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26日第七版盘锦日报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产建设第一线、社会生活最基层,用心去发现,用情去创作,用形象、生动的文艺语言,接地气、连民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生动展示了盘锦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深情讲述了盘锦儿女奋斗圆梦的故事,深刻见证了百姓生活变化及乡村振兴成效,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最生动的注脚。2020年以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梦圆今朝”“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圆梦小康”等主题创作活动蔚然成风,600余人次参与采风创作,推出各类文艺作品5600余件。一元复始,百年圆梦,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了引导文艺创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更好发挥文艺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的积极作用,市委宣传部推出此期访谈,邀请市作家协会主席刘长青、词作家李润中、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占军、国家一级作家张艳荣、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梅生五位嘉宾,对2020年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艺创作成果进行回顾,也对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创作方向进行展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在主题类的采风创作活动中,本次是参与人数、采风规模、创作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文艺工作者们聚焦全面小康,以火热的文艺创作融入并记录时代。经过一年来的创作实践,最大的收获和感悟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刘长青:2020年,我市广大文学工作者声援武汉,抗击疫情,宅家创作文学作品,在市内外、省内外的报刊和“两微一端”频频亮剑,在守护辽宁、守护盘锦,阻断疫情传播的整体战中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为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市文联举办了“梦圆今朝”主题文学创作活动策划会,三个月时间,创作出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近千篇20万字,结集成册。全民建小康,文学须在场。</p> <p class="ql-block">李润中:2020年以来,我先后5次跟随市文联、3次跟随市音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题采风团深入盘锦基层采风。有一首《我家乡的民宿》获全国歌词大赛第9名;有9首发表于《词刊》;有一首《干一杯秋天》获浙江省新歌赛金奖。通过采风,我最大的感悟和收获是: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才能让创作的激情涌动,才思奔涌。</p><p class="ql-block">刘占军:通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梦圆今朝”“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圆梦小康”等主题创作采风活动的顺利实施,让协会会员相聚在一起。我们曲艺家协会,把协会的老会员召集在一起,他们心里很激动,积极性很高,一下子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让我认识到,电话微信的联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样子和摆设,通过采风相聚一起,才能畅所欲言,写出好作品来。</p><p class="ql-block">张艳荣:盘锦是我的家乡,苇海碧连天,一望无际的金色稻浪,从天际滚滚而来,席卷大地。我时常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和震撼。近几年,我的身边有许多优秀人才选派到乡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却为了共同的目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于此,我确立了我想要写的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价值取向,于是长篇小说《繁花似锦》便行走在了烟火人间。我把平凡的人物放进大时代里,让他们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联系在一起。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真的是生活在一个繁荣和成就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王梅生:我觉得是坚持正确的领导和深入实践的创作思路。首先跟随着党中央的号召,围绕着宣传部门提出的一系列创作主题。然后根据这些主题,深入实践,深入场、乡、镇开展采风活动。其次艺术来源于生活,摄影只有深入一线进行创作,深入我们周边的乡镇、生活,才能真实记录到奔向小康生活路上发生的有意义的故事。所以只有深入实践才能拍摄更加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2.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盘锦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文艺创作最好的素材,2020年围绕全面小康这一主题也推出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与时代共融,更好地发挥出文艺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刘长青:全民共建小康社会、共享小康幸福,声势如潮,绚烂如虹。从花蕾初绽到繁花似锦;从渐欲迷眼到酿粉成蜜,我市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与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让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物质富裕者追求精神高尚的完美,让先富者帮助后富者共同进步,让精准扶贫落实到位无人掉队,这是文艺坚持“二为”方向的生动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在资讯发达的全媒体时代,以现实主义精神书写时代是对一个作家艺术化能力的检验,也是其作品价值的最好体现。</p><p class="ql-block">李润中:文艺创作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与时代共融?那就是要关注时代,了解时代,紧跟时代;深入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感受家乡的巨变,感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感受周边发生的感染人的事、有温度的事、动人的事、走心的事。要想更好地发挥出文艺的作用,就需要将所创作出来的好作品立起来,排(拍)出来、演出去。只有如此,才能让人民受到激励、受到鼓舞!感受时代巨变,感受家乡巨变,感受幸福生活,感受奋斗成果,以激励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刘占军:一篇好作品,就像是丰收的果实,要经过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时间的成长才完成的。好的作品要经过无数次打磨修改才能完成,有人把作品比喻成作者的孩子,这话一点也不为过,每个作者写出来的作品都极其的爱惜,都希望作品能展现在更多的观众面前,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所以,为了能够实现作者的愿望,就要给作者提供展现的平台,实现作者的愿望,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这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出来。</p><p class="ql-block">张艳荣:我也在思考和探索现实主义题材文学创作的深邃,实践在新形势下作家与时代、与生活的对话。《繁花似锦》以得胜村发展历史为背景,人物、事件、情结一脉相承,抒写和抒发得胜村兴农为民的伟大历程。以得胜村人文情怀为基点,抒写人的思想和社会变迁。讲述得胜人的梦想和故事,折射流金岁月。新时代以来,大学生和年轻的党员,自觉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生态兴农,科技兴农。我把小说人物置身于稻田、河蟹和苹果园中,接地气、沾露水,在时代精神中寻找小说的灵魂和思想。</p><p class="ql-block">王梅生:文艺创作应当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文艺创作从来都与时代使命密切相关,且与时代保持步伐一致。好的作品都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反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现实。文艺创作要展现时代精彩、讴歌时代之魂当是时代之选、人民之选,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昂扬向上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3.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也是“评判者”。文艺创作如何进一步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留得住,传得开。</p><p class="ql-block">刘长青:这是早在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即已解决了的问题。即文学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文学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打破文学与人民大众,特别是与农民之间的隔阂,必须提倡“大众化”的审美需求。文学家们应主动地、真诚地、满怀热情地融汇进人民群众的“大海”中,与他们一同生活、劳动和熟悉、学习他们的方言土语、口语和俚语等,并把这些民间的群众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文学工作者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才能从多彩生活中吸取营养,创作出“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时代的进步精神的作品”,成为经典,永远流传。</p><p class="ql-block">李润中:如何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留得住,传得开?真正想创作出好的作品,既要参加集体采风活动,更要在平时坚持深入观察生活,了解百姓心理,收集故事,多了解民生世相,多听多看。只有如此,作品才有根脉,才真实并富有感召力。而真实富有感召力的作品才能与时代共融,才能与社会与人民共融,才能真实感人,只有真实感人才能留得住,传得开。</p><p class="ql-block">刘占军:走进乡村,走进群众,和他们一起吃住,体验真实的百姓生活,聆听他们讲述的真实故事,写他们要说的话,在做的事,这样,写出的作品不空洞,有血有肉有嚼头,百姓们喜欢,这样的作品才能够留得住,传的开。记得2018年,一次去得胜村下乡演出,我们写的一个曲艺作品《认养》里面有一句普通的词,让台下观看的百姓拍手叫好,一句普通的话,写出了当今百姓的真实画面,体现了百姓的“刁”,也暗喻出领导对百姓的“爱”。</p><p class="ql-block">张艳荣:小说的故事、结构、情节,读者往往会与现实生活挂钩,他们往往忽略了,小说也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小说像爬山,你不知道爬到山顶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和风光,但沿途的每一棵参天大树,都丰富了你的人生。如果是外地人看了《繁花似锦》,首先可能会被我的亮点语言所吸引,他会在字里行间向往盘锦的大湿地和大湿地上所发生的故事。如果说小说的哪些方面可以与读者产生共情,是小说里的年轻人,小说里不同年代的年轻人,一样的风华正茂,却有着不一样的奋斗历程。</p><p class="ql-block">王梅生: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艺术创作应当深入生活,多研究了解基层民众的心理、生活状态,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创作出具有时代感,饱含正能量,艺术个性鲜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摄影作品方能留的住、传得开。</p> <p class="ql-block"> 4.艺术不是生活的侍从,要像侦探一样,从流畅的秩序里听见磕磕绊绊的声音,在任何熟悉的地方看出陌生化。中央决定,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而对“全面小康”这一段极其重要历史进行深入的文艺思考和文艺表达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怎么样才能做到不只是停留在表象书写上,而是沉淀出更深层的理性思考,让作品更有质感?</p><p class="ql-block">刘长青: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憧憬新生活,真实地反映广大农民的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变化,表现出他们新觉悟、新精神,坚持正面为主的原则,激励了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与此同时,也要敏锐地洞察和发现,揭示出生活中存在的带有规律性的矛盾存在,引导全面小康建设和脱贫攻坚顺利地发展,上档次,上水平,上质量,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p><p class="ql-block">李润中:第一,靠你日积月累的基本功。我觉得,想真正能成为一个词作家,创作出像样的歌词作品,起码得修炼30至40年。第二,多多研究歌词精品;谱曲演唱之后,又给人们带去了什么?然后你从模仿开始。第三,经常参加国家级的歌词研讨,征订国家级歌词刊物,多多研读“歌词评论”。想让作品有更深层的理性思考,让作品更有质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捷径可走。</p><p class="ql-block">张艳荣:“艺术之花只绽放在深厚的土壤之上”。《繁花似锦》是40年中国农民命运的书写,讲述了一部三代农民致力于乡村建设的新“创业史”。这部小说体现在新字上,新农村、新青年、新时代,他们有学历、讲科学、懂互联网,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脚踏实地带领农民脱贫奔小康。作家不能凭经验来写现在的农村,要深入农村生活,摒弃表面肤浅和平面化叙述,懂得中国农民的疾苦和追求,深扎根,创作的作品才能枝繁叶茂。塑造新人物、新故事,书写新史诗,中国乡村的大地上正呈现着历史巨变和人间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繁花似锦》也秉承这样的理念,紧跟新时代脉搏,让有温度的文字在田园风光中闪亮。</p><p class="ql-block">王梅生:创作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深层次地开掘主题意蕴的深度和广度,增添历史厚重感,避免题材同质化、人物脸谱化、情节简单化。2018年秋季,我在盘山县胡家镇拍摄水稻晾晒的画面,农民们开着拖拉机拉着爬犁,将水稻拉出各种线条的稻浪,当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划出一个个同心圆的画面时,我突然被震撼了,果断地在高角度拍下这一画面,并将作品命题为“圆梦小康”:机器在稻谷上划过的圆形——“梦圆”,“大地上金灿灿的——小康”。通过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我深深地体会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艺术创作应当深入生活,多研究了解基层民众的心理、生活状态,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饱含正能量、艺术个性鲜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 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盛世之年。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提早动手谋划、紧锣密鼓推进文艺创作。对于宣传部门如何更好集中调配优质资源,助推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有何建议?</p><p class="ql-block">刘长青: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应大力宣传人民群众坚信党、热爱党、紧跟党的执念,展示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迎接新考验,铸就新辉煌的宏伟画卷。中国共产党在盘锦,以自身 “健康的体魄”、“高尚的精神”和“充沛的能量”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带领农民翻身得解放,红旗飘飘展南荒;揭开了辽河石油大会战的恢弘序幕,建成全国第三大油田,带动了新型石油化工城市崛起;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书写出新的壮美华章。</p><p class="ql-block">李润中: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盛世之年。我们必须有敏锐的触觉,在“重大事件”面前,要有使命感、责任感。2020年的疫情,我在第一时间就创作出了抗疫歌曲《只因为有你》紧紧配合“重大事件”,效果非凡,网上点击量过亿。想出精品必须俯下身去,深入下去。2020年,我个人几乎走了盘锦60%的村屯,创作135首作品。</p><p class="ql-block">刘占军:根据情况举行赛事,通过竞争,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者对省级以上赛事中,荣获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让人们公平竞争,积极参与。提供作品展示平台,让作品有展示的空间,激发作者创作的积极性,这样,就会有很多的优秀作品创作出来。</p><p class="ql-block">张艳荣:每个小说家通常都有一个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素材,这素材可能是人物,或者一件事,也或是一道景色、一个道具、一个老物件,凡是认为有用,或者触动灵感的素材,我们都把它储存在数据库里。如果不写这方面的题材,可能想都想不起来,一旦用到了,这素材立刻跳出记忆的长河,汹涌澎湃。作家的思想永远行动在自己所写的小说的前面,可以说蓄谋已久,最终成为正好要写的小说素材。小说是虚构和非虚构的结合体,是文学艺术的再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盛世之年。今年我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葵花街》恰逢这样的新时代。</p><p class="ql-block">王梅生: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宣传部的号召,紧跟时代的脚步,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方向,精心准备,用饱满的热情深入到新时代火热的生活中,创作出有温度、接地气、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用一批精品力作记录、反映时代变迁,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展示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宣传部门应该更好集中调配优质资源,助推重点文艺作品创作。建议:一是提早谋划,形成工作方案,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掌握和了解百年盛世文艺创作的方向和要求;二是加大庆祝准备活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人民群众知道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从而加入文艺创作活动之中来;三是在作品征集中可以多门类、多层次设置,使征集的作品更加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参与积极性;四是围绕我市的地域特色、优势产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集中一批水平高、业务强的优秀文艺工作者,打包攻关,采取宣传部门命题、组织采风等方式开展,助推重点文艺精品创作。</p><p class="ql-block"> (艺轩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