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母亲学割麦

十里桃花---陶志俊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曾经被《盐城晚报》刊登过,本文有增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麦收时节,陪朋友到田间拍攝新闻照片,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田野里麦浪滚滚,麦香阵阵,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一台台收割机编队像航母舰队一样在金色的海洋上追波逐浪,驰骋远航。收割台像一把把巨大的理发推剪,将麦杆连根割起,轻松的送进连贯作业的机腔。 路旁的承包户,有的跨着摩托车,有的坐着电瓶车,还有的开着自家的小轿车,聚集在高大柏杨树的阴影下,有说有笑,谈笑风生。不时有箱式运粮车轰鸣而过,他们就会利用手机和驾驶员联系,然后自动对号入座,开着自己的铁骑,尾随运粮车进场过磅,扬晒入仓。好一派观刈麦的悠闲风光!眼前的收割场景,禁不住勾起我对当年三夏第一次跟随母亲学割麦的难忘回忆。</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前,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这些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还没完成自己的文化学业,就和初二初三的学哥学姐们,一齐毕了业。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就是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于是我就回到了淮海农场红光分场第三生产队,开始向父母学习农业生产技术。记得第一次干农活,就是跟着母亲学割麦。</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割麦,必须准备镰刀。正式农工是公家发的,每人一把。由于我是临时工,没有这个计划,只能自己到集市的铁匠铺去买。买刀也要有经验,刀的形状,长度,宽度和弯度都和割快割慢省工费力有一定的关系。母亲是个老把式,每拿起一把刀,总是反复的左瞧瞧,右看看。还会用手指正面敲敲刀面,反面弹弹刀背,听听刀片的振动声音清不清脆,检查刀口的含钢量足不足,刀口的钢含量越多,刀的质量就越好。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嘛!</p><p class="ql-block"> 新刀买回来后,不能直接应用。首先要给刀开口,也就是第一次把刀磨快。母亲边示范边讲解,我在旁边认真的看,仔细的学。只见母亲先把磨刀石和镰刀放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然后边沾水边磨刀。磨刀的要领是正反两面要平磨,不能局部的磨。磨刀石有两种,黄颜色粗的叫砂石,青灰色像砖头一样的叫细石。先用粗石大致的把刀磨快,再用细石仔细的将刀磨锋锐。最后再用大拇指在刀口上轻轻地摸两下,听到刀口发出丝丝的响声,这说明刀已经磨好了。还可以用眼睛看刀口,直磨到看不见刀口,也能证明刀磨快了。这些都是必须学会的劳动技能,通常这两种方法都会结合起来用。在整个收割中,磨刀是很重要的环节。刀好,就割得快,省工省力。所谓磨刀不费砍柴工就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 到了开镰的那一天,为了图个吉利,一般在动刀前都要放挂鞭,找个收割能手开始割第一刀,叫开镰,它表示今年的麦收正式开始。通常这个任务非我母亲莫属,因为她是大家公认的出了名的收割能手。我也为有这样的师傅而傲骄,毕竟名师出高徒嘛,更何况还是我最亲近的妈妈呢!那时候,生产队分任务,不管你是老手新手,也不管你是合同工,季节工还是临时工,劳动报酬可以不同,但劳动任务绝对平均主义。割麦按人头分都是一人一亩。领导为了照顾我,总会特地把我和母亲的任务分在一起。可我总是不争气,经常拖母亲的后腿。母亲在我前边割,总是尽量的多割许多,只留下一小部分让我在后边跟。就像母鸡带小鸡一样,母亲从来不怨我割得太少,太慢,总是鼓励我努力加油。在母亲尽心尽力的帮助和带动下,我的进步很快,只用一、两天的功夫,就能像模像样的收割麦子了。我们每天的生产进度也总能勉强的跟得上大部队,有时还能超前一些。</p><p class="ql-block"> 学割麦也是件挺不容易的事,要会充分利用刀柄的长度和刀刃的弧度,在麦根向上的半尺高的地方下刀。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右手握住镰刀的手柄,合理利用刀的弯度,将前方要割的麦子,从中上部 轻轻的抅拢,迅速的用左手一撩,右手的镰刀沿着麦根部用力一剐,一大把的麦子就被割了下来。顺势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割上七、八把,把它们放在绕子上捆起来,一个麦把就完成了。望着地里的麦把一个个像小宝塔似的站得毛直,心中充满了劳动后的成就感和获得感。</p><p class="ql-block"> 捆麦子的绕子也是就地取材。就是挑选十几根长得又高又粗的麦子,把它们均匀的分成两份,再把每份麦子的颈部相互咬合在一起,将一份的麦杆从另一份麦杆的中间穿过,利用麦穗头大止滑的特点,形成一个死结。再把两份麦杆拉直,一个既简便又实用的绕子就做好了。这个绝活是必须学会的,多学习一门技术,就多一份参加劳动的本领。</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家乡,麦收又叫抢收,抢收的主要内容就是割麦。麦收时期适逢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梅雨期间, 天总是阴沉沉的。天空的云层就像被子一样的焐着,地上的热气散发不出去,让人觉得又闷热又难受。这样湿漉漉的天气,如果不及时的把麦子收割上来,是很容易发霉变质的。霉变了的麦子,轻则可以作饲料,重则腐烂发臭,只能作肥料了。所以,一定要利用晴雨间隙的空间,见缝插针的抢收。千方百计的与老天争时间,要把到手的粮食尽量的抢回来,绝不能造成浪费。“人定胜天”是我们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因为谁都知道“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p><p class="ql-block"> 割麦子还是件十分累人的农活,不光要承受地蒸日晒的闷热天气,还要不断的忍受成千上万次的弯腰磕头带来的腰痛,整日浑身湿漉漉的。脸上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的掉落到地面上,眼睛被汗水醃得疼的睁不开,也顾不上擦一把汗。只有等到割好一梱麦把,才会乘机用毛巾擦下脸上的汗。那个时候,白毛巾是我们必备的劳动用品,它既能当草帽扎在头上遮阳,又可以当毛巾洗脸揩汗,冬天还可以围在脖子上挡风御寒,十分方便。用不了多久,毛巾就会像从水中捞出来一样,用手一拧,汗水就会哗啦啦的流出来。有时你想抬头直直腰,腰就像要断了一样的疼,身体很难站得直。左手从手腕到小膀子,被麦芒划出一道道殷红的血口子,又痒又疼。右手腕肿得就像发酵的馒头,麻木的抓不起东西来。右臂累得像千斤顶一样的沉重,连简单的举手动作都困难。但是,在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鼓舞下,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广阔天地练红心,全心全意为人民。通过艰苦的劳动煅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懂得了一粒米,一颗粮的来之不易,提高了珍惜粮食的自觉性。感谢我的母亲,教会了我许多农活,让我能凭一技之长立足于广阔天地。也感谢像我母亲一样的农民,在我国农技十分落后的那个年代,是他们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撑起了新中国粮食安全的脊梁,为今天的粮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感谢祖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让我们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过上了今天现代化的幸福生话。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收割种都不愁,大忙变小忙,小忙变不忙。</p><p class="ql-block"> 远处朋友的召唤声,打断了我沉浸在对遥远往事的沉思。在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眼前的麦田里星光点点,灯火辉煌。以收割机为首的农业机械,就像续航的舰队,在茫茫的麦海里挑灯夜战,继续争分夺秒的抢收抢割,为今年的农业丰收,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乘风破浪,保驾护航,贡献力量!望着这披星戴月的激战场面,在朋友的帮助指导下,我忍不住也顺手摄下了几张夜晚机械化收割壮美的瞬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射阳县六垛</p><p class="ql-block"> 淮海农场文广苑5楼201室</p><p class="ql-block"> 陶志俊</p><p class="ql-block"> 邮偏 :224354 </p><p class="ql-block"> 手机 :1537121518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