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午像往常一样,我带领着吃完饭的小朋友们散步,刚下过雨的小树林里,草坪上还带着露珠,我被一声孩子们的叫喊吸引了过去,他们发现了什么呢?</p> 初见蜗牛 <p class="ql-block"> 一群孩子好奇的把中间小朋友围住了曹家瑞:“老师,快看,我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刚开始孩子们还有点害怕,昊林:“别动,他会咬人。”家瑞一把把蜗牛捡了起来“我不怕,我家里也有,你看。”他满脸自豪的看着自己的战利品,“我看看,我看看,给我看一下。”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要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小动物。刘智明大叫着:“这里也有一个,快来!”梁静:“我这里也有是空的。”家瑞:“老师你帮我拿着吧!”老师:“我们一会要去睡觉了,小蜗牛怎么办?”刘智明说:“把它们装起来,要不然就跑掉了。”昊林:“对,找个盒子。”小朋友们从教室里找到装橡皮泥的盒子,把它们都放了进去。为了给它们有一个好的环境,防止逃跑孩子们找来盖子,还找来了银杏叶子来为小蜗牛作为食物。</p><p class="ql-block">雨桐:这里没有了,去草坪看看。</p><p class="ql-block">灿灿:我不敢拿。</p><p class="ql-block">雨桐:粘在一起了,我不敢拿,老师帮帮我们。</p><p class="ql-block">灿灿:我们给他找点果子吃。</p><p class="ql-block">逸昕:这里有青菜。</p><p class="ql-block">灿灿:给它们找点树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发现小蜗牛是很偶然的,来自于刚下过雨的小树林,小朋友的散步活动,曹家瑞最先发现了一只蜗牛,把大家都吸引了过去,有的孩子在之前见过蜗牛,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知道不能随便碰小动物,三四岁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他们用各种感知觉去发现,去探索一切感兴趣的事情,以此为契机,为幼儿提供一个观察发现的机会。《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p><p class="ql-block">蜗牛吃什么呢?孩子们觉得它们什么都吃,每个孩子的答案都不一样,老师没有否定孩子们的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p> 再次碰面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对蜗牛的照顾,孩子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两只蜗牛今天躲到了壳里面去了。</p><p class="ql-block">老师:它们为什么躲到了壳里?</p><p class="ql-block">马子权:为什么这两个在睡觉?</p><p class="ql-block">智明:到晚上睡觉,白天不能睡。</p><p class="ql-block">子权:白天睡觉了,晚上再出来看看,蔡金乐你说,它们为什么睡觉。</p><p class="ql-block">灿灿:它们死掉了吗?它怎么缩进去了,它不喜欢我嘛?</p><p class="ql-block">通过查阅资料,小朋友们了解到蜗牛感到危险的时候,会躲进壳里,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也会躲到壳里,等到环境潮湿时再爬出来。</p><p class="ql-block">马子权:看下面有个小小的,有小触角。</p><p class="ql-block">老师:你还发现它身体有什么?</p><p class="ql-block">雨桐:它头伸进去了。</p><p class="ql-block">昊林:有背壳可以爬,硬硬的,身体软软的。</p><p class="ql-block">灿灿:我摸着软软的,像面包一样。</p><p class="ql-block">雨桐:它有粘液,粘粘的。</p><p class="ql-block">昊林:像起泡胶,我妈给我买过。</p><p class="ql-block">灿灿:我看像胖乎乎的小果冻。</p><p class="ql-block">灿灿:有长长的眼睛。</p><p class="ql-block">马子权:在它的上面。</p><p class="ql-block">昊林:它的耳朵没了,我一碰它就伸进去了。因为它是软软的,能伸进去。</p><p class="ql-block">灿灿:长长的是眼睛。</p><p class="ql-block">老师:你发现它是怎么吃东西的?</p><p class="ql-block">灿灿;看不清,黑黑的。</p><p class="ql-block">马子权:它没有牙齿,就那样啃。</p><p class="ql-block">智明:老师你知道嘛?</p> <p class="ql-block">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蜗牛有触角、眼睛、肛门还有足,口,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蜗牛:散大蜗牛、华蜗牛,玛瑙蜗牛等等。他们生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蜗牛外形特征的观察,孩子们发现了触角和壳等比较明显特征,因为蜗牛小的缘故,有密密麻麻的牙齿不容易被发现,对蜗牛的触角比较感兴趣,昊林说是耳朵有小兔子长耳朵的经验,灿灿说是眼睛。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争论,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参与到观察之中,感知到了蜗牛壳的硬身体的软的特性,积累直接经验,躲在壳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帮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p> 快乐游戏 <p class="ql-block">子权:哪个是蜗牛宝宝。</p><p class="ql-block">昊林:因为很小,爬得慢,像乌龟一样。</p><p class="ql-block">伊祁:哪个蜗牛爬得好慢呀。</p><p class="ql-block">老师:您们觉得大蜗牛爬得快还是小蜗牛爬得快?</p><p class="ql-block">昊林:大蜗牛慢。</p><p class="ql-block">灿灿:小蜗牛壳比较小爬得快。</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去找来A4纸,在桌子上拿出一大一小蜗牛比起赛来。最后大蜗牛胜出。</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蜗牛比赛环节,开始只是两三个小朋友参与其中,可以看到游戏中幼儿的人数逐渐增加了,在活动中,老师提供足够的材料,教师充当观察者、游戏进程支持者的角色。在后期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录这次游戏过程。帮助幼儿将自己想法进行验证。与同伴共同分享游戏的乐趣。</p> 清理蜗舍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蜗牛住在干净的环境中,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蜗牛的窝”。</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还总结了一套“蜗牛之窝打扫流程”:打开盖子→将蜗牛拿出来→用纸巾给蜗牛洗洗澡→冲洗盒子→把蜗牛洗干净并放回到盒子里→食物放在蜗牛旁边→将盖子扣上→洗手。</p> 我心目中的蜗牛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感知了蜗牛的特征,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了孩子想象力、观察力 及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在与小蜗牛的对话中,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 并尝试运用各种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故事未完,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