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古代基本陈列馆,三十余幅不同时期的大型电子投影中国历史地图承载了中华文明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现今历史发展的灿烂文化遗产,看图读史,</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使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远古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Prehistoric Times</b>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c.2 million years ago-c.21st cantury B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我们伟大的祖国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自己独特的文明与文化,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留有我们祖先生活与生产的痕迹,集中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早期人类活动的范围,他们分布于不同的文化 区域,不断创造着各自的文化,由一支独秀走向多元化发展,其代表性的文化区:一是以山西西侯度与匼河文化为代表;二是以北京周口店为代表:三是以贵州黔西观音洞为代表。</p> <p class="ql-block"> 旧石器时代中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类似猿与人之间的早期智人出现,他们制造的石器比旧石器早期有了明显的进步,石器的造型多样而实用。他们大多分布在陕西大荔人遗址、山西丁村遗址和许家窑遗址、广东韶关马坝人遗址、贵州省遵义桐梓岩灰洞遗址、湖北长阳人遗址等。 </p> <p class="ql-block"> 当旧石器时代进入晚期的时候,智人们制作的石器越发精致,且品类繁多,针对性也越来越强。他们用骨器、角器加工成装饰品,简单朴实的造型 彰显了那时候智人们的初步审美观念与淳朴情操。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西南北各个地方:如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山西的峙峪文化、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宁夏水洞沟文化遗址、辽宁海城孤山镇小孤山遗址、黑龙江阎家岗遗址、四川汉源富林文化类型遗址、重庆铜梁文化类型遗址、贵州兴义猫猫洞文化类型遗址</span>等。</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是原始社会的繁荣时期,并正向有阶层社会过渡,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磨制石器到</span>制造陶器开始,早期的新时器时代有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址主要分布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仰韶文化,即我国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发现地在河南三门峡的仰韶村而得名;河北邯郸武安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早于仰韶文化1000年,将中华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 此外还有</span>河北徐水的南庄头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等。</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中期大约相当于公元前6500-前4500年。在中国北方地区已有较发达的旱地农业,种植粟、黍,养猪;南方地区也已栽植了水稻。畜牧业已能较大规模地饲养家畜;居住遗址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及地面铺垫红烧土等;此时的彩陶、白陶大量出现;磨制石器技术更具成熟;骨玉加工技术日趋提高。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有:北方的甘肃天水大地湾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山东淄博后李文化、内蒙古兴隆洼文化;南方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湖南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湖北宜都城背溪文化、浙江杭州跨湖桥文化,其中广西邕宁区定蛳山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我国南北方的农业和畜牧业越发繁荣,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复杂度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大量原始城堡建筑的建成,社会上的等级分化严重,私有制逐渐形成,人类社会开始贫富分化,阶级产生,进而由原始文明迈向国家文明。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以红山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晚期北方重要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时期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1936年首先在浙江省余杭县的良渚镇发现并得名。著名的湖南七星墩遗址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为实证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关键证据。</p><p class="ql-block"> 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两个主要的部落联盟:即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和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时光荏苒,夏夷相融,成为最大的华夏部落联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夏商西周时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Xia,Shang,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es</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c.21st century -771 BC)</span></p><p class="ql-block"> 夏时期是部落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时期并</span>没有形成明确的疆域,大约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夏朝早期,夏族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活动,沿汾水、河水向东南方向迁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夏氏族与其他部落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往往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亦</span>称殷或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汉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历史上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商朝疆域及其势力范围远远超过了夏朝。</p><p class="ql-block">商族本是夏时期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其君主商汤率部灭夏建立商王朝,建立了奴隶制的社会。奴隶主贵族作为统治阶级,形成了商代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青铜器司母戊方鼎的制造反映了商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p> <p class="ql-block"> 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人原本是一个后起的姬姓部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军,迫使末代商王帝辛自尽,成功取代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分封制”的政治制度。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北方的疆土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春秋战国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770-221 BC)</span></p><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span>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变时期,也是社会动荡和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革的时期,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百家争鸣是这个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显著特征。在春秋时期出现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儒家和道家</span>,其仁、礼、法、刑、忠、孝等思想的不断发展完善,使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体系更加完备和丰富。春秋末年,学在官府的格局被冲破了。孔丘“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形成了私人办学的风气。</p>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形成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等七雄并立局面,大国争霸进而演变为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在社会的动荡中,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也在加速。随着战争和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等级结构也日趋解体。奴隶主贵族日益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走上社会政治舞台。士人成为较为稳固的知识阶层和社会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力量,出现了名家、法家、墨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思想学术派别,诸子百家各自著书立说,招收学生,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秦汉时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Win and Han Dynasties</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21BC-220AD)</span></p><p class="ql-block">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第一次明确划定了中国的版图。<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秦统一后曾北击匈奴,到岭南平定百越族,其疆域迅速扩展,达32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朝的疆域东起辽东,西至甘肃、四川,北抵阴山,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西南到云南、广西。秦</span>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楚汉之争,刘邦胜出,建立汉朝(前202-8年,25-220年),汉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时期诸多制度上承袭秦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西汉时期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汉朝基本疆域,</span>意义重大。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中国丝绸之路,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十五年后被绿林军推翻,更始帝刘玄建立玄汉政权,两年后同为汉宗室的刘秀一举夺得天下,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开创“光武中兴”时代,使得东汉时期的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显著,郑玄开创了郑学,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东汉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公元220年-公元589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Three Kingdoms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20-589AD)</span></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是指黄巾起义之后出现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鼎立时期,</span>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这时期国家分裂,战火连年,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三国总计的面积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曹操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置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于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国后期,随着蜀汉的灭亡,司马炎废曹魏政权建立了晋王朝,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史称西晋(公元266年-316年)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其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走向衰落,公元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p> <p class="ql-block"> 公元317年,西晋皇室成员全部南渡江南,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邺,史称东晋(<span style="font-size: 18px;">317年-420年)。由于</span>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因此又将这段时期并称为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段时期东晋的司马氏政权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农耕技术带入江南,促进了江南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边疆游牧民族带来的草原文化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发展。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等纷纷出现革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玄学、道教、佛教三教一体,</span>使当时的文化呈多元化发展,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p> <p class="ql-block"> 公元420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晋灭亡,</span>刘裕建立刘宋帝国,形成南朝;与此同时,鲜卑族拓跋嗣、拓跋焘统一北方,方建立北魏政权,形成北朝。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盛传佛教,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p><p class="ql-block"> 宋魏时期作为南北朝前期是指南之刘宋和北之魏朝双方在公元422年以后的30年中兵连祸结,战争不断的那段历史时期。淝水之战后,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双方终于又发生了一场大战,战争最终导致南朝重创,形成北强南弱的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魏太和三年南北朝齐魏时期(公元479年),时宋顺帝刘凖被迫禅位于齐王萧道成。至此,南齐替代南宋,建都建康(今南京)。同年十一月,魏孝文帝拓跋宏分兵数道大举攻齐。此后若干年齐魏多次爆发战争,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战场广阔,战斗激烈,最终南齐因国力不强,军力不盛,遭到惨败,由梁取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502年,在中国南方,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梁与北魏延续着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战争达二十多年之久,最终至魏军全军覆灭。此后,北魏日渐衰落,随之分裂为东魏与西魏,权臣高欢控制东魏(534年至550年)定都北京;权臣宇文泰控制西魏(535年至557年)定都长安(今西安)。东西二魏为争夺土地、民众、财富,屡屡爆发战争,最终西魏战胜了东魏。下图为南北朝梁东魏西魏时期(546年),可见当时的各自都城。</p> <p class="ql-block"> 公元557年,南梁守将陈霸先废敬帝改梁为陈,自封陈武帝;北方的东魏由权臣高欢之子高洋篡位建立了北齐,西魏则被宇文氏夺权建立了北周。形成了南陈与北齐、北周并列的分裂格局。历史上北周与北齐和南陈经常发生战争,最终北周战胜北齐。这些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的进程,也算是为隋朝最终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下图为南北朝陈齐周时期(572年),显示陈与齐周隔江对峙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隋唐五代时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公元581年-公元960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ui, Tang,and Five Dynasties</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581-960AD)</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篡权建立隋朝,称隋文帝。至公元589年隋灭南陈,结束了长达近400年的南北朝时期,开创隋唐新的时期。隋唐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隋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的新制,增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创设科举制度;大力推行均田制,调整赋税,统一货币;兴修水利开挖大运河等促进了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隋时期并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在北方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突厥与隋时有战争,最终被隋所击败,在东北和西南虽然有一些松散的游牧民族部落如契丹等,但对中国构不成威胁。下图为隋时期(612年),隋朝的国土面积仅为467万平方公里,还不到现在的二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隋末群雄并起,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与汉朝合称汉唐盛世。</span></p><p class="ql-block">唐太宗即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奠定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盛唐</span>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公元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了唐朝的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得以复振。历史上唐朝疆域共有三次显著变化,下图为公元669年唐代地图,唐朝的强大尤其是其西部和北部疆域的开扩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公元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时值“开元盛世”正在走向衰落时期,这一年的冬天来的比往年早且寒,一场突降的大雪后,使往日温暖的气候变得寒冷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生产遭到重创,遍地的饥荒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引发边疆动荡,吐蕃更换新可汗,攻陷石堡城,安禄山被委以重任出任安西节度使,埋下“安史之乱”的祸根,至此拉开了大唐王朝走向衰落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正月时值宪宗暴崩,太子李恒即位,号穆宗。历史上吐蕃与唐曾多次发生边境战争,这一年吐番借唐新君刚立之机,再次发起边境争端,攻击唐泾州、夏州等地,唐联合回鹘共同抗击吐番,逼迫吐番议和,最后双方以“长庆会盟”结束了唐蕃长达百年之久的交锋,使唐西南边境得以安宁。</p> <p class="ql-block"> 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公元907年朱温篡唐朝建梁,唐朝覆亡。五代十国的出现使中国又延续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分裂格局,随着唐朝的灭亡,我国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等五个朝代;又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这些各自为政的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其开国君主大多是前朝的藩镇,他们不懂得爱护抚恤百姓,反而加强剥削与迫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民不聊生,</span>社会矛盾加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封建社会的女人缠足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五代十国</span>各政权都大力扩军,补充兵源,用以维持统治。</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一幅公元943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地图,图中可见<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闽建州节度使王延政当年建立的闽西北地方政权殷国,定都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辽宋夏金元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公元916年-公元1368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Liao , Song , Xixia, Jin, and Yuan Dynasties</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916-1368)</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1125年金灭辽);公元960年,后周权臣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后周建立北宋,定都开封,黄袍加身,五代结束。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1127年靖康之难被金灭);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1227年被蒙古灭);公元1115年,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建立金朝,都会宁(1234年被蒙宋灭);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蒙为元。</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以上各民族政权之间曾发生过许多战争,但“议和”的事情多于混战,各方的打打和和,并存并立,从另一角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批南迁给南方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重心从此南移。</p><p class="ql-block">辽北宋时期是指北宋与辽(契丹)对峙时期,此时的刚刚建立起来的北宋政权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拓展海外交流,水路贸活跃。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繁荣,取得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此时还有西夏和大理政权与北宋并存,在中国的主要王朝中宋的面积是最小的一个,不仅比唐大为收缩而且还不及辽的面积,在疆域开阔中毫无作为。</p><p class="ql-block">此时,北方的辽(契丹)疆域广阔,值全盛时期。其边疆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后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国力不断增强。</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辽宋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双方积怨颇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却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国而与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span>时宋徽宗政权为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决定联金(女真)抗辽。公元1125年宋以“海上之盟”助金灭亡了辽。</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一幅公元1111年辽宋时期的地图,当时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部落还称“靺鞨”。正是这一年北宋动起了联金灭辽的念头,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p> <p class="ql-block"> 北宋灭亡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公元1127年在江南建立起了南宋小王朝,定都浙江临安(今杭州)。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遭遇了多次的攻击,面对金军几度南侵的威胁,南宋名将岳飞率部英勇抗金流下民族英雄千古英名。无奈投降派主张议和,直至被元消灭时,也未能恢复宋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 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协议,史称“澶渊之盟”。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代为界,宋退守半璧江山并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绢。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无力南进。</span>而周边契丹族后建立西辽及党项族的西夏政权及吐鲁番诸部相对平和,不过此时蒙古已经崛起不久,以后将扫平诸强,建立规模空前的蒙古帝国。</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公元1208年金南宋时期的地图。时南宋军队北伐失败,被迫于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三月,再次与金签订屈辱和约,由叔侄之国改称伯侄之国,国界与前同。</p> <p class="ql-block">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1234年,金被蒙宋所灭;公元</span>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11年后,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p><p class="ql-block">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元朝时期将多民族统一在一起,改革政经体制,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朝时期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外交往来频繁,文化领域进一步汉化,诞生了“元曲”。下图为元时期(1330年的地图,当时元朝国土面积:1372万平方公里 ,东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南至暹罗,成为中国疆域最辽阔的王朝。</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明清时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Ming and Qing Dynasties</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368-1911)</span></p><p class="ql-block"> 元朝末年,政权分化,民族间矛盾激化,民不聊生,致天下大乱。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部攻陷元大都(北京),元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明时期开始。公元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这时期国力强盛,迎来“永乐盛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明前期疆域较之元朝大为收缩,不过明继承了元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的版图,元朝残余势力退居蒙古草原分裂为瓦刺和鞑靼两部对明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明政权统治中国276年,明中后期社会不断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外水路贸易频繁进行,郑和开创七次下西洋的壮举。</span>江南地区的丝织与制瓷业久盛不衰,出现了一些手工作坊,萌生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至使中国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落。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p><p class="ql-block">这幅公元1433年的明时期地图,时为明宣德八年,这一年起,时有倭人侵扰明东南海滨。 在多年的抗倭战斗中,戚继光率戚家军英勇无畏,顽强抵抗,保障了当地人民的安全并发展了当地的经济,而写入史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616年,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定都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p><p class="ql-block">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极为发达,江南地区诞生许多的商业城市,出现了大的商帮。人口突破四亿大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占当时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span></p><p class="ql-block">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版图,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下图是清时期(1820年)的地图,清朝极盛地图往往均采用1820年的版本,清王朝鼎盛时期包括了传统汉地十八省,新疆地区、蒙古地区、东北地区、西藏地区都第一次完全归于一个王朝统治之下,这时候的国土面积已达13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版图。<span style="font-size: 18px;">然而清末版图和清鼎盛时期相比较大为收缩,东北库页岛外兴安岭等地及新疆伊梨以西尽归俄罗斯所有,帕米尔高原成为中俄待议地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