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0日,朝阳区数学教研组迎来了第九次教研活动,此次教研采取线下活动的方式。时光飞逝,距离上一次线下教研已经时隔539天了,盼望面对面相聚的时刻终于到来,老师们带着研学相长的初心,在区教育科学研究会的教室里,开启了此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加强空间认知,促进思维发展》,通过读书分享、观摩活动、分组研讨,深入理解空间方位的核心经验,感受幼儿的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 读书分享活动,由梁雨辰老师为大家带来《这些年我们都忘了爱自己》一书,梁老师从对书籍的理解和阅读感受展开分享,通过四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要爱自己,以及如何更好的爱自己。鼓励老师们在繁忙和压力时,可以先通过觉醒感受到自己,然后通过停一停、静一静的方式,使身心保持较好的状态,去爱真实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在梁雨辰老师读书分享后,江老师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到对书籍内容的理解。爱自己,就是在面对生活的烦恼时,给心找一个宁静的家;爱自己,就是无论多忙,都要珍贵自己、滋养好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做更好的自己,这即是爱自己,也是爱亲人和世界。</p> <p class="ql-block"> 此次读书分享像是温暖心理的鸡汤,给老师们注入动力,让老师们用最好的状态迎接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教研的第二部分,老师们观摩了李国华老师带来的小班教育活动《捉迷藏》。观摩后各小组围绕活动目标的设定、游戏作用的发挥、环境和材料的适宜、幼儿新经验的获得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p> <p class="ql-block"> 各小组分别请教师代表分享本组研讨结果,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组分享中不仅有共识的观点,还能各自阐述出独特的见解,透过专业性的发言,体现出老师们在数学教研中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江老师也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价,首先肯定李老师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这是老师的基本能力,展现出温暖、可亲的教师形象。然后江老师通过答疑的方式,回答了老师们在分组研讨时的四个聚焦点。</p> <p class="ql-block">聚焦点一:如何让活动有挑战性?</p><p class="ql-block"> 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幼儿新经验的获得。所以教师在制定活动前,要对幼儿已有经验做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宜。</p><p class="ql-block">聚焦点二:如何把控好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长?</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要把握好时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获得情况,将教学内容自然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中。如本次教学活动先完成活动重点内容,然后在户外活动时可以玩藏猫猫的游戏。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辨识方位空间经验,还确保了教育活动的组织时间。</p><p class="ql-block">聚焦点三:数学学科的重点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数学学科的重点首先是学会猜想,其次是学会验证,再次是学习推理和总结。猜想-验证-推理-总结是科学探究的思路,也是数学学科中培养幼儿思维的思路。</p><p class="ql-block">聚焦点四:关注个体差异</p><p class="ql-block"> 在集体教学活动,关注到幼儿的个性化,这是以儿童为本的具体体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很容易因为部分幼儿回答问题就让老师产生全体幼儿都会的错觉。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了解幼儿的学情,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教研的结束环节,江老师又给老师们送上了精神的大餐。将2020年至今本组老师所获的荣誉证书亲手颁发给老师们。老师们手里拿着沉甸甸的证书,心存感激,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数学组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满满,即享受到读书分享中的心灵鸡汤,又在理解数学学科重点的基础上,清晰了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数学组的老师们将带着江老师的鼓励和点拨,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反思,并将研究收获分享给更多老师,为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助力,潜心浇灌,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