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5课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物内容体系,特别是与第1课构成前后相互呼应的关系。教材第1课通过说说、画画动物的特点,暴露学生对动物共同特点的前概念。这一课学生将再次回顾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了解分类的方法,初步认识“分类”在研究动物活动中的重要性。最后“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植物的共同特点,然后结合对动物“生命体特征”的认识,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本课有以下活动:</p><p class="ql-block">1.给动物卡片编号</p><p class="ql-block">2.自己确定一种分类方法,给动物分类</p><p class="ql-block">3.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p> 二、活动材料<div>爱牛材料:动物卡片</div> <p class="ql-block">三、活动过程</p><p class="ql-block">活动一:给动物卡片编号</p><p class="ql-block">活动方法:先出示所有动物的图片,学生熟悉动物,再讨给如何给动物编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动反思:</p><p class="ql-block">1.活动中我先出示了动物卡片,先让学生熟悉有哪些动物。这一的好处是学生认识了每一种动物,再后续的活动中能更好的分类。</p><p class="ql-block">2.因为爱牛提供的动物卡片都已经标上编号,活动中就省了标号这一活动。</p> 活动二:确定一种分类方法,给动物分类<div>活动材料:动物卡片</div><div>活动方法:先全班确定一种分类方法,一起给动物分类,老师根据分类结果适时板书。</div><div><br></div><div>活动反思:在第一单元第4课,就已经学习了给物体分类,这一活动对学生而言比较简单。教材是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分类,但教学中我还是采用了先“引”后“放”,先全班确定一个标准分类,通过板书再次引导学生如何做好记录,为后面活动做好铺垫。</div> 活动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div>活动材料:动物卡片</div><div>活动目的:多种方法的分类,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多角度体会生物的多样性。</div><div>活动方法: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学生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然后用更多不同的标准去给动物分类。</div><div><br></div><div>活动反思:</div><div>1.分享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能找到很多种分类标准,如生活环境不同、是否能飞、是否有尾巴,还有的同学按吃的食物、是否有骨骼、繁殖方式等等分类,这要求老师备课要充分。</div><div>2.再按照是否能飞分类时,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鸡能飞,但飞不高飞不远,应该放在不能飞的一类;也有的认为虽然飞不高飞不远,但它也能飞啊,还是应该把鸡和蝴蝶、喜鹊放一类;也有同学认为可以把鸡单为一类。都有道理,告诉他们同一种标准分类,但划分的小标准不同,结果也时不同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