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卫建平、张西莉在广播电视台大门外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6月16日上午10:30时,三线学兵连战友卫建平、张西莉、李进京冒着大雨,应邀前往西安广播电视台参加FM104.3西安交通旅游节目的现场直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安广播电视台FM104.3西安交通旅游广播,是三线学兵的好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7年初《西安日报》文艺副刊部与西安唐城集团人民服装店举办“三线学兵连”的征文,同时西安人民广播电台在西安民生大楼设立直播间,由著名主持人雅风主持“情系三线学兵连”,受到了所有三线学兵的欢迎和爱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西莉、卫建平、李进京与节目主持人刘芳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西莉、卫建平、李进京都是西安市69届初中毕业生,1970年8月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从2005年起分别在《三线学兵连网站》担任版主和其他管理工作,参加三线文物的征集、归类和移交陕西省军区军史馆、中铁建博物馆、安康博物馆、西安市档案馆的各项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芳,交通台“玩物有志”的主播主持与策划,本栏目以工匠精神科学态度,打造精品栏目,栏目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及担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西莉、卫建平在节目现场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收藏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了。根据前几期节目的受访嘉宾、红色徽章收藏家许淼先生的推荐,今天特别邀请到了几位三线学兵,讲一讲他们收藏了五十多年的一些特殊的收藏品,相信一定会勾起大家的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什么说这是一期特别的节目呢?因为即将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收藏门类一定是大家没有想到过的。这就是三线学兵这个群体为安康博物馆的三线建设展厅捐赠了他们保存了很长一段时期,见证了他们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段经历的藏品。我觉得,有价值的藏品一定是可以展示某一个历史时期,某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藏品,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今天咱们就要说说这个话题,欢迎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关注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把三位走进直播室的嘉宾给大家做个介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常言说好事多磨,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许老师特别给我推荐的,我们在前期已经沟通了三周时间,今天终于走进了我们直播室的卫建平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建平老师今年68岁。中共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为西安市21中学69级初中生,于1970年8月奔赴陕南紫阳县,投身三线襄渝铁路建设,当时刚刚十七岁。连队番号:5809部队学兵17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3年4月完成任务退场,分配至陕西省化工安装公司工作。1988年调入陕西省政府招待所,对外称“止园饭店”。2013年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到止园饭店,我还是比较有感情的,我的婚礼就是在止园饭店办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西莉是一位女学兵,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第三十中学,去三线的时候还不到十七岁。连队番号:5761部队12中队学兵2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进京,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市第55中学,去三线的时候也不到十七岁,连队番号5855部队学兵2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各位都知道,咱们这个栏目主要是交流有关收藏的内容,并把收藏品背后的故事讲给听众听的。据了解,你们三线学兵很多人都保存有半个世纪前三线建设时期的一些生活和工作用品(以下简称“三线文物”吧),你们为什么要悉心收藏这些在世人看来不屑一顾的东西呢?它对你们的人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卫建平先说说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卫建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很高兴能在建党100周年前夕聊到这个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觉得,对于听众、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年轻的听众来说,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先阐明什么是三线和三线建设?什么是三线学兵?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每位三线学兵都能说上一大套,我就先说说,说的不到的地方请几位战友再补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谓“三线”,主要是从地域上进行划分的。也就是说:三线建设是一个以地理位置设定的工业布局。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通俗一点儿来讲,三线地区也可以称之为祖国的“大后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哦,三线原来是指这么大的一片区域呀!我还以为只是在陕南修的那条铁路呢!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卫建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啊,三线建设是我们国家一个很大的战略布局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在1964年,由于在边境线上出现了重重危机,毛泽东出于领袖对人民的重大责任和不畏强权的坚韧性格,果断而紧迫地在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以伟人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以备战为核心的“三线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从1964至1980年期间。三线建设用近20年时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设了2000多家现代工矿企业及科研院所;建设了45个工业产品重大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为新世纪重大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至今仍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可以说三线建设就是西部大开发的“前奏曲”。不言而喻,要完成如此宏大的战略工程建设,没有一个坚强有力、具有远见卓识政党的领导,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三线建设的伟大胜利,无疑会在中共党史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当前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欢呼声里,我们绝不能忘记当年广大三线建设者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所创造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不能忘记那些在三线建设中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烈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工业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之外,交通领域建设也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建成了10条铁路干线,我们参与建设的襄渝铁路也位列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出于备战便于隐蔽的考虑,这些铁路干线大多都建在崇山峻岭中,桥隧相连,施工难度相当大。2021年4月2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对于襄渝铁路和三线学兵是这样描述的,我摘要的念几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国家决定修建从湖北襄樊至四川重庆(时属四川省)的铁路,即襄渝铁路(为保密,当时代号为“2107 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战备工程,襄渝铁路建成后将成为连通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的大动脉,对于国家发展经济、加强国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全长 915.6 公里,沿途所经之地多为崇山峻岭,沟长壑深,80%的路段需要修建隧道、架设桥梁,任务十分艰巨。陕西段长 264 公里,经过安康地区的紫阳、旬阳、白河等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襄渝铁路陕西段线路长度不到总线路的三分之一,工程量却占到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二,是襄渝铁路建设工程中地质情况最复杂、施工难度最艰巨的工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是襄渝铁路建设的主要施工力量,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陕西省还动员了大量民工参与。尽管如此,人手仍然十分紧张。为了解决这个突出问题,陕西省革委会多次讨论后,决定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招人员,充实襄渝线建设。1970年 8月和 1971年 3月,陕西分两次从西安市和宝鸡、咸阳、渭南和铜川等地市招收 1969届、1970届初中毕业生共 25885人(其中女学生5129名),投入襄渝铁路建设。这些学生平均年龄十六七岁,被编成 141个连队按军队模式统一管理,被称为“学生民兵”。他们主要被安排在安康、紫阳、旬阳等地的铁路工地上,参与隧道掘进施工,桥梁架设、转运材料等工作。虽然建设任务繁重,生活环境艰苦,但这些年轻的学生民兵热情高、肯吃苦,很快适应了建设要求,成长为襄渝铁路桥隧施工的主力军。由于文化程度较高,头脑灵活肯思考,不少学生民兵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许多技术革新,摸索出一些创造性的施工方法,他们之中涌现出不少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许多人在工地“火线入团、入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 1970年 8月至 1973年 7月近三年的时间里,学兵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战,锻炼了品格,磨炼了意志,很多人回到地方后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他们在襄渝线建设中展现的精神风貌,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连队当时简称“三线学兵连”或“三线学生连”。因为当时以兵为荣的政治氛围相当浓厚,因此,我们更愿意接受“三线学兵连”这个光荣称号,给家里的信封上也大都是这样写的。这就是“三线学兵”和“三线学兵连”的由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种大规模直接从学校组织征召初中毕业生到环境恶劣的山区修铁路的情况,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注定会名垂青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一点是:因为当时公路尚未完全修通,运输十分困难,物资供不应求,在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和超常的身体消耗中,流血、牺牲、劳累、饥饿、特别是饥饿,成了学兵们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削弱学兵们奋力拼搏的锐气。他们的突出表现,赢得了铁道兵各级领导和陕西省革命委员会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显赫的荣誉。近三年的时间里,学兵们共入党320名,入团9093名,立功受奖13207名次,参军200名。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共有448名学兵因公伤残,118名学兵把青春和生命永远留在了大山深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们的三线建设经历确实令人感动!记得曾任陕西作家协会主席的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于1990年,在《踏过泥泞》一文中曾深情感慨:“在那场以摧毁和破坏为特征的劫难中,三线学兵连的学生们却成就了一桩建设的伟业。襄渝铁路铺摆在秦岭巴山汉水之间,20年来火车日日夜夜穿梭往来,这是写在陕西大地上的长卷诗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中对你们三线学兵也有了明确的记载,给了很高的评价,你们也应该感到安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现在明白你们为什么对五十年前的三线文物那么情有独钟、悉心收藏了!因为这些文物不仅见证着你们三线学兵个人的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也见证着共和国一段可歌可泣的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卫建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啊,说到这儿,听众们应该已经明白我们三线学兵为什么对当年的三线文物那么珍爱有加了!因为这些文物曾伴随着我们宝贵的青春一起走过,都浸透着我们的鲜血与汗水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一种普通的物质,而成为了我们一种情感寄托的载体,甚至成为了伴随我们一生的精神图腾。不管是谁保存的,每当看到它们,都会在我们广大三线学兵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甚至可以说,在每件文物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经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给李进京和张西莉留点时间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好的,李老师和张老师都收藏了什么三线文物?都亮亮宝,那就请张老师先说说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西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主持人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关于收藏三线建设文物的专访。刚才我的战友都说了很多,这也都是我们的初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特殊时期参加三线建设,跟着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这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段时间对我们的一生很珍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三线建设形成的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三线精神,一直是我们在各项工作中的动力,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自己也积极参加了三线学兵连网站组织收藏物品活动,并送往安康博物馆收藏。收藏物品是一目了然,然而收藏三线精神是心灵深处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连队就收藏了这种三线精神,我们的军代表安指导员,是我们领会三线精神的代表,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启迪人,是我们的榜样,他的精神,鼓励我们,带动我们,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步步前行。但27岁的他因病医治无效于72年病逝于西安,被埋在沣峪口。4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忘记他,我们凭着当年的一丝记忆,在荒山遍野中找到了他,每年去祭奠,感谢他对我们的人生启迪和和人生道路的指引。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可纪念的物品,但他的这种精神我们收藏在心里,是永恒的。我们已经把他的资料收集整理,存放在北京铁道兵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自己收藏的三线用品只有一个搪瓷缸子和一个笔记本皮,还有一张当年的慰问信。今天我都带来了。这都成了我的三线回想和追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得好!你们收藏的是一种精神。你们连队对铁道兵指导员的这份战友情确实让人感动!你的收藏品也很有纪念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哦,李老师也带了那么多资料,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进京发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线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我这里保存的有1970年8月参加三线建设时学校批准的喜报,有当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和荣立三等功的荣誉证书,有战友伤残的证明,有牺牲战友被追认为共青团员的文件。这些资料见证了三线学兵那段历史的轨迹和流血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更为珍贵的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在我保存的三线学兵连入党战友的记录中,发现有十八名战友是1971年6月30日以前入党的,这既是他们个人的光荣,也是全体三线学兵的光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卫建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插一句,李进京是我们广大学兵公认的“活档案”,多年来为搜集和完善学兵的有关资料,填补历史的空白,弘扬三线精神,提升学兵形象做出了很大努力,各方面都付出了很多,曾一度身体都亮起了红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进京、张西莉、卫建平在直播间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各位老师的深情回忆和讲述让我很受感动!认识到了你们收藏三线文物厚重的情感因素,对你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是啊,这些三线文物不仅对于你们三线学兵,而且对于国家都是十分珍贵的。它们从各个角度形象地见证了三线建设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值得永远保存和收藏。可是,这些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多年来它们散落在个人手中,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随着一位又一位三线学兵的相继老去,毕竟面临着不断流失的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卫建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的,你的担心也是我们曾经有过的担心,学兵们多么希望能给这些三线文物找到一个永久的归宿啊!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在2015年初春,得到了妥善地解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2年12月5日,安康博物馆开工建设。特别可贵的是,因为安康地区环山依水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三线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安康人民在三线建设中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襄渝铁路建成后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本着“收集和展示陕西三线建设重要成就和所形成的文化遗产,弘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尊重历史,启迪后人,昭示未来,充分展示“三线建设”那段激情流金岁月,实现历史穿越”的良好初衷,馆内特别设计和开辟了一个“三线建设展厅”,并向社会、特别向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发出了广泛征集三线文物的《倡议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倡议一经发出,立即在三线学兵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了积极配合安康市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顺利开展,《三线学兵连网站》专门成立了“三线文物征集小组”,并在2013年6月23日,召开了“三线学兵历史资料和文物收集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后,《网站》还相继在多种集体场合,热情鼓励战友们积极投入这项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努力,“征集小组”共搜集各类历史老照片和影像资料236幅;征集三线文物及书面资料326组,500余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5年3月21日,卫建平、张西莉等人肩负重任,监护所有三线文物,随车专程赶往安康博物馆,郑重进行了捐赠交接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5年11月10日,《三线学兵连网站》派出30余名代表前往安康,参加了安康博物馆隆重举行的开馆仪式。三线建设展厅里各类三线文物琳琅满目,参观人群摩肩接踵,兴致盎然,面对这些珍贵的文物不时发出一声声感叹!勾起了他们心潮澎湃的三线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此后,仍不断有三线学兵自费前往安康博物馆,无偿捐赠三线文物。使得该展厅的馆藏三线文物越来越丰富多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好啊!知道了你们学兵所收藏的珍贵三线文物都找到了永久妥善的归宿,我也替你们感到高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你们来电台积极配合我们完成这一期重要的访谈节目!通过三线文物,让听众对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建设成就,以及三线建设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该结束了。请各位把自己的想法总结为一两句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卫建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安康博物馆设立三线建设展厅!感谢安康博物馆为弘扬三线精神所做的一切!希望三线文物在安康博物馆得到科学、妥善的保管收藏,发挥着它们更加广泛、长远的昭示和教育作用,让所有三线文物的收藏、捐赠者们放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西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能参加这个访谈,是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三线精神,宣传三线学兵的好事情。很感谢西安旅游交通广播电台,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回顾三线历史、抒发三线感情、展示三线文物,宣传三线学兵,弘扬三线精神的难得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谢谢电台工作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进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收藏三线文物,利用好三线文物,让历史记住三线人为祖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功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西安交通旅游广播电台,感谢节目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通过这场特别的访谈,让我们了解了三线学兵们特别的收藏对于他们人生的特别意义。也了解了三线学兵们当年的艰苦生活,和为三线建设所做出的特别贡献,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接着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6月16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