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有句民谚:“开药铺的河南的多,摆弄菜园子的山东人的多。”这句话并非夸张,武安旧属河南省彰德府,1949年才划归河北省。武安人闯关东的人数很多,遍及东三省,主要经营中草药生意,在东北有冒烟的地方就有武安人卖药,所以把武安药商称为“河南药鬼子”。<br> 若以县论,在整个闯关东大军中,武安的总人数应该排在前列。而且武安人闯关东历史比较悠久,自乾隆年间就有武安人到奉天经营药铺,至1956年公私合营后,武安商人活动于东三省将近三百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到底有的多少人在东三省呢?粗略估计应该有10万人左右。<br> 不同的历史时期到东三省的人数不同,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乾隆到咸丰年间,到东三省的武安人数并不多,零零散散就几家,比如龙泉武家,伯延徐家、房家、程家、朱家,同会杨家,大洺远尹家,大贺庄常家等。 西万年张家在辽宁西安县开设的“德聚祥”药店 咸丰十年( 1860)清廷正式开禁放垦,武安那些来的较早的大商号开始重新布局,一路向北,开了一些分号,雇佣了较多的店员,利润渐丰,但整体上人数相对较少,因为那时没有修通铁路,交通不便,做生意十分辛苦。<br>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贯通东三省,人口迅速膨胀,很多新的城镇迅速崛起。武安城南、西南、东南一带的有钱人见有利可图,或合资或独资,纷纷到东北投资开药铺,店内实行股份制,把店员、掌柜、东家捆绑在一起,提高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使药铺数量和经商人数迅速增加。主要包括以下乡镇:磁山、徘徊、伯延、午汲、安庄,淑村、康二城等,这些乡镇可以说村村有东家,户户有人住地方。而且每村东家不止一家,平均去东北打工者占村中人口半数左右。东家、掌柜获利颇丰,其他店员也获得了较高的收入。这一时期是武安药商的黄金时期。<br>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武安人在东北开的药铺数量继续增加,不仅占据大中城市、县城,就连小小的普通乡镇也开有四、五家药铺。民国版《武安县志》记载:各家所经理之业务风起云湧,盛极一时,大小营业,约千数百家,贸易人数,约二万有余。 东周庄谭家在黑龙江克山县开设的“德兴祥”大药店 1942年至1943年,武安连续两年大旱,大量武安人在老家不能生存,纷纷投亲靠友“闯关东”,打破了店员、掌柜、东家不能带家属的戒律,大量武安人到东北只求一口饭,有的在药铺干活,有的开荒种地,有的打零工。 <br> 1945年东北光复后,武安人在东北的药铺数量达到顶峰。一些曾经在药店干活的店员或掌柜纷纷出柜单干,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武安药铺数量不降反升,店员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但利润较少,只能满足于糊口。这一时期到底有多少人在东三省呢?没有人统计,笔者只能根据现有资料初步估算。<br> 辽宁省下设14个地级市,16个县级市,25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9个市辖区。吉林省有地级市8个, 自治州1个, 市辖区19个, 县级市20个, 县18个 ,自治县3个。黑龙江省有12地级市,1个地区,65市辖区,19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 武安伯延徐家在辽宁苏家屯开设的和发永药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省共有3个大城市,地级市31个,自治州1个,县级市55个,县88个,自治县4个。各个县(市、区)包括的乡镇多者30多个,少者10多个,平均乡镇数量20左右。武安人所开的药铺,大城市至少有100家,地级市至少50家,县城也有15家左右,乡镇平均有5家。一家药铺平均按10人计算,总共在东三省从事药材生意的人大约有55750人(约5.6万)</p><p class="ql-block"> 民国23年,武安城南、西南、东南各村主要属于二区、三区、四区和十区,那时这四个区人口分别是:第二区男15152人,女12002人。第三区男29323人,女24523人。第四区男19376人,女15999人。第十区男22512人,女15984人。四个区合计共有人口154869人(约15.5万)。综合上面到东三省经商数字5.6万人(不排除有少量其他区的男性),在这约15.5万人口中,有将近36%的人到东三省经商,均为男性。其余64%的人口主要为女性、13岁以下男童、老年男性、部分在家务农男性或到其他省份经商的男性。家中的土地,主要靠马家庄、刘家庄、西峧一带的穷苦农民来耕种,这些穷人常年给有钱人当长工或短工。</p><p class="ql-block"> 而四个区共有男性86363人(约8.6万),而这些男性到东三省经商者约65%。在加上到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宁夏、内蒙、甘肃、河北等地经商的武安人,城南、西南、东南各地外出经商的男性高达85%以上。在1945年前后,城南店子村有位学者,书法家,叫郝延麟,他写了一本《山村小志》,反映店子村的风貌,书中记载:“本村以商业起家者,今视昔较盛,杜诚远客辽沈间,出关贸易之风气由是,出关作商者日见其增,今则全村总数已在二百人以上。”《武安县志》(民国版)记载:店子村人口925人,商业60%。伯延村人口7874人,商业80%。东万年人口826人,商业50%。南马庄人口1136人,商业35%。淑村人口1704人,商业30%。磁山人口2741人,商业30%。杨二庄人口1267人,商业70%......</p><p class="ql-block"> 以上每个村去除一半女人,乘以商业百分比就是外出经商的人数。以店子村为例,925 x 1/2 x60%≈277,和民国版《山村小志》的记载基本吻合。</p> 1942年至1943年,武安连续两年大旱,闯关东者人数猛增。主要是药商的家属在武安无法生存,纷纷逃荒到东三省,此时的城南、西南、东南,每家每户都有在东北卖药的人,听说东北好活人,大伙成群结队地往东北走,五口之家只留下一口或两口在家,大都为老人,其余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开始闯关东,大约有6万人。加上前面男性药商约5.6万人,1949年前后,在东三省的武安人将近11.6万人。<br> 从1935年的2万多人在东北经商,到1949年猛增到11.6万人,增加幅度之大,令人惊讶。<br> 民国23年(1934),武安县共有人口377115人(约37.7万),新中国成立前,全县至少有30%的人口流落到东三省,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公私合营,一部分武安人想家或在东北没有正式工作就陆续返乡了。最后定居在东北的人至少有5-6万人,这些人中东家或掌柜因为家中房屋和土地已经平分,成分又高,所以不敢回家。店员因为公私合营后当地成立了药材公司,都有了正式工作,很多人也都成家立业了,所以他们都能安心工作。这些人遍布东北三省,繁衍生息,生齿浩繁,后人数量无法统计,他们都成为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了。近年,不断有从东北来的客人到武安探亲、认亲,寻根,祭祖,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