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以促教,研以促学——《厦门市体育与健康学科论文研讨交流会暨论文汇编修改工作会》

阿悦仔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6日上午,《厦门市体育与健康学科论文研讨交流会暨论文汇编修改工作会》在厦门实验中学举行。全市两百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市级论文汇编全市五百多名体育教师投稿,经过评委组细心的阅读,评选出两百多篇获得了汇编资格。会议第一项议程,由四位最具代表性的获奖论文作者进行汇报交流。</p> <p class="ql-block">  一、厦门市云顶学校 苏惠惜老师 《风险管理理论视域下厦门市小学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风险分析与规避》</p><p class="ql-block"> 苏老师根据可控性程度将小学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风险因子分为:1.低度可控风险;2.中度可控风险;3.高度可控风险;4.不可控风险(不为运动员、教练员所预计与控制),并建立厦门市小学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风险指标表,最终总结出赛前心理风险的规避的五种方法:1.放松训练法;2.心理调节适应训练;3.自我暗示训练;4.动作调节训练;5.转移训练法。</p> <p class="ql-block">  二、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郎属勤老师 《Crossfit训练对小学高段学生体适能的影响》 </p><p class="ql-block"> 朗老师将新型的健身手段CrossFit训练融入了日常体育教学当中,并将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学生的体质健康有明显的变化,在课堂训练之中通过加入适当的音乐配合,氛围异常活跃,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感觉到累或无聊的,更没有放弃情况出现,其中对班级的后进生有着显著的提升。建议对后进生可以使用CrossFit训练加以有效干预,帮助更好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三、厦门市湖滨中学 吴晨露 《省中考改革对厦门市初中生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三年中考体育的项目、分值、评分标准以及此次改革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影响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建议:加大传授理论知识的力度;增设更多中考项目供学生选择;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锻炼的能力;课堂中需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将课标的要求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四、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林树真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体育建设现实任务与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从当下我国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入手,他认为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现实任务是以体树德、以体启智、以体育体、以体健美、以体促劳,需从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重构学校体育顶层设计,重塑“他育”促体育的立体化体育教育系统;重理校园体育育人文化,多元实践活动创建;构建“以体促全”体育育人模式四方面去实践。</p> <p class="ql-block">  第二项议程由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陈子霞老师带来《体育论文撰写技巧之我见》讲座</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从两个方面为我们“指点迷津”:第一,为什么写。陈老师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写论文是终身学习的需求,要坚持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教而不研则浅”,写论文是教育科研的需求,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写论文也是自我提升的需求。第二,要怎么写,陈老师着重在选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六个方面来分析,通过理论引领、案例分析“手把手”教我们该如何写好、写规范,为我们在座青年教师今后撰写论文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三项议程,由新店中学洪明忠老师对本次教科研论文进行评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洪老师对本次投稿论文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并选取部分案例,进行修改、分析,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并对论文总体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为我们后期的修改提供了依据。会后对青年教师在写作中的困惑洪老师不厌其烦进行答疑,体现厦门老一辈体育人对青年教师的关爱与提携的一贯传统。激励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厦门市体育教研员吴智鹉老师对本次分享交流会进行总结,他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撰写论文不能只为评职称、评优评先,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要素是要深入去理解、反思各种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策略,并能落实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观念,健康的体质和锻炼的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顾问:宋超美&nbsp;吴智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编审:吴智鹉&nbsp;叶仁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文稿:方欣悦</p>

体育

论文

厦门市

老师

训练

学生

以体

青年教师

赛前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