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有个响亮的称呼叫“邓校长”,在竹林片区家喻户晓。 </p><p class="ql-block"> 邓校长,本名邓永金,宜昌县雾渡河镇三隅口村人。他是用真诚和善良为党旗添彩的普通人。“盘古山上盘古庙,三隅口前古驿道。青砖房子石板路,对河店子盐茶俏”。 从宜昌往兴山的官道上有一重要驿站——三隅口对河店子。</p><p class="ql-block"> 1929年6月,邓校长诞生在对河店子坎上的邓家畈,1950年4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短暂训练后奔赴朝鲜战场任营部文书。1952年退伍在晓峰乡牛坪参加工作,1956 年调邓村乡主管文教、卫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58年兼任邓村初中首任校长,1959年9月,在邓村公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上作《文教卫生工作洰报》,1961年开始,先后在邓村小学、江坪小学、竹林中小学等地从事教学管理、学区管理,在校长位置上工作30余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为邓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在邓村留下了“磊落、正直、无私、务实”的口碑。</p><p class="ql-block"> 1963年,邓村公社成立了一个工作转班,劝退部分非农户口转农业户口,以减轻国家负担。工作组遇到了大多数人的抵触,在与邓校长谈话后,邓的爱人携两个孩子落户竹林湾大队第8生产小队,因是外来户,只分得3分菜地。落户不久,困难便接二连三的来了。首先是吃粮,由于没有劳动力便没有工分粮,每人每年只能分到人头粮百余斤,缺粮吃全靠在3分菜地里种苞谷和洋芋贴补,平时上课周末种田。其次是烧柴,1966年取消“自留地”(菜地)和“自留山”(柴山),均收归集体(1982年才恢复),农民烧水煮饭冬天烤火,都是偷集体的树木,邓校长家烧柴全靠子女到山林里捡干柴(捡枯死的树枝不算偷)。第三是吃肉,学校不便养猪,邓校长就找附近的农民商量,请农民帮忙(付一定资金)喂一头猪,交半边给国家(购留各半的政策),剩半边供孩子们每月打一次牙祭。后来又添了两个孩子,靠人头粮和种菜地,实难填饱肚子,邓校长就把两个未上学的一儿一女送回老家三隅口,托付给年迈的老母亲照顾,为方便生活,户口也迁到老家,并分得田地与山林。每年寒假与暑假,邓校长都要拖儿带女回老家探亲,从竹林,经三岔口、金香寺、烟灯垭、板仓河、马鬃岭、秦家河、马回坪,到三隅口,崎岖山路跋山涉水60余公里,中途还要借宿一夜。在老家,上有不能种地的老母,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全靠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精打细算维持全家人的生计。</p><p class="ql-block"> 无论多么艰难,邓校长从不耽误学校的工作。任竹林学区辅导员期间,每学期都要多次深入到田家坪、黄金河、纸坊铺、白水头、丁家河、中包山、分水岭等各个学校或教学点,无论阴晴雨雪、春夏秋冬,跑遍竹林乡的山山水水,了解学生入学、教师任职等情况,如实统计向上汇报。竹林新建小学时,为了一根又长又直的旗杆,邓校长亲自到山林里寻找,运回途中跨越河沟时,因旗杆太长晃动太大,邓校长摔断两颗门牙。</p><p class="ql-block"> 每到夏天,河水暴涨,下午放学的时候,他都亲自参与护送学生回家。卢祠垭一个谢姓学生,上课在座位下撩别人,被老师发现带到办公室,他拒不认错,老师把他交给校长帮助教育,放学后,邓校长留下谢某,耐心开导晓之以理,学生泪流满面,邓校长打手电送学生回家,谢某当兵返乡创业成功,每年都给校长拜年。丁家河教学点不足十个学生,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每到考试,一个老师既要上课又要领试卷忙不过来,邓校长就亲自去送试卷,来回一整天。</p><p class="ql-block"> 80年代以前,邓村多数教师都来自外地,交通不便,物资匮乏,要安心教学实属不易;本地教师也多是半边户(丈夫在学校教书,妻子在家里种田),家庭与学校两不兼顾,时常闹出各种矛盾和纠纷。这一时期的教学管理困难重重,全凭学区辅导员劳心费力,邓校长找学校所在地干部商量划得5分荒地给学校,组织老师开荒种菜改善伙食,利用放学时间开展文体活动,利用周末入户走访学生。他与公社(乡、总支)、大队干部协商,解决半边户困难;他与老师、家属交心谈心,帮助处理好家庭关系。他对人的亲切与对事的亲为,使得与卢作师、刘兴顺、石光柱、左正超、黄金祥、左昌应、黄瑞芬等小学校长总能相处得十分融洽。他说话轻言细语、有条有理,他以身作则、细致入微,让人心生敬意。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总能让人心悦诚服,竹林学区的各项工作总是走在邓村教育战线的前面。</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农村改制土地下放,邓校长买下第8生产队的仓库居住 ,把老母亲接到竹林养老送终。1989年,邓校长光荣退休,移居小溪塔,享受离休待遇,医疗费百分百报销,而其他人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不足一半,有人建议邓校长捎带爱人的医药费一并全报,他严辞拒绝说“这不符合规定”。</p><p class="ql-block"> 2001年冬,邓校长因病住进夷陵医院,医生给他安排了独立病房,当他在走廊里看到挤满了加床,便对医生说“我能走动,能自理”,执意要带药回家治疗,让出床铺给更需要的病人住。他对工作的认真与对自已的苛刻,让人难以理解。</p><p class="ql-block"> 2003年4月27日,邓校长与世长辞。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坚持原则,兢兢业业,处处以大局为重,从不计个人得失,堪称德高望重。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用一生的坚持竖起一座精神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