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医有“望、闻、问、切”,“望而知之”是医生的至高境界了。 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是说一名好的中医医师,在给病人看病时通过望诊,观察其神色形态。根据其眼神、气色、五官、身形、动作等,就能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体质,有什么病,病情轻重程度及以后的变化,预后等。在中医的历史上,最神奇的就是扁鹊入虢之诊,《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中医医圣张仲景更有望而知之的神奇绝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主任张跃山在望诊而断病上也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境界,他有着一双擅长发现症结所在的“火眼金睛”,很多找他就诊的病人,甚至不须说话,他只是通过简单的观察,即判断出病人的病之所在,甚至一些病人尚未出现病情的表现,他通过望诊也能观测其体内隐藏的一些重疾恶疾,为病人的提前治疗、防止病情转化恶化、彻底治愈争取了宝贵时间。数十年来,经他诊治的众多病人对于他的这种火眼金睛辨百病的神奇技能,更是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跃山主任也是目前徐州市唯一通过江苏省中医确有专长考核的医师,他师从原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国内著名老中医戚永济学习中医针灸技术,为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的再传弟子。曾两次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学习,一次在中国博爱医院(残疾人康复医院)进修学习。参加过南京军区举办的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班的学习,接触众多中医名家,积累了丰富中医针灸、推拿正骨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观察病人神色形态而诊治各种疑难杂症。通过其特色正骨整脊手法、针灸、神经根(夹脊穴)周围注射技术治愈上万例颈腰椎病患者。通过长年练功总结的“丹田运转六式”让习练者达到康复、养生、治未病的目的。其撰写的“针刺对应点,治疗四肢疾病”等十余篇文章在《中国综合医学》等杂志上发表。其事迹自86年起以“军营里的扁鹊”为题在《徐州日报》,《浙江日报》等众多报纸上介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火眼辨病一:一眼看出患者有心脏病且20年前装过支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前不久,一位退休老教师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咨询长了骨刺怎样治疗,虽说老教师年近70,但神色气质俱佳,看上去也就5、60岁。一旁就诊的病人都夸他显年轻、会保养。老教师也很自豪的说自己坚持锻炼,还很注意养生,所以身体非常健康,一点毛病没有。听到他们聊天,专注给患者按摩的张主任抬头看了下这位老教师,当他用火眼金睛扫描完这位退休老教师后,随即问了他一句话:“你的心脏好吗?”老教师当时一愣,反问说“你怎么知道的?我心脏是有问题,还放过支架。”张主任随后又问到:“你的支架应该是二十年前放的吧?”老教师一脸诧异地连连点点头,说:“是的是的,放支架是二十多年前事了。不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在场的其它患者和年轻医师也都很好奇,纷纷询问张主任是怎么看出这人有心脏病的呢?而且还能知道支架是二十多年前放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简直太神了吧!难道你会算命?”张主任笑着说道,我是根据他的面容判断出他有心脏病的,“有诸内,必形诸外”,在面部像鼻梁、眼角、耳垂、嘴唇等部位都蕴含着很多我们平时不注意的身体信息,都会留下痕迹,心脏有病,必定会表现在外表,就看有没有火眼金睛了。通过初步望诊,再结合进一步的检查,就可以大致发现我们身体潜在的疾病或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然,确诊还需要仔细的检查和诊断。中医不是看相,更不是算命,中医的望诊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上的,有着一整套完整的诊疗方法。我们古代的一些技艺精湛的名医,他们的技术似乎超越了现代人体本能的极限,他们透视能力也超越了我们的认知范涛,虽然神奇,其实这一切并没有偏离严谨的医道,望诊及其它诊疗方法一切皆有迹可循。”张主任耐心解释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火眼辨病二:观气色判断患者体内长了恶性肿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仅如此,在张跃山主任的诊疗记录中,因望诊而准确判定患者患有肿瘤等病症的事情也很多。去年,某公司一位李经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来康复科就诊,当时张主任正在给其他患者做康复治疗,李经理就坐在旁边等候,炼就“火眼金睛”的张主任观其气色,判断此人为恶性病容,体内应是长了肿瘤,随后结合试脉断定其患了鼻咽癌。于是对他说,你今天就别看腰了,做个检查查一查鼻子吧,你的鼻子可能有问题。李经理当时是半信半疑,后来经过CT检查基本确诊就是鼻咽癌,所幸因早发现早治疗李经理现已痊愈,为此近日还专门过来向张医生致谢,并赞叹其神奇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经理病愈后特意来感谢张主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无独有偶,本医院的一名医师带一名亲友找张主任看腰疼。张主任观察到患者双目无神,两腮塌陷,面无血色,而且嘴唇青紫成块,呈恶性病容,怀疑她体内长了肿瘤并已经扩散,强烈建议她做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却对他的话没当回事,两天后再来治疗腰疼时,张主任仍要求其做核磁共振,她还是没有去做。几天后,她再次来治疗时,张主任得知她还没有去做检查,再问,她推说卡上没钱了。张主任于是把她的亲戚-本院的医师叫到一旁,告诉他其亲友很可能体内长了肿瘤并扩散了。本院医生听了大吃一惊,之后即带亲友做了核磁共振等检查,后来明确诊断为宫颈癌并转移到脊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更有一次,有姓彭、王、赵等三位病人,同时到张主任处求诊。张主任观其气色,告诉其身旁的年轻医师说,这三个病人皆为恶性病病容,你们治疗的时候要小心,该做检查就要做检查,他们三人都可能有大问题。结果证实这三位病人当年皆查出癌症,彭姓患者患肺癌一年后病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独创“丹田运转六式”,康复养生治未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是古人对于人的良好身体姿态的一种标准,但现今社会高速发展,久坐伏案工作者以及玩手机的低头族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姿势方面产生的“小毛病”也很多。作为康复医学科的专家,张跃山主任对于身体姿势和动作行为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为此,他自创一套“丹田运转六式”,能对患者的疼痛和姿势不良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改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气功传承,丹田内功。练气练指,练意练针。力自脚下生,上举托骨盆。丹田鼓荡转,脊柱折叠旋。节节松,节节通。力达指尖,气至病所。”这是张跃山主任多年实践独创的医术“秘笈”,经常习练能达到康复、养生、治未病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习练独创的“丹田运转六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跃山主任行医近40年来,太多的难以确诊的疑难杂症经过他的会诊,望诊后再配其他的检查,均能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效果明显,慕名求医患者越来越多,随着不断治愈的疑难病症,张跃山主任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专家门诊每次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对待病患,他像老朋友一样,慢声细语地询问病情,然后把脉断症治疗,直到患者满意而归,就连医院附近群众见到他也总会竖起大拇指点赞,他这火眼金睛辩百病的神奇事迹也被众多的媒体报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匠心传承,用医德践行入党初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一位引路人,师带徒,传帮带,是岗位能力得以衔接和传承的重要手段。几十年来,张跃山主任先后培养出了王婉君、蔡丰产、惠茹、郑小铃等百余名“中医诊疗高手”。这些“徒弟”出师后人人都能独当一面接诊治疗各种慢性病患者,在全国各地个个都实现了创业就业。“徒弟”王婉君,现在徐州人家社区开了一家“康复理疗中心”,年纯收益达到30余万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示范教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当前,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张跃山主任表示,作为中医药工作者,作为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党员,医师,他会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带领医院康复诊疗中心人员为社会广大患者带来健康福音,积极用自身的中医推拿、正骨和针灸医术传道授业,作为专业军人,他也会尽力帮助和扶持从事中医康复行业的退役复转军人实现创业就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