是,这些殿堂并不都在同一个大平层上,必须还要爬好几个楼梯,才能到达不同的层面。就是这些宫殿内的木制楼梯,最考验人了。它也就一人宽窄,但梯层很高,上去一层,得跨大步,膝盖也要吃上力。</p><p class="ql-block">贾小平在我前面,自己先跨两层上去,回过头来再伸出手来拉我一把,陈陵在我身后,除了自己艰难迈步以外,还要推着我给个后劲,同时也是抵着我,防止我吃不住力仰身后倒。她们俩一个70岁,一个近60岁,也是身子单薄的女人,却不得不付出两倍以上的体力来和我共进退。不只一处楼梯呀!得吃多少辛苦?!</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情同手足的相助相扶从旅游一开始就同步了。</p><p class="ql-block">蒋新平,一直相伴我左右,挽着牵着,口中不停地提醒:当心,有个坎儿;当心,走平一点的地方……在稻城亚丁的怪石嶙峋的山路上,人人都走得吃力巴拉地,她还是挽着我不放手,甚至怕我太吃力,宁愿中途陪我下山!这怎么可以?!好容易来趟西藏,好容易来到这个知名景区,就让她这样耽误了错过了?!不能吧?说实话,我当时的坚持不下山,有一大半是必须成全她!而她的宁愿放弃自己的游兴,完全是考虑我的安危!幸好,已经走到很前面的贾小平,返回头来拉上我们,又上了几十米来到一个小平台,让我在这儿休息别往上去了,说前面是一段“马都上不去的路”。我听话的歇下来,她又委托旁边休息着的一位女士照看我一下,顺便她们几个也轻装简从,把背包扔下,由我看着,就挺身继续前往了。(前面陈陵文中已叙,不赘。)</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简单的小平台,有简易厕所,还堆放着工人马上要往下搬的三合板管子什么的。我开始还有点兴致,有人需要时还会帮别人拍拍照。可是忽冷忽热的天气,渐渐让我体力不支,这儿毕竟是海拔4300米呢!冷风吹来,瑟瑟发抖,又不敢蹦跳取暖,生怕耗氧;大太阳忽来,又不敢把脸全捂住,生怕空气稀薄透不过气来,别把自己个儿捂死了😄。终于,坐在那些三合板上昏昏然似要睡去……</p><p class="ql-block">好像听到旁边不远处有人似在谈论我,睁眼一看,是几位藏民工人,他们跟我说“不能睡!”又说,“你带的东西太多了”。我说这些是我同伴的东西,他们好心地说“不能睡去,你先下去嘛,我们帮你看着东西。”我说我的朋友不知道呀又不认识你们,他们说“你给她们打电话嘛。”……这几位藏民是好心,但我真的不能离去,因为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已从山上下来,问起他们,有气无力的多,摇头叹息的多,意见相当一致:不能玩,干万别上去,命都快没了……我越发焦心!</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工人们正在将三合板扛到下面去,据说,下面的那个地方,要建一个供氧站。</p><p class="ql-block">哎呦喂,还是先建起游客缆车来吧!我心想。(显然没法儿建)</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贾小平出现在山口,正在大口喘气(下图)</p> <p class="ql-block">我喜出望外,拿出手机,先拍了一张,才大声呼唤她,让她摆个姿势,她真是精神头儿过人,不但如我所愿放出个姿势,还铿锵有力地说:“挑战自我!”(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我实在被她感动到了!又终于,体力完全透支的阿刚由小蒋搀扶着出现了,随即,陈陵也出现了。我热泪盈眶,已不忍心让他们摆任何鬼姿势了……</p> <p class="ql-block">再回到前面所说的情同手足相扶相助上。贾小平是我们的领队,她不仅自己保持好的精神头儿,还前后照应,有打卡地有好景色,必须不让我们错过。有时,我们懒得下车了,一看她走过来,料定她是来我们车敲门了,立刻打起精神,她一喊,我立马下车,实在不愿拂了她的好心。于是,便多出不少好的照片!有一张,拍照的大雄还帮我俩做了个小视频,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刚一直客气有加,到哪儿都搀我一把,我也就不客气地傍着他,说他是我的“大拐杖”。那天在羊湖边上,我走近湖边想好好拍一下湖水,他就在后面一个劲儿地叫“不能再往前去了,小心!小心呀!”我一边应着一边试着镜头……真个是“是祸躲不过”!这祸不是来自湖水,竟来自别的团队旅游者放飞的无人机。人家控机者是看湖边人多了,想收回无人机。我中了头彩!那无人机围着我打个圈,从我左大腿后侧划过,从我右小腿擦边,打到我右脚踝落地,疼得我“啊呀~~”往后坐,一双有力的手飞快从身后托住我,避免了一个很容易出大事情的“屁股蹲”。只听阿刚同时大喝一声“你们干什么?人家七十多岁了,打到头怎么办?”一边又说我,“叫你当心当心不要往前面再去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关心?是怎样的一种兄弟之情?!幸无大碍,只三处印痕,后来变成三个带血痕的青紫小包块。</p> <p class="ql-block">陈陵是我这16天的同屋,她不仅是文字上的才女,亦是个才情女子,行事不揾不火,思辨通透达理,在南京,就早早地为我准备了一根徒步用的小拄棍带过来。在途中的车上,她和小蒋各坐在我左右,不管我从哪边上车,都有个胳膊在扶我,不管我从哪边下车,总有个胳膊在等我,又都会说“慢慢的,不急不急!”后来,像“当心”“小心”“慢点儿”这些词儿,基本成了我这4个队友的执念,随时随地会有人嘱咐我,我能感觉出来他们对我的那份真诚的友谊真诚的关心。我离开南京21年了!他们对我却丝毫没有疏离感!为此,我从心底里感激他们。不,不仅仅是感激,是敬重!</p> <p class="ql-block">我晚上洗了头,太累,想倒头就睡。陈陵说,那不行,如果感冒就糟了。硬是细心地帮我吹干了头发。</p> <p class="ql-block">(贾)第十一天:漫步罗布林卡。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贾)第十二天:离开停留了4晚3天的拉萨市,过念青唐古拉山,穿越藏北大草原,登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丫口;来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措,同伴戏称“美得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贾)第十三天,今天是此次西藏行最艰苦的一天,行程870多公里,历经17个小时的车程,上海拔5231米高的唐古拉山口;经通天河大桥;过西藏青海分界线;穿无人区可可西里,与藏羚羊相遇;走三江源头沱沱河;晚上11点到达格尔木。</p> <p class="ql-block">(贾)第十四天:上午整休,下午游览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察尔汗盐湖,用这里的湖水不仅能生产出农业用的氮磷钾肥,还能提炼出电动汽车所需的锂。</p> <p class="ql-block">这里,阿刚有话想说,看了一下,好像开始评劳模了。😁</p> <p class="ql-block">“说说咱们队” </p><p class="ql-block">说彭姐:彭凌姐在南京日报时名头很响:新闻俱乐部一号首长。此番西藏之行则更令我刮目,一是要强,上稻城亚丁时我曾劝彭姐尽量不要往上爬了,她不听,坚持爬上4300米,来回近10公里!要知道平时累死累活爬个紫金山才海拔400多米呀。根本看不出她是个年逾七旬且去年摔断三根肋骨的人呢。二是很会聊天。走到察尔汗盐湖,湖区当天临时闭门谢客,为了赶时间,领队找朋友开了方便之门我们得以进入。而彭姐在与这关系人闲聊中,竟聊出一起尚未公示的数亿元的贪腐大案!果然牛人!也反映了她没有退去的新闻敏感力。</p> <p class="ql-block">说贾老师:在南报被我称为老师的人不超过一只手,贾小平便是其中之一。除了她对我成长中的帮助外,她也是我夫人实习时的导师!此行咱南报小分队她就是领队。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充沛的精力体力。经过每一个高海拔哑口(打卡点),我们都会犹豫着下不下车呢,她已经拍摄了许多照片并赶来喊我们快下去。有时贾老师也急,吃饭时大家看着剩余包子你让我让的,她道:这么推来推去的累不累呀。还没人动筷子,她就塞进自己嘴里了。别看她整天爽朗的笑,其实是操碎了心的,协调各方关系,照顾你我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陈陵:记得刚进报社集训时,就有不止一位授课者希望我们向陈陵学习。后与其一个部门共事,更感其人美文灵。因为她与我夫人系数十年的闺蜜,前些年也一起数度自由行畅游欧洲大陆。这次318国道进藏,竟让我看到陈陵的另一面,过去出游,她与我一样不烦神不操心,食住行皆有他人管。这次还没出发,来回机票就由她搞定了,还有线上值机,咱还没搞明白是咋回事,她就把四个最好的座位办好了,非常细致。一路上还𣎴停地照顾大伙,发零食递药品,在高寒之地带来了温暖。</p> <p class="ql-block">说蒋新平:五人中最年轻者就是她。小蒋是晚报老同事,当时在办公室工作,温婉柔顺,话不多也不闹。此番同行,或许是川藏和青藏的美景激发出了她的天性,居然是那么的爱玩、会玩,每到一个景点,她几乎都是头一个下车最后一个上车,照相时各种姿势各种表情,后来,天不那么冷了,她换上漂亮的裙子,景美人更美,好嗨哦!当然,她的热心助人更为我们感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贾)第十五天 ,从格尔木出发,途经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地势最低的断线盆地,以干旱为特征。观戈壁、沙漠、绿洲,过柴达木盆地,来到著名的茶卡盐湖。</p> <p class="ql-block">(贾)第十六天 ,6月9日。继续沿着109国道出发,翻过橡皮山就看到了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青海湖。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应拼写为Koke nuur,藏语称“措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离开青海湖,我们于下午一点多钟到达西宁,这里是我们西藏游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贾小平有话补充:</p><p class="ql-block">在稻城亚丁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小伙子看我们几个年纪大的人在路边歇脚,听说我们还要继续爬山去牛奶海五色海,怕我们的氧气不够,硬将自己手中唯一的一瓶氧气留给我们。谢谢你了,可爱可敬的小伙子!</p> <p class="ql-block">行程即将结束,我(彭凌)想起一件事儿。记不得是在途中哪里,遇到一位开着自己改装的小型“房车”自驾游的先生,我们与其攀谈起来,很愉快的。临了告别时,他说,一听你们这问话,就猜你们不是公安局的就是报社的……笑死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来这位66岁的自驾男士拍到了好照片,特意发过来,下面是他的文字:“ 虽然我也拍到了这座雪山的真容 ,但我不知道这个高峰的神奇 ,当我把这张照片儿发出去之后 ,人们都给我点赞 ,说我很幸运、 很荣幸,说我走了大运, 后来我才知道 ,这座山的神奇之处 ,这座山叫做南迦巴瓦峰 ,是西藏的第二高峰, 由于常年浮云缭绕 ,很少人能看到他的真容 ,所以也叫作羞女峰,看来我还真是幸运儿 ……”下面这张图片就是他拍到的而我们未及得见真容的南迦巴瓦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谢谢他的交流,让我们也沾沾喜气沾沾好运!</span></p> <p class="ql-block">行程尾声,再撂几张照片出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阿刚好伟岸!像哪部大片儿里的男主?</p> <p class="ql-block">哈哈,“常青指路”!谁让队里就他一个男生呢?</p> <p class="ql-block">见过这样翩翩起舞的蒋姑娘吗?</p> <p class="ql-block">见过这样姿意搞怪的蒋同学吗?</p> <p class="ql-block">见过这样袅袅婷婷的蒋淑女吗?</p> <p class="ql-block">猜得出这位婀娜多姿、正在表演“北京的金山上”的舞者是谁吗?我居然没看出来吔!是咱们的领队贾哦!</p> <p class="ql-block">这位不用猜,一看就是,谁啊?陈陵姑娘。(据她后来说,她家先生对儿子说:“这是你妈妈没有生你以前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这位有点疑惑,化妆化得似是而非。只剩下本人啦,那就是阿拉喽!</p> <p class="ql-block">还有,你们看得懂下面这张照片吗?那天,参观布达拉宫,小蒋预约到了9点多钟的票,我们只预约到12点多的票,阿刚因为上次去过不去了,所以,小蒋先参观完,然后边在广场拍藏服照片边等我们出来。这下好了!我们出来刚会合到小蒋,立刻!是立刻哎,她俩就把我往小蒋身边一放,便心安理得,轻松自如,大摇大摆,胜似闲庭信步地走啦!我大叫:不带这样玩的哦,像甩包袱一样……她们竟然回头异口同声地说了句:那当然喽…</p><p class="ql-block">哈哈,如此这般坦坦荡荡的嬉戏……</p> <p class="ql-block">办好登机手续,我们在西宁机场吃午饭。小蒋说,吃面条表示常来常往!我们清一色地全点了牛肉拉面!然后,这个时候才相互说,这个时候才敢说:我们终于“全须全尾”地往家走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我们开始就约定过,必须安全,必须“全须全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6天以后的现在,看大家的肤色,至少往黑里上去了1度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们4位,一直把我送到飞上海的登机口,然后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拥抱告别……</span></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户外旅游,不仅仅是踏寻名山大川,全世界的山山水水,任谁也寻不完看不全。说直白点,旅游,其实就是你来我的家乡戏溪水,我去你的故里追流云。孤游,自得其乐,若有所思,是一种玩法;倘有好的游伴儿,一路指点江山,妙语连珠,互相启发,彼此珍惜,似乎更能不辜负艰辛跋涉,不辜负大自然的指引……</p><p class="ql-block">此次川藏青之旅,就我的感觉,值了!</p> <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旅游五人组提供</p><p class="ql-block">编 排 统 筹 :蓬蓬</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