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拾贝-此生必驾318

tobimami

<div>最早自驾318川藏线是2011年。那年母亲还在世,我和小妹陪老妈回成都老家。住在成都文殊院旁边的酒店,老妈那叫个忙,一天到晚亲戚探访,学生探望,几乎川流不息,饭局也是一个连着一个,光是七大姑八大姨的称呼就整晕了我和小妹。于是老妈特赦我俩-不如我们自己找个地方去耍,不用跟着她老人家应酬。我和小妹一商议-索性走远一点,去走318吧。走哪儿算哪儿。老爸的学生借给我们一辆2.0中华,虽然老点,但是动力很好,于是开拔。那时候318还没有高速,只有成雅高速到雅安,随后就是老318公路,从成都的海拔600米,到翻越318第一座海拔3440米的二郎山用了大半天的时间,那山路爬的幸苦,除了爬山,就是堵车。山势越来越高,风景越来越美,翻过二郎山老隧道,霁雨霏霏的四川坝子一下换成天蓝云白,山高水深的川藏高原,那份惊喜,至今记忆犹新。那次自驾最终因为折多山下大雪封路,止于康定,在康定逗留了两天,看了高原湖泊木格措,遇见日照金山-傍晚的贡嘎雪山,吃了牦牛酸奶,知道了新都桥,塔公草原,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不一样,于是记住我们走了一个开头的那条公路-G318 川藏线。 </div> 一晃眼到了去年,疫情忽然突起,这些年一直忙活于在世界各地自驾的我和小妹出不了国门了。于是转身开始在国内转悠。为了避开8月的北京酷暑,我们去了西北G109的青藏线。8月的海拔4200米的昆仑山口鹅毛大雪,又将我们挡回青海湖,途中在高速服务站,偶遇一辆很漂亮的红色大皮卡,粤字车牌,一家4口-年轻夫妇带着一双儿女,自驾广东-西藏,川藏进,青藏出。车身上醒目的贴着-此生必驾318. 当时看着他们真的很有些感动。回北京后,小妹说她决定了,明年自驾G318! <div>说实话,对于西藏,我一直是有些心理障碍的。做旅行社快30年,送客人无数上青藏高原,飞机进藏,火车进藏,探险进藏,但是我却一次没有上去过。30多岁以后,因为胖人,三高一项不落,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低海拔呆着还时常难受,住医院呢,再去海拔高的地方,岂不是自找麻烦。所以工作的时候,我所有的客户都知道对于西藏线,我可以设计路线,可以安排团队,但是绝不会亲自上线的。反倒是退休以后,是想开了,还是怎么的,似乎不那么较劲了。小妹说去青海,琢磨琢磨也跟着去了,她说走青藏线上昆仑山口,尽管到了格尔木,我都已经高反的昏天黑地,到底还是好奇,中华第一高山到底啥样?抱个氧气罐也就上去了。一路爬上海拔4000多公尺,一马平川,没有巍峨,没有险峻,传说中的莽莽昆仑山口就像个土山包,呵呵,长见识了。原来地理书上的青藏高原就活灵活现以这种样子展现在眼前。当时的那种惊诧,那种震撼是无以言表的。在昆仑山的志愿者哪里买了一只画着半张狼脸的布书包,心里有了一种感觉,人老了到底还是需要一些突破的,多点狼性也许不是一件坏事。怕了一辈子高原,真上来了,也就上来了,不是吗?</div><div> 回北京后,我告诉小妹,我想和她一同去川藏线,也许走不到拉萨,但是一定要走,走到哪里算哪里,哪怕是康定,哪怕是巴塘,走不动了,我就返回。于是有了一年后的这次的自驾川藏线之行........。</div> G318线路成都-拉萨段全长:2124KM ,其中需要翻越35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山峰14个。最高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最低海拔3440米的二郎山。<br> 我们在路上8天,翻山最多的一天芒康如美镇-八宿县:307公里,翻越4座山口:拉乌山口 海拔4338米 ,觉巴山口海拔3930米,东达山 海拔5130米。 业拉山 海拔4658米。<br>最恐怖的两天日程:大雾中翻越折多山。大雨中通过波密-林芝通麦天险。但是我们终于还是到了拉萨。看到那座日光之城......。 <h5><font color="#167efb">忠诚地跟随我们一路的荣宝宝。成都租车-拉萨还车的:丰田荣放SUV.</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不同于青藏线的高海拔缓坡度四季搓板路的艰难。不同于新藏路的绝对海拔高度云中崖壁公路的长途奔袭。川藏线被称为国家的景观大道,从低海拔600米的成都平原一路上上下下,路过青藏高原隆起的关键:横断山核心腹地,穿过四条国际大水道: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直达海拔2900米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3700米的喜马拉雅山谷地。高则风雪弥漫,低则山林郁郁葱葱,瑞士版高山林地,江南版烟雨朦胧,西北版荒漠渺渺,江水或春来江水绿如蓝或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秋水与长天一色- 醉人。浊浪排空势吞吴楚-吓人。一路山高水低,穿山越岭,路况,天气,环境多变,这条路绝不是能说走就走的去处。</div> <h5><font color="#167efb">雅安的酒店-半山中的西康往事。是上高原的前站。</font></h5><h3><font color="#333333">做了一年的川藏线攻略。参照了去年青海线的经验,看了很多人自驾川藏线的视频,游记,访谈。我们做了详实的路书。几乎做了所有路途中标高,公里数,沿途路况,修路,堵车,危险系数,车辆故障救援,修理,油耗及沿途加油站状态。根据这些详细的分割了每天的路段。最少的一天只有150公里,行车预计5个小时。最艰难一天行车307公里,翻越四座大山,三个危险路段,行车时间预计10个小时。最长路程一天497公里,高速公路行车时间5个小时。8天行车中,2500米低海拔住宿最终达到6晚,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行路安全,和高反最低反应。林林总总希望尽量做到心里有数。</font></h3><div><font color="#333333">最终到了出发的这天,一切攻略,努力都将在随后的11天中被实践,早班机北京飞成都,成都机场提车,出发-成雅高速,目的地:雅安,计划中的前站备勤基地。</font></div> 酒店很舒服,山清水秀半山中,清幽雅静。我们住的小院是新落成的院子,叫做富农院(哈哈哈还挺吉利),小桥流水人家,满屋柏木清香。是个行前放松的好去处。 距离雅安28公里,雅安到康定的雅康高速上有个天全服务站,非常的大,简直就是G318的后勤补给基地。里面的商店除了各种四川小吃就几乎囊括了行走川藏线的各类装备,吃的,喝的,徒步的,骑行的,自驾的,救急的,高反的。一次性囤清没有问题。我们主要补齐不能从飞机上带来的水,例如防高反补充能量的神水-红牛。以及高反必备的医用氧气瓶。<div>顺带多说一句有关氧气的心得。以我自己在青海和这次西藏的经验,医用氧气对高反有着决定性的缓解作用,普通氧气,普通制氧机是无法和它相比的。用过藏区酒店的弥漫氧(其实就是固定制氧机)和类似氧气枕头的普通氧气瓶,无论氧气质量还是压力都差强人意。当然高发不严重,有点氧就舒服了,没问题,但是年纪大的,或者高反严重的,又不想躺倒医院里去,混到返回内地的。还是多花点钱用正规厂家的医用氧气以万全。另外没有必要担心多吸氧气会产生依赖,当你自己呼吸够顺畅的时候,你是不会想到氧气的。当你呼吸艰难,甚至心脏,大脑都有缺氧的感觉时,就算你害怕氧气依赖,也会很自然的吸氧的,因为那种憋气,那种窒息不是能靠忍能行的。所以听从身体的是不会错的。</div><div>5月底的一个清晨,用过好吃的川味早餐,一切就绪,发动荣宝宝,一路向东出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