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促进我校数学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杜甫川小学张文燕工作室按步骤、分层次地组织了以“让学习真实发生”为主题的教学研讨示范课活动。</h3> <h3> 王瑞老师上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是一节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课。课堂上王瑞老师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找倍数--找公倍数--找最小公倍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在纯数学的范畴内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既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也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最优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h3> <h3> 蒋春媛老师教学的《通分》一课,她以复习为基础,以自主发现为方法,在引导、尝试、练习中使学生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同时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时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并大胆质疑,在比较中优化方法。蒋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板书简单明了,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收获了学习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h3> <h3> 肖院玲老师执教的《四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按照“复习-质疑-探究-验证-归纳总结”的框架轻松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同时肖老师还启发学生用类比、迁移等学习方法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整节课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烈,数学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学效果良好。</h3> <h3> 王芳老师教学的《比例尺》一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探索、尝试,通过画线段图等操作活动形成了知识的建构。实现了“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探索的过程”,凸显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解释和应用的教学理念。</h3> <h3> 冯奋琴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出发,经历发现、抽象、概括、推理、建模、应用的过程,建立起常用的体积单位概念,体会“实验”、“类比”、“迁移”等方法。</h3> <h3> 讲课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给我们带来一次全新的洗礼,听课老师受益匪浅,在欣赏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h3> <h3> 此次名师工作室教师示范课活动的开展,既为名师工作室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机会,特别是给青年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从而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