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系列文件精神,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区教育局有关安排部署,落实好“五项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纪念塔小学关于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推送给您,请各位家长耐心认真阅读、积极配合,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p> 作业管理 <p class="ql-block">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60分钟,控制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书面作业时间总量。</p><p class="ql-block"> 2.优化作业设计。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鼓励创新作业形式,设计适合学生的“基础+拓展、基础+分层、基础+个性”等多种模式分层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研组切实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加强优秀作业设计共建共享,开展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3.杜绝随意布置作业,不得将各种练习册、试卷等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避免机械重复训练,严禁惩罚性作业。教师不得使用QQ群、APP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让家长或学生批改作业。</p> 睡眠管理 <p class="ql-block"> 广泛宣传三个睡眠“重要时间”,学校、家庭、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保障学生睡眠。</p><p class="ql-block"> 1.保证三个“重要时间”。一是学生睡眠时间。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二是学校上课时间。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三是晚上就寝时间。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p><p class="ql-block"> 2.保障学生睡眠须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合力共治。一是原则上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要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加强辅导,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p><p class="ql-block"> 3.引导健康生活提升睡眠质量。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指导学生合理计划在家的时间,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按时就寝。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要提前开门、妥善安置。</p> 手机管理 <p class="ql-block"> 坚持“分类管理、疏堵结合”、“刚性约束、柔性管理”的原则,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于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以及手机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耳机等)入校。</p><p class="ql-block"> 2.如果学生有急事需要联系家长,可以借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手机;如家长有事找学生,请家长直接拨打班主任或其他教师电话,由教师代为转告。如有急事发生,教师会主动联系家长。</p><p class="ql-block"> 3.如有极特殊情况,必须携带手机进校,请务必先与班主任联系,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携带手机入校,入校后第一时间关闭手表手机电源(关机)并将手机交至班主任处保管,需要使用的时候去班主任处领取,使用完毕后立即交班主任继续保管,并在放学后还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4.学生在家使用手机,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家长管理好孩子的上网时间,指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文明上网,切实让手机成为学生进步的助推器。</p> 课外读物管理 <p class="ql-block"> 进一步规范进入校园供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 ,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 1.明确主体职责。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进行推荐。不得推荐或选用戏说党史、国史、军史,危害国家安全,存在科学性错误,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有违公序良俗等 12条负面清单的读物作为学生课外读物。</p><p class="ql-block"> 2.规范推荐程序。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和审核工作,经初选、评议、确认、公示后报区教育局备案。所有进校园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教师或家委会强制或变相强制统一购买课外读物,禁止引导学生购买盗版书籍。</p><p class="ql-block"> 3.培养阅读习惯。把阅读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探索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合自身发展的“成长书单”,鼓励教师多将中华优秀经典文化引入课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和改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方法,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建立阅读活动激励机制,采用多种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p><p class="ql-block"> 4.加强读物管理。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p> 体质健康管理 <p class="ql-block">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体魄强健。</p><p class="ql-block"> 1.保障体育与健康课时。要严格落实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保证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节课间要安排学生走出教室活动或远眺等,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p><p class="ql-block"> 2.落实每日体育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落实每天上午、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课后服务要更多地用于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作业或开展体育活动。</p><p class="ql-block">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让学生动起来、练起来、赛起来,杜绝体育课“放羊”现象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4.落实学生体质监测。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及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制度,保数据真实有效。建立覆盖全体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保证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p><p class="ql-block"> 5.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各种比赛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p> <p class="ql-block"> 家校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南明区纪念塔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6日</p> <p class="ql-block">撰稿:刘怡薇</p><p class="ql-block">编辑:何晓丹</p><p class="ql-block">审稿:马莉 赵端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