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传统文化——信宜三中举行花灯制作及展示活动

老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习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我市花灯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歌颂伟大祖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市教育局在四月中旬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的花灯培训。经领导研究决定,我校派出美术老师冯依滢和另外两位心灵手巧的文化科老师苟亚芳和周何英老师前往三小参加培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花灯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六双花灯以竹篾为骨,以宣纸为面,以祝语为表,以烛心为火,制作精巧,具有原始农耕性、历史传承性和浓郁的乡土性,渗透着浓烈的岭南文化色彩,已由最初酬神、祈福等单一形式,演变为今天具有积极向上、文化传承、乡土风情等深刻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一天的学习,我校三位教师已熟练的掌握了花灯制作的步骤和技巧。回到学校就开始紧锣密鼓的采购材料和组织学生传授花灯制作的技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高一高二的美术专业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美术老师冯依滢老师、和致焕书记的指导和带领下,以及文化科老师苟亚芳、周何英、伦燕丽老师的协助下,从制作骨架、到粘贴灯布,再到在灯笼上写字、画画,认真扎实的做好每一个步骤。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同学们热情高涨,努力认真的学。简单的材料在同学们的手中变成了丰硕的成果,或许结果不是最完美的,但重要的是他们为之努力的过程。看着自己手中亲自做的花灯,大家脸上写满了成就感。能够亲自为党的一百周年华诞献上自己的礼物,能够为校园添灯结彩,同学们心里充满了骄傲与自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本次花灯手工制作活动,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营造了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