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初心在

张秦.太阳树[西安]

<p class="ql-block">【两个伟人珍贵的照片】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刘少奇同志和毛主席交谈,汇报着工作,二人个头相差不多。</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衣扣解开,拄着一根竹棍,这根竹子他很喜欢,离京到外地他都带着。</p><p class="ql-block">那时,刘少奇同志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p> <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发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毛泽东在声明中说: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打败强国,小国能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规律。</p> <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视察黄石大冶钢厂时,走近炉前认真观看,详细询问。那时工厂条件很艰苦,高温、烟雾、粉尘、噪声,炉前有大功率的鼓风机在吹,吹出的都是热风,他的头发被吹乱,衣衫也湿透了。这张照片不仅真实、现场感强,而且能够传达出毛主席对工业强国的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1949年,迎接宋庆龄从上海来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张治中在北平火车站月台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8年,毛主席和他的爱将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毛泽东、美国合众社驻天津记者厄尔利夫、朱德,女翻译吴光伟于延安。</p> <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大会。</p> <p class="ql-block">1965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p> <p class="ql-block">1956年,在天津视察工厂。</p> <p class="ql-block">1956年,视察农业机械生产车间。</p> <p class="ql-block">1975年1月9日,毛泽东主席会见马耳他总理多米尼克.明托夫。</p> <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19日,毛泽东主席会见朝鲜金日成主席。</p> <p class="ql-block">1975年12月2日毛主席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福特。当天新华社的报道说“毛主席同全体美国客人一一握手后,同福特总统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广泛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有意义的交谈。”如果要是只看这则报道,我们很难想象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友好气氛,谈了什么样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谈话。</p><p class="ql-block">好在美国方面在1997年9月24日解密了这次会谈的17页英文记录稿。虽然毛泽东当时已是82岁高龄,距离逝世也不过9个月,但是从下午4点10分到6点将近两个钟头的谈话中,表现出了惊人的睿智与幽默。</p><p class="ql-block">从美方的记录稿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宾主寒暄过后,自称身体不好的毛泽东就语惊四座:</p><p class="ql-block">Your secretary of State has been interfering in my internal affairs(你的国务卿一直在干涉我的内政)。</p><p class="ql-block">福特总统马上询问:Tell me about that(告诉我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不紧不慢地抖出了惊天大包袱:</p><p class="ql-block">He does not allow me to go and meet God. He even tells me to disobey the order that God has given to me. God has sent me an invitation, yet he (Secretary Kissinger) says, don't go(他不让我走去见上帝。他甚至告我拒绝服从上帝给我的命令。上帝给我寄来了请柬,可是他说:别走)</p><p class="ql-block">福特一时语塞,还是基辛格机灵,恰到好处地跟了一句:</p><p class="ql-block">That would be too powerful a combination if he went there(要是他去了,那可是一个过于强大的组合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接着说:</p><p class="ql-block">He is an atheist (Secretary Kissinger). He is opposed to God. And he is also undermining my relations with God. He is a very ferocious man and I have no other recourse than to obey his orders(他是个无神论者,与上帝作对,还破坏我和上帝的关系。他太厉害了,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服从他的命令。)</p><p class="ql-block">基辛格说:</p><p class="ql-block">We are very glad(我们很高兴)。</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作出无可奈何的样子:</p><p class="ql-block">Yes indeed. I have no other way out, no way at all. He gave an order (Secretary Kissinger)(是啊,我没有办法,实在没有办法,他下了命令了)</p><p class="ql-block">半天不知说什么才好的福特总统,这时终于插了一句话:</p><p class="ql-block">To God(给上帝的命令)?</p><p class="ql-block">福特确实有点被绕糊涂了,但毛泽东的脑子异常清醒,他纠正福特说:</p><p class="ql-block">No, to me(不是,是给我下的命令)。</p><p class="ql-block">此后两位领导人的谈话围绕反对苏联霸权展开,涉及了日本、葡萄牙(当时发生政变)、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孟加拉、印度、罗马尼亚、安哥拉、扎伊尔、莫桑比克、南非,还开玩笑说中国只会“放空炮”(just firing some empty canons),“骂人”(cursing)。在“就广泛的问题谈话”之后,毛泽东说了句:So you think that's about all(你看差不多了吧)?</p><p class="ql-block">这时中方的摄影师进来拍照,福特总统知道会见该结束了。毛泽东坚持要送客人到门外,在最后双方握手告别的时候,基辛格旧话重提,对毛泽东说他很高兴毛泽东听从了他的命令(i.e. not go to heaven,不去升天)。这时福特鬼使神差再出昏话,居然说他要纠正(straighten out)基辛格的命令,so that Chairman could go to heaven(使主席能够升天)。话一出口才觉得失言,连忙与基辛格补充说希望这一天不会来得很快。毛泽东保持了他一贯的幽默说自己走不了,因为基辛格下了命令。基辛格再次重申他的命令不变。</p><p class="ql-block">会谈就是在这样的幽默的气氛中结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5:李宗仁归国</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国民党将领的交往,是国共两党长期斗争、几度合作的历</p><p class="ql-block">影,是毛泽东人际交往中最有特色与魅力的华彩篇章。</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是近代颇有影响的政坛风云人物,他曾是血战台儿庄殊死抗日的总司令,后成为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时的代总统,1949年,李宗仁以国民党代总统身份撤离大陆,选择定居美国。晚年的李宗仁叶落归根,回到祖国。为什么李宗仁最终选择回到祖国,毛泽东又是怎样看待与评价李宗仁的?</p><p class="ql-block">公元1965年7月18日上午7时许,一架波音707客机在广州白云机场缓缓降落。</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机上一位饱经风霜的白发老人,透过机窗向外急切地张望,片刻间双眼中竟噙满了泪水,喃喃自语到:“16年前,我飞离广州的时候,万想不到再会回来;可是世事的变化常常出人意外,由于祖国的呼唤,今天我又回来了。” 这位老人就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一级陆军上将李宗仁。陪同李宗仁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郭德洁和前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委程思远。</p><p class="ql-block">飞机稳稳地停在停机坪上。李宗仁缓步走下舷梯,步伐沉重而又坚定。时隔16载,他又重新踏上了魂系梦牵的祖国大地。</p><p class="ql-block">李宗仁结束海外流亡生活、回归社会主义祖国的消息,立刻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全球,成为当日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p><p class="ql-block">在白云机场的候机厅里,李宗仁夫妇与前来迎接的陶铸等广东省党政军领导人亲切交谈,并一同品尝了广东点心和“及第粥”。早餐后,李宗仁一行重新登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上午11时到达上海。</p><p class="ql-block">20日,在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统战部副部长刘述周的陪同下,李宗仁从上海乘专机直飞北京。</p><p class="ql-block">7月的北京,烈日炎炎,骄阳似火。</p><p class="ql-block">首都机场上,周恩来亲自率领陈毅、贺龙、叶剑英、罗瑞卿、彭真、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盛大隆重的仪式,热烈欢迎李宗仁的归来。参加欢迎仪式的还有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国民党起义将领等数十人。当年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成员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等人也在其内。</p><p class="ql-block">上午11时,专机安全降落。</p><p class="ql-block">面对机场上的热烈场面,李宗仁激动万分,频频向欢迎的人群拱手致谢。当他看清站在欢迎队伍最前面的是周恩来时,连忙快步上前,两人紧紧拥抱。</p><p class="ql-block">“你回来了,我们欢迎你!”</p><p class="ql-block">听着周恩来亲切的话语,李宗仁热泪盈眶,连声说:“总理你好,总理你好。”</p><p class="ql-block">随后,李宗仁与前来欢迎的陈毅等人一一握手致谢。当周恩来介绍溥仪同李宗仁见面时,一个历史性的镜头出现了:在新中国的首都,清朝末代皇帝同国民党政府代总统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在机场大厅内的毛泽东半身塑像前,李宗仁郑重地宣读了《归国声明》,表示:“宗仁老矣,对个人政治出处无所萦怀。今后唯愿尽人民一分子的责任,对祖国革命建设事业有所贡献,并望能在祖国颐养天年,于愿已足,别无他求。”</p><p class="ql-block">当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设宴为李宗仁一行接风洗尘。席间,向李宗仁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并说毛主席将于近日接见他。</p><p class="ql-block">7月26日,正当李宗仁一行在北京东郊参观纺织厂时,突然接到通知:毛泽东主席要在中南海接见他们。</p><p class="ql-block">在前往中南海的路上,李宗仁感慨万千。是啊,细算起来,他与毛泽东第一次见面至今巳整整40年了。</p><p class="ql-block">40年,弹指一挥间,有多少刀光剑影,有多少恩恩怨怨,又有多少人事沧桑。抚今追昔,却是说不尽的感慨。</p><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27日上午11时,李宗仁偕夫人郭德洁来到中南海,毛泽东早已迎出门外。</p><p class="ql-block">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幕出现了。新中国的缔造者和旧中国的代总统重又聚首了,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德邻先生,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p><p class="ql-block">刚刚坐定,毛主席以浓重的湖南乡音对李宗仁先生说:“德邻先生,你上当了。”</p><p class="ql-block">李宗仁为之一怔。“ 这一次归国,你是误上贼船了。台湾当局口口声声叫我们做‘匪’,还叫祖国大陆做‘匪区’,你不是误上贼船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说完哈哈大笑,笑声中洋溢着他那独具的幽默、豁达、自信和气度。</p><p class="ql-block">李宗仁及在座的人也不禁笑起来。</p><p class="ql-block">“这一次回到祖国怀抱,受到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首先应对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谢。几天以来我们在北京地区参观访问,亲眼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感触颇深。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感到十分高兴。”李宗仁向毛泽东谈起归国几天的亲身感受。</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点点头:“祖国比过去强大了一些,但还不很强大,我们至少要再建设二三十年,才能真正强大起来。”</p><p class="ql-block">当李宗仁谈到海外的很多中国人都渴望回到祖国来时,毛泽东用力挥了一下手,掷地有声:“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礼相待。”</p><p class="ql-block">下午1时许,毛泽东与李宗仁、程思远一行乘车去丰泽园,这是毛泽东的住所。在这里毛泽东设宴招待李宗仁等人。</p><p class="ql-block">席间,李宗仁再三表示深以台湾问题久悬不决为虑。</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说:“德邻先生,不要急,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来的,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p><p class="ql-block">9月26日下午,李宗仁举行盛大的记者招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有关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问题,畅谈了回国两个多月的观感,并且发表了对时局的看法。</p><p class="ql-block">对台湾问题,李宗仁指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政府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早已宣告中外。深望蒋先生和在台湾的国民党同志好自为之。</p><p class="ql-block">一位记者问:“你是不是属于马克思主义者?” 李宗仁意味深长地回答:“我是爱国主义者。我不相信修正主义。”</p><p class="ql-block">接着,他由衷地说:“在海外住了十六年以后,终于回到祖国怀抱,走上一条爱国反帝的道路,这是吾辈国民党人今后唯一可能抉择的光荣的道路”“我回国只有两个月,到过东北参观,深感十六年来祖国变化很大,需要多看看,了解了解,以后再根据祖国的需要来报效祖国。我有一分的力量,即做一分的贡献。至于个人出处,我无所萦怀”。</p><p class="ql-block">1966年初,李宗仁夫妇访问了阔别了17年的故乡,重游桂林山水。</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国庆节,毛泽东邀请李宗仁参加国庆十七周年的庆祝活动。 </p><p class="ql-block">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李宗仁走过来,伸出了他那双有力的大手。李宗仁无比兴奋,也连忙伸出双手。两位老人的手又一次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p><p class="ql-block">《解放军画报》记者孟昭瑞拍下了这一有重要意义的历史瞬间。许多年后,孟昭瑞仍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情景: </p><p class="ql-block">1966年国庆节,毛主席邀请李宗仁先生上天安门,故意地站在城楼的中间热情地握着他的手,似乎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这一历史性的会见。这充分地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当时我只是不停地拍照,但仍然能清晰地听到毛主席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对李宗仁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两位老人的会见是那样的和谐、诚恳,它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p><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李宗仁被确诊患了直肠癌。几个月后,已病入膏肓的李宗仁自觉不久于人世,便对在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的日子不会再有多久了。我能够回来死在自己的祖国,这是了了我一件最大的心愿。” </p><p class="ql-block">回来以后,我想在台湾问题上做些工作……现在来不及了。台湾是要统一的,可惜我是看不见了,这是我没有了却的一桩心事。那些书(指他带回的许多线装书),送给广西图书馆。书画送给政府。那几瓶酒,送给毛主席、周总理!” </p><p class="ql-block">那几瓶酒,李宗仁珍藏了几十年之久,一直舍不得喝。如今在临终前送给毛泽东、周恩来,可见他们之间极为浓厚的感情。 </p><p class="ql-block">1969年1月30日午夜12时,李宗仁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p><p class="ql-block">弥留之际,李宗仁坚持口述了一封给毛泽东、周恩来的信:“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一个无比的光荣。……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他们目前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怀抱……”</p> <p class="ql-block">为啥毛主席第一次游长江后说:人不能逞能啊,亏得我服从了命令?</p><p class="ql-block"> 长江天堑,自古认为舟辑都难以通过的地方,毛主席从1956年63岁第一次游长江,到1966年73岁的10年间,曾18次畅游长江。在这18次横游长江中,也曾遇到过浊浪排空的恶劣天气,但主席却表现出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豪迈。</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在畅游长江后对记者说:“长江,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美帝国主义不是很大吗?我们顶了它一下,也没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这就是毛主席敢于藐视困难的伟大气魄,敢于向险恶环境挑战的勇气,敢于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不怕困难,敢于挑战,但是在第一次游长江后却说了句心有余悸的话。1956年5月31日,毛主席第一次畅游长江后回到北京,他风趣地对保健医生朱仲丽说:“人不可逞能啊!我这次在长江游的时间太长了,已经感到全身疲乏,还要逞能,继续游,要不是叶子龙叫我上船。我只怕淹死了”</p><p class="ql-block">朱仲丽笑着说:“我不相信,您很会游泳。”主席说:“你不相信,群众也不会相信,这种心情我理解,所以,我就越游越起劲嘛!”朱仲丽说:“人们争着看您的勇敢和毅力哩。”主席说:“唔!就这一下子坏事了。我被娇宠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不能有这种唯我独能的思想。这次好险,幸亏有人下命令,也亏得我服从了命令”</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性格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善于挑战,敢于挑战,不怕困难,尽管毛主席这次感到力不从心,自己感到遇到危险,但在之后4天内,他又3次横渡长江,并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p><p class="ql-block">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p> <p class="ql-block">1943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庆祝斯大林七十诞辰大会上。照片左起:卡冈诺维奇、师哲、毛泽东、布尔加宁、斯大林、乌布利希、泽登巴尔、赫鲁晓夫。(本图与引用部分均来自《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视察“长江”舰,在舰上听取林一山(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汇报照片。毛泽东在“长江”舰上与士兵一起生活了四天三夜,当他离去之前,为人民海军写下了这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p> <p class="ql-block">1966年秋天,毛主席在城楼上,军委和解放军总部负责人陪同在毛主席的周围。</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杨成武同志、毛主席、肖华同志、叶剑英同志。</p><p class="ql-block">当时,杨成武是代总参谋长,肖华是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是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p><p class="ql-block">他们都穿着65式军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