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觉得那是无数个孤独而寂寞的微弱烛光汇聚而成的。有谁能切身体会乡村教师饱含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事乡村教育二十几年了,我一直觉得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前不久,我于无意间在办公桌上,看到我们学校即将要退休的和学松老师手写的《我的教学生涯》时,让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与和老师四十年的教学生涯相比,与和老师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的人生抉择相比,与和老师背着口粮风风雨雨跋涉溪涧的苦涩岁月相比,与和老师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为师之道相比,自己的那点感触何等的肤浅,自己所经历的那些艰难困苦何等的微不足道!</b></p> 初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5年十月份,我从高寒山区鸣音调到九河乡高安小学。九河乡历来教育底蕴和氛围都非常的浓厚。我初来乍到,生怕自己做不好教育教学工作,拖了家乡教育的后腿。怀着这份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翻看了学校里存留的历年来九河乡教师的成绩统计表。我发现,每一张村小成绩表中的前三名里,都会有一个名字叫和学松,是新乐小学的老师。新乐,九河乡金普村委会的一个小山村,海拔高,条件艰苦,大概有二十来户人家。我小时候捡菌子经过村子的时候,见过那所立于村子中间的新乐小学,破旧不堪、风雨飘摇。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出了这样优异的成绩,让人记忆犹新,于是我知道了和学松这个名字并牢牢记住了它。</b></p> 相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14年九月份,他从中古完小调到了珠灵完小。是由几个同事陪同来报到的,个子不高,衣着朴实,言谈间透着与生俱来的和善,也带着几分乡村小学教师的童性未泯。和老师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在上小学低段的课程,比较熟悉。学校也正好需要有耐心有经验的老师来打基础,于是就安排和老师教授一年级的语文。想不到,教学经验丰富、临近退休的和老师,主动向年轻教师学习使用电子白板,一有时间就写教案、备课、批改作业,加班加点辅导学生。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同事们无不被和老师的敬业和钻研精神所感染,不得不也静下心来做好教学工作。和老师丝毫没有教师退休前普遍存在的敷衍心态,依然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不无故迟到早退,更不要说缺勤了。他用每一个学期的优异教学成绩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一份付出一分收获”。</b></p> 相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学校男教师少,很多体力活需要男教师独当一面。由于和老师体弱多病,我很不忍心支使他去做。但就这么个小心思,都被他看在眼里,感怀在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办公室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了;不知什么时候,校园里的一排排女贞树被他修剪得整整齐齐的了。日常工作中,需要把一些材料送到中心校,和老师主动承担起了义务“邮递员”。学校组织学生劳动,和老师俨然成了全体师生的“农业专家”。在办公室里聊天时,常常把老师们逗得开怀大笑,乐此不疲。其实,在我的心里,在同事们的心里,和老师已然成了“活宝”和榜样。在我相处过的老教师中,老气横秋倚老卖老的有之,“你好我好大家好”专事和稀泥的有之,挑三拣四挑肥拣瘦的有之,像和老师一样胸怀教育、默默耕耘的又能有几个呢?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自从和老师调来我校,珠灵完小如获至宝!</b></p> 相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的八月份,和老师就年满六十即将退休了。他为了给自己的乡村教师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写了一篇《我的教学生涯》,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被我瞅见了。好奇心使然,我拿起来仔细的品读,不禁为和老师在艰苦环境和岁月里的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字里行间,我能想象到和老师在新乐小学修缮校舍、潜心育人所付出的点滴艰辛和努力;也能体会到,真正走心的教育,其实不需要太渊博的知识、太高深的理论;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的举动,多么高大上的豪言壮语,我们缺的就是涓涓细流般的责任心。</b></p> 感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和老师于1980年开始在关上完小担任民办代课教师,月工资仅为几元钱,1998年转为公办教师,工资涨到了几千元,再到现在的中小学高级教师,工资近万元,和老师心中有的只是对时代、党和国家的感恩。从跋山涉水到新乐小学艰苦创业,成就不凡的教学业绩,到风风雨雨在中古完小坚守三尺讲台,再到默默耕耘在珠灵完小续写育人华章,和老师波澜不惊地用“我爱教育这片热土”概括了一路辛酸一路歌的教育情怀。“我不断努力着,奋斗着”是和老师四十年教学生涯的执着和坚守,“迎来一批批可爱的小脸,又送走一张张笑脸”是和老师对学生那份深沉的爱,“心里热乎乎的,暖滋滋的”是和老师华丽转身后对百年大党的感恩,“我的内心是多么的满足,多么的高兴啊!”是和老师六十年不凡历程的精神支撑。他的那份心满意足与我们相对年轻的一批乡村教师那份心浮气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无论是相知相见,还是相处相伴,和老师都如父如兄如师如友。我并没有感受到耀眼的光辉,只看到和老师像微弱的烛光一样照亮着山区孩子未来的梦想和希望。但正因为有无数这样微光的汇聚,成就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烛光虽微,师者无悔!</b></p> <p class="ql-block">作者:杨国伟</p><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6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