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革命前辈走过的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九)

乐家湾

<h1><i>2020年9月8日</i>,陕西延安志丹县<b>刘志丹烈士陵园</b></h1> 刘志丹、谢子长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他们为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div>  我们在志丹县(保安)瞻仰了刘志丹烈士陵园。</div>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做出把红军落脚点放到陕北的决定,缘于在他在哈达铺看到一张报纸,这张报纸报道了刘志丹在陕北活动的消息,这个消息促使毛泽东下定把红军北上目的地放到陕北的决心,并发出”到陕北去“的号召。</p><p class="ql-block"> 在下寺湾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纠正陕北肃反扩大化错误,立即释放被诬陷错抓的刘志丹同志。</p> <p class="ql-block">  刘志丹同志在参加东征战役时,牺牲在山西中阳县,年仅33岁。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保安县为纪念他而更名为志丹县。</p> <p class="ql-block">  刘志丹烈士陵园内有一座刘志丹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这是馆内部分内容。</p> <h1><i>2020年9月11日</i>,陕西延安<b>子长市</b></h1> 子长市原为安定县,是谢子长的故乡。谢子长同刘志丹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西北苏区,为中央红军落脚西北奠定基础。<div>  谢子长同志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最终不治,于1935年2月21日逝世,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div><div> 这是座落在子长市的子长革命烈士陵园。</div> 毛泽东曾多次为谢子长陵墓题词,并亲笔为谢子长写了277字的碑文。 烈士陵园内建有一座纪念馆。 当天我们还去了位于子长市枣树坪的谢子长故居,他诞生在这里并在此生活到16岁。 谢子长出生地窑洞。 距谢子长故居不远处,是谢子长陵园。这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9年在他家乡修建的。 毛泽东在墓碑上为他提写了”民族英雄“和”虽死犹荣“,以及277字碑文。 <p class="ql-block">  据子长市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讲,谢子长灵柩没有移灵市烈士陵园,仍然埋葬在他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的傍晚我们登上子长龙虎山,在山顶的将军纪念园祭奠先烈,这里有谢子长将军和从子长走出的其他十位将军雕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