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共和国之路一一庆祝“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郎好成

<p class="ql-block">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逢这个节日,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党的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p><p class="ql-block">在多次出游中,曾去过许多革命圣地和纪念馆。下面介绍十一个革命纪念地,并从一个视角绘成本美篇一一通向共和国之路。</p><p class="ql-block">共和国的建立是历经千辛万苦、无数志士仁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本美篇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共和国的建立所经历的历史过程。</p><p class="ql-block">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b></p><p class="ql-block">上海,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曾多次到上海,其中包括两次自驾车前往上海。在上海游览了许多著名景点,也特地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召开。</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广州的陈公博,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span></p> <p class="ql-block">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后来,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南昌,人民军队诞生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南昌位于江西赣江边,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曾两次去过南昌,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从北京自驾车前往。美丽的赣江两岸,雄伟的腾王阁,透示出这座城市的秀丽。八一南昌纪念馆则透示出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等领导,起义官兵约2万余人。</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基本陈列陈展各类图片、图表509幅,文物展品407件(套),艺术品51件;陈展内容主要有:新馆大楼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光辉历程以及旧址复原陈列等。</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p><p class="ql-block">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井冈山,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p><p class="ql-block">30年前在江西赣州出差时曾坐长途汽车奔波数百里上过井冈山。2017年从北京自驾车游览南方时再次来到井冈山。如今高速公路直达井冈山中心茨萍。</p><p class="ql-block">井冈山既是革命圣地,中国革命的摇篮,又成了重要游览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7年10月,毛泽东等率领工农红军挺进井冈山地区,后与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创建了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span></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span>“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井冈山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井冈山风景名胜区范围213.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1779.4米。有众多景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黄洋界、茨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会师纪念馆、龙潭、主峰、水口、杜鹃山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四、中央苏区,全国最大的苏区和最大的革命根据地</b><b style="font-size: 18px;">。</b></p><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建立了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三省,发展到包括28个县境、拥有15座县城,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250多万的全国最大的苏区和最大的革命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并在这里取得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四次反围剿共歼敌8万人。</span>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红1方面军主力和地方红军扩大到8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3年9月起,中央苏区红军进行了1年的反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的作战,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战略指导,红军未能打破“围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留下一部红军和地方武装由项英、陈毅等领导,继续坚持游击战争。</span></p> <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自离开苏区突破历次封锁线,红军损失如下: 第一道封锁线,损失3700余人;第二道封锁线,损失9700余人;第三道封锁线,损失8600余人;第四道封锁线,也就是湘江之战,损失近38000人,而且主要是骨干作战部队。</p><p class="ql-block">这使得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湘江战役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五</b>、<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b></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p><p class="ql-block">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随后,进一步调整了中央领导机构。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span></p> <p class="ql-block">2018年曾从北京自驾车到西南旅游,途中到遵义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及遵义市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六、飞夺泸定桥,再一次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b></p><p class="ql-block">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p><p class="ql-block">红四团战士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飞夺泸定桥,再一次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全桥铁件重40余吨。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在大渡河全军覆没。</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共经过的24条河流,分别是:雩都河、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腊子河、渭河、澧水、沅水、资水、巫水、清水江、鸭池河、普渡河、嘉陵江、涪江、岷江、大金川、青衣江、泾河、汭河、葫芦河。</p><p class="ql-block">其中不乏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颇具传奇色彩的战役战例。</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清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该桥始建于1705年,自清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p><p class="ql-block">我曾于2018年3月到泸定桥参观游览。站在泸定桥上,滔滔的大渡河水从脚下流过,不禁深深为当年红军战士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七、翻越夹金山,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b></p><p class="ql-block">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接处,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p><p class="ql-block">6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带领的党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翻越夹金山,进抵达维。 从6月12日到18日,历时七天七夜,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翻过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县)胜利会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长征》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抒发了红军翻越夹金山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夹金山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这里原始森林茂密,雪峰晶莹,主峰海拔为4930米,气候恶劣。当地人称神都过不去的地方。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没有人烟,气候变幻无常,时阴时晴,时雪时雨,忽而冰雹骤降,忽而狂风大作,有“神山”之称。歌谣说:“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尽快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迅速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开创革命新的局面,中央红军决定,选择雪山草地一线敌人较少的地区,以达到快速行军的目的。</span></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五座大雪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5年6月12日,翻越夹金山,,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海拔4950米。</span></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27日,翻越梦笔山,海拔4047米。</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2日,翻越亚克夏雪山,海拔4443米。</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6日,翻越昌德雪山,海拔4283米。</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7日,翻越达古雪山,海拔4752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与家人2018年3月驾车翻越夹金山,没想到如此艰险,又如此刺激。汽车在三四千米高的雪峰艰难地行进,厚厚的积雪把群山变成雪白世界,甚至把公路覆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森林、高山草甸、湖泊,以及悬崖峭壁上的公路,公路上散布的碎石,间或分布在半山腰的牦牛,及沿途当年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留下的历史遗迹,如毛泽东朱德居住的藏寨、红军坪、夹金村、长征过大雪山纪念碑等,使夹金山充满了自然与历史气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四姑娘山到雅安200多公里翻越夹金山的行程,边走边停竟然用了八个小时。这是一段让人难忘的雪山之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八、红军过草地,又一次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b></p><p class="ql-block">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p><p class="ql-block">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四川松潘草地。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p><p class="ql-block">右路军左翼为林彪的红一方面军,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学生等。右路军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垫后。</p><p class="ql-block">左路军在朱德、刘伯承率领下也走过了草地。</p> <p class="ql-block">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起了重要作用。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p> <p class="ql-block">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p><p class="ql-block">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几路红军过草地,牺牲的人累计达1.6万人以上。</p> <p class="ql-block">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p><p class="ql-block">萧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到四川旅游,来到了松潘草原,这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地方。茫茫草原,无边无际,湿地沼泽,深不可测。感受到红军当年过草地有多么的艰险。还路过了班佑村,该村是红军过草地时经过的第一个有人烟的村庄。</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草地,已开辟了若干景区,如黄河九曲第一湾、月亮湖等。同样的草原,今昔两重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九、延安,中国革命圣地。</b></p><p class="ql-block">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落户“陕北”。&nbsp;&nbsp;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p> <p class="ql-block">党中央在延安长达13年时间。这段时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离开延安,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西柏坡,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境内革命遗址445处。其中著名的有延安宝塔山,凤凰山中央中央旧址,杨家岭中央旧址,枣园中央旧址,王家坪中央军事委员会,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两次到延安旅游,其中一次是自驾车前往。参观了延安的多处景区,还爬上了宝塔山,漫步在延河两岸,体验着这座城市的光辉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十、西柏坡,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b><b style="font-size: 18px;">。</b></p><p class="ql-block">我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内。</p> <p class="ql-block">曾是 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故有“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1948年5月中旬, 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途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span></p><p class="ql-block">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 井冈山、 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两次到西柏坡,其中一次是自驾车前往。西柏坡依山面水,风景秀丽。主要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馆、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纪念碑、五位领导人铜铸像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十一、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b></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此前,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入香山双清别墅。在双清别墅,党中央和毛主席指挥了渡江战役,在这里筹备了新政协,筹建了新中国,在这里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p><p class="ql-block">8月23日,由于工作的需要,毛主席告别香山双清别墅,定居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p> <p class="ql-block">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北京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长期生活在北京,对这座城市充滿了无比热爱无比深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记:</b>为庆祝“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特作此美篇。祝愿祖国更加繁荣,祝愿人民更加幸福。</p><p class="ql-block">编就过程中参考了网络,谨致谢意。</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