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短文集锦(十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杜国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段时期,我在朋友圈发了不少【国富短文】,属于“卖铜勺充军——想(响)到哪块写到哪块。”后来有信息回馈,说我写得还蛮好玩的。基于此,我干脆来个短文集锦,把这些杂七杂八的归归拢。当然,我是拣了点儿好的。你如果觉得没意思,就一看而过,我不怪你的。这是不伤皮不伤骨的事,只是让你眼睛有点疲劳,不好意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在1990年代我就说过,眼下教育这条路走歪了,可是不得人听我的。“不能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绝八代的人说出来的,成了头埋到泥里苦的家长往里面投钱的无底洞。一切向钱看的教育,这个班那个班的教育,起早带晚的教育,什么家务事都不会做的教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教育,拉二胡自顾自的教育,自理能力极差的教育,一心想出人头地的教育,没有爱心专门利己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小小孩子,从高山流水到鸡兔同笼,从奥数课到英语角,从钢琴八级到古筝N级,总之每天都拼命跑班。我们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教育必须回归正轨,教育必须走毛主席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党史,要静下心来学,带着思考学。我学党史,坐冷板凳一坐就是几十年,一般人坐不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毛泽东?首先因为毛泽东是好的统帅,是天才军事家。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复出,就因为军事上需要他。《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的发表使毛泽东赢得了全党同志发自内心的、五体投地的赞许,甚至崇拜,从而最终确立了他在党内无可替代的领袖地位和崇高威望。在哲学上,毛泽东发表了《矛盾论》《实践论》等。在政治上,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等。在文化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在经济上,毛泽东发表了《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问题》。如此,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代表作都写出来了,让全党醒悟了,让全党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人们在感情上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认同与拥戴,与一般的组织安排绝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了毛泽东。只有毛泽东才能够救中国,只有毛泽东才能够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520”,我的微信里有您。都说幸福不是毛毛雨,高邮天空却飘着毛星子雨。小时候的“520”,是石头剪子布,生命以晶莹剔透充盈,色彩和斑斓可以单独成语。长大后,似乎风在转向,送走了缓缓袭来的味道,又将刚刚溜走的风静静地换回来。“520”,我爱你。爱要大声唱出来,我写的歌词你要唱三遍:前世姻缘,钱是姻缘。“520”,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对我说,写文章很难。我说,你这话对,也不对。对,初入门时难。不对,哪行东西不是学出来的。这就好比说话、吃饭,你生下来就会说话吗?你生下来就会吃饭吗?至于生下来会喝奶,那是每个人一生中会做的两件事之一,不要人教的,属于天生,属于无师自通。后天的好些东西都是学出来的,有的还是学中干,干中学。关键是你肯不肯学,愿不愿学,想不想学。你想学就学到知识,你不想学就学不到知识。这就好比走路一样,腿长在你腿上,你不愿意跑,人家总不能拖着你跑,这不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事。写文章好比说话,你怎么说就怎么写好了。只要你会说话,就一定会写文章。当然,我们每个人说话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与人相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写文章风格是有区别的。我们每个人都深藏着心中的故事,不论酸甜苦辣一定要讲出来,千万别等到你心中想讲可嘴巴却不听使唤的时候,因为那一天可能会来得很快。你觉得应该记下来的事,一定要记录下来,别老说自己不会写东西,因为文字不过是语言的物化,一般规律是:说话本身就是有声的文章,不要把穷文章看得神乎其神,不要听那些“大作家”吹牛屄。你活着不能胸无点墨,你死后总要留点只言片语。我是高邮人,我一直主张先说好高邮话(家乡话),在高邮话基础上再学习普通话。写文章也一样,从说家乡话开始,从记家乡事开始,从写“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开始,不要一味跟人家“大作家”比,“大作家”放个屁都被那些“喊兔儿灯的”说成香的。你信吗?鬼才信呢。我是不信的,那些“大作家”写的东西出手太快,“便宜没好货”,差错率远远超过国家出版物规定的万分之三,连用错两个标点符号就算一个错字都忘了。你只要做到“文章不写半句空”就行,哪怕只写一百个字,也让人肃然起敬那一种就好。有句话叫作,生活本多苦,需要梦来补。睡上一觉,做个好梦,梦醒就是一篇好文章,且是一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好文章。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有句土话,叫作:“喊人不息(蚀)本,舌头打个滚。”要是过年,小嘴像个“八哥子”,喊人好,恭喜人,还有“压岁钱”、红包拿。平时喊人,讨人欢喜。不然,人家背后会说你“哑巴”,“死人一个”。其实喊人有时候真难喊,超过三代的亲,一些“讨债鬼”都不会“叙账”,都不会喊人。老师在课堂上也不教,也不会教,顶多说一声数学用语:你们要“举一反三”。这些“大卵子话”哪个不会说,真正说好了,说到位了,一炮打响了,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恐怕有些老师自己也不会。咱们今天不赌嘴,我来考考你。男老师的老婆叫“师母”,女老师的男人该叫啥呢?走在路上,你如果看见女老师拉着自己男人手一起走,你该怎么喊?翻眼了吧。你只会喊一个人,一个教过你书的女老师,而把女老师的丈夫量在一边,多尴尬啊。现在我告诉你,不要乱叫,什么“师傅”“师爸”“师爹”“师丈”“师夫”“师公”,那是你凭空想象的。最好的喊法,最稳妥的喊法,也是最大气的喊法就两种:一种是热情地说声“你好”,这属“国际通用”;一种是尊重地叫声“老师”,这叫“三人行必有我师”。难乎哉?不难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搞党史研究的人做事多务实,说话多靠谱。眼下市场上,3000块钱招不到一个农民工。一个“半吊子瓦工”要300块钱一天,一个干活辱绝人的小工要150块钱一天,一个“八脚毛大师傅”竟然要400块钱一天。企业家们要用工怎么办呢?农民工招不到,只好招大学生。大学生有的是,不是满大街的晃大膀子地跑,就是“死在家里”玩电脑。3000块钱一个月的大学生动“畚斗子”扫。这就让我想到一个深层次的话题:不能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一肚子的文化怎不敌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工。莫不是数学里的“一一对应关系”,来了个好玩的“农二代”,莫不是“文化人真的没文化”。我们到底该笑还是该哭呢?!他妈的个巴子的,原来全是德不配位,人不配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说:“我不是团员,更不是党员。”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却撼动了全国民心,全民以各种方式祭奠,其发自大众内心的情感远远超过了一些去世的省部级干部等政要人士。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是袁隆平的人格力量超越了那些自诩为“大人物“的人。国人多喜钻营,钻营当官,钻营权势,鉆营入党谋私,钻营地位名利,鉆营谋术,就是不喜欢谋事,俗说谋人不谋事。而袁隆平什么都不鉆营,什么都不要,甚至权利找上门来也不要。袁隆平参加完国家科学大会回来后不久,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荣誉纷至沓来。首先他当选为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接着,中国作物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理事、湖南育种学会副理事长等闪亮的头衔,都纷纷加在他的身上。可是,他还没仔细品味一下荣誉加身的感觉,湖南省委组织部的一位部长又找上门来了,要和他商量入党的问题。袁隆平这些年苦心孤诣地做育种工作,他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那位部长本以为袁隆平会满口答应自己的提议,没想到袁隆平委婉地说:“部长同志,我连党章都没读过,对党的知识也缺乏了解,再加上我自由散漫惯了,这么仓促地入党,恐怕有些不合适!”部长听罢袁隆平的解释,不由得笑道:“有的人挖空心思想要入党,也有人顶着党员的名义,背地里干着以公谋私的勾当,你却觉得自己不够格,你真的让很多不合格的党员汗颜!”不管部长怎么说,袁隆平还是不同意入党,于是这位部长又说:“你可以不入党,但要有当官的准备!”这位部长是想让袁隆平担任湖南省农科院的院长。农科院院长位高权重,属于正厅级的干部。然而,袁隆平听完部长的话,却着急地说:“我是个搞科研的工作人员,一不懂政治,二不会管理,怎么能当农科院院长?当官可比入党还要麻烦!”袁隆平惟一要的,只是许多人不要的科研,只是他自己的杂交水稻。这种人愚亦愚矣,朴亦朴矣,纯亦纯矣,道亦道矣,高亦高矣。一个字,他不“装“。现今人莫不爱“装”,装得面红耳赤,装得掩耳盗鈴,装得石破天惊。比如你看到某个官员走路背手,步子慢而沉,说话头昂昂。这就是官相,这就是“架式“,这就威严。而对比袁隆平这样不装不摆不求不要的人,贡献人类功不可没的人,却又那样平平常常,淡淡漠漠,送到手的入党做官都不要,一若普通人,但他又绝非普通人,而是有功于人类的真正的专家。对这样的人,人们自然会发自内心尊重,发自内心崇拜。还是那句话:劝君莫要镌顽石,路上行人口是碑。金碑银碑抵不上老百姓的口碑。袁隆平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不在实验田,就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袁隆平,中国好人,一路走好。一碗米饭白茫茫,一种稻念永流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曾为自己写过一篇简略自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篇简略自传亦可称为“述职报告”。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自立于社会,四十岁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不迷惑,五十岁认识到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六十岁不管听到什么都能领悟,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出规矩。”这篇述职报告,用事实说话,增强了述职底气,让人读后服气。孔子采用写实手法,用实事求是的“陈述”以及客观公正的“评议”,把具体工作情况的“实”与自我评价观点的“虚”完美结合在一块,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体现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作风好文风。现在官场上的人实在写不出这么好的述职报告,通篇大卵子话不谈,歹怪出现了一大片“喊兔儿灯”的“美丽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嘴上对你客气,心里有了距离。露出半个屁股不代表自己性感,说明内裤买小了。男人夏天光膀子,是因为反正自己没有胸。那些老是板着脸的人才叫 “老板”,经常不讲理的家伙当然叫 “经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儿童节,祝全天下活蹦乱跳的小小孩快乐,精神霸王的老小孩幸福。有老有小,日子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允许我说句玩笑话,我们应当取消“作家协会”。古代和民国时期没有作家协会,却涌现出了无数伟大的作家、诗人。现在,我满眼看到的作家中,又有多少国家级作协会员是人所共知的作家呢?他们曾经写过什么样的知名文学作品呢?而民国时期却涌现出了鲁迅、茅盾、巴金、曹禺、老舍、臧克家、冰心等等作家和诗人。即使是解放后的17年,到1966年止,也出现过《林海雪原》《苦菜花》《迎春花》《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红岩》《保卫延安》《红日》……这些不胜枚举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人人耳熟能详,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中的不少人发表作品前并非作协会员,而我们这代人几乎通读过上述这些文学作品,而且中国的大部分男女老少几乎无人不知这些作品的作者姓甚名谁。现在的一些人拼着老命想加入作家协会,不惜花重金开后门,找熟人,请客,送礼,出书,卖书,大吹小吹,扩大影响。只要出了书,就是作家了,就是文化人了,就是大名人了,就写人年鉴了,就载入史册了。待我把个穷书打开一看,单文字差错率就远远超过国家出版物规定的万分之三上限,连用错两个标点符号就算一个错字都不知晓。其实,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无需搞歪门邪道,应该用作品说话,作品才是你的名片。我读过不少作家的书,这些作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难以达到不朽存世的。我想,倘若一篇文章,有那么一句话一点意象,给人启发、共鸣、印象、心跳,放个二三十年后仍有读头,我以为这才是好文章,是很不错的了。经典作品毕竟是大浪淘沙而成的,几千年的历史也不过积淀了那么点儿,不要把那些标榜自己是作家的人看得神乎其神的,他还没有敬业到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国富,网名东方邮都,江苏高邮人。过去靠笔杆子吃饭,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报刊纸媒以及收录于公开出版书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