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连续两晚的夜猫子都以《悲怆》开头,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的,两首曲子由两位伟大的音乐家分别创作,意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第一乐章是激情、满怀信心、渴望有所作为;第二乐章是爱情;第三乐章是失望;第四乐章以生命的熄灭来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是这样?好奇心让我摆渡到了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的旷世情缘,他们是世界上演绎柏拉图精神之爱的绝版经典。他们长达13年的结识,以及频繁的信件交往中,并没有寻求谋面的机会,虽然很多时候,他们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仅有的一次,他们在意大利偶遇了。梅克夫人在散步的时候,经过柴可夫斯基居住的旅馆,而柴可夫斯基恰巧走到阳台上,两人的目光相遇了,心灵受到极大的撞击了,相互感觉到对方的存在。但梅克夫人很快摘下近视眼镜,匆匆走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位终身没有正式见过面的精神恋人,在书信中彼此袒露了纯真的灵魂。他们精神上早已经融合在一起,却又保持着绝对的纯洁,让后代千千万万人们向往和仰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很长,所以我们也没办法在课程中欣赏完,只能带个引子,林老师希望在夜猫子结束之后,大家能好好地从头听到尾听一遍。那种跌宕起伏,那种澎湃,那种哀伤,那种抑郁,那种痛苦,跟那种激昂的愤怒,请大家跟着音乐走一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邀请各位一起来聆听,来欣赏,来入才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这一个境呢?因为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世界、一书一世界、一首音乐一世界、一首交响曲更是一个澎湃的世界,尤其是《悲怆》,这是灵魂的呐喊,是生命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的《悲怆》一开始,我却根本听不出什么悲来,反倒是一种很轻快的喜悦感,钢琴师的手在琴键上飞舞,如行云流水,乐享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取名为《悲怆》呢?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的疑问:“……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1801年,贝多芬在给朋友韦该勒的信上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贝多芬的《悲怆》是日记式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p> <p class="ql-block">听完这两晚的夜猫子课后,再去回听这两首庞大的曲子,你脑袋里跑出来的想法、感受,就不是你个人的悲怆了,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所感受的,所悲天悯人的是这个时代,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学生、孩子们,我们的下一代。在后疫情时代常规抗疫的时间里头,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就是未成年人,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个晚上我们谈的问题都是令人悲痛而忧伤的,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六月已过半,虽然夜猫子打卡作业我基本上都隔天在交,因为工作太忙也仅忘记了一天,但每天出一篇夜猫子逐字稿美篇的精力与动力已严重不足了,这一切应该与我的睡眠恢复到正常状态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处于躁狂期时,哪怕一夜只有睡两三小时,甚至一小时,只要一醒来,我就有起床坐到电脑前的冲动,内心不想打逐字稿,想强迫自己继续睡都做不到,打开夜猫子的课程,强迫症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我觉得很有意义的抓拍镜头,不错过任何一句我觉得都是金玉良言的回放,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每晚十点上床,打开夜猫子,没听几分钟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就六点多了,一篇逐字稿至少要花两三小时,白天工作比较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安静的条件去听这样的课,反正也完成不了了,就没有动力去做了,所以,呆在明星猫群的我,有点惭愧,跟大家比起来,我好像是不够有所作为。因为六月至今,我只完成了两个美篇,0601的《听美女学霸讲“饼干怪”》,0610的《能否告诉孩子,我们家不富裕?》,我也无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我觉得,我个人睡眠状况的好转也是我听课受益的一个表现呀!尽我所能,做我能做即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夜猫子作业而去逼迫自己去赶美篇,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我听夜猫子课程的初心就是为了学到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自己走向真正的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曾经打过24希望热线的受益者,我当然觉得义无反顾地向更多需要的人推荐这个号码是我责无旁贷的义务,但现在的我只能量力而行。</p> <p class="ql-block">疫情就这样慢慢地拉长拉长,成年人几乎都可以脱困而出,在疫情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承受重大打击的成年人,不管是在灾区里头还是外头,不管是第一线第二线,救助过或被救助过的人,直接或间接的人群,其实,都已经康复或走向康复之中,因为你是成年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在满目疮痍、百废俱兴,努力重建这个社会的秩序、繁荣的过程之中,谁没有能力去承受这一切?谁?就是未成人,就是学生,就是我们的下一代孩子。</p> <p class="ql-block">这两天为什么要说这个题目呢?因为我们在强者教育之后,又带着大家走入了富者教育,而在今天富者教育工作坊,深入富强的这个境之后,心里头满满的喜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我们在追求富强的时候,我们心里头知道我们身边有贫穷的人,有懦弱的人,我们身旁已经有弱者,他们已经弱到没有办法帮助自己变成强者,他们已经贫穷到找不到任何方法,可以变成富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强者需要去帮助弱者,富者需要去帮忙穷者,对不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这让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只有让富人变得“高尚”,才能让穷人看到希望,社会的和谐,才充满期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提起强化富强教育的时候,我们真的必须想到我们身边日子过不下,生命挨不过、灵魂破碎的朋友们,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人自杀死亡吗?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人自杀未遂吗?你理解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用一年30万人自杀死亡的数目来讲,乘以10,300万人自杀未遂,保守估计300万人,至少是300万人自杀未遂,代表300万个家庭直接破碎,一个家庭直接破碎,代表牵连的上、下两个家庭,对不对?所以还有两个家庭也直接破碎,所以代表900万个家庭直接破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一个家庭你给他算三个人就好,900万个家庭直接破碎,代表有2700万人直接受到死亡创伤的影响。一个人这样的话,一个人可以影响多少人的直接间接,我们估计保守上1个人影响10个人,就有2亿7000万的受到自杀未遂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这不是蝴蝶效应,这是直接间接产生的影响,蝴蝶效应还不算数,所以这些影响会让你产生什么?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状况,不见得要自杀,但是他会让人家产生创伤心理、创伤生理,他会让人家产生偏差行为,让许多人处于更严重的常态性的负向的动机与情绪的反应之中,甚至都是激发了一些已经处于病态跟变态行为的人,所以它会像滚雪球一样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去强化富强教育,富者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教育?它是一个家庭教育,是个学校教育,是个社会教育,但是它统称统被包在生命的教育里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追求富强,家庭追求富强,人民追求富强,每个人追求富强,每个父母在自己家里带着孩子堂堂正正的去追求成为强者、富裕的强者,好不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大家都成为富裕的强者,而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一个富裕的家庭,富强的家庭,请问自杀率就会立刻怎样?下滑,自我伤害的人口立刻就降低,对不对?所以这是溯本根源之道,这是治本。 </p> <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在3.0版就已提出呼吁,《社会心理防疫手册》从1.0到2.0、3.0、3.5版的阶段,尤其到最后3.6版针对学生的自我伤害的《社会心理防疫手册》,向整个社会推出,并且承诺希望热线愿意提供的所有技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在我们抗疫的每个阶段里头,希望热线总是率先地对整个疫情提出预估,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护以及支持的所有项目,每一个版本的《社会心理防疫手册》都一而再再而三的验证了这些事实,从1.0到2.0、3.0、3.5、3.6,所有事实就照这样一步一步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我们最难过的一件事情是,我们希望热线影响力不够,也因此看到我们的呼应以及向我们要求这项服务的,事实上还相当有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我们在第一时间立刻成立防疫热线之外,其他我们所提供的东西,事实上支持的力量相当相当有限,也因此我们在3.5版、3.6版所担心的这些问题,就一幕一幕地发生,一直到现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新华社出了这篇报道,我们就知道,我们在3.5版尤其是3.6版所呼应的问题已经提出来的解决的方案有多么的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篇报道应证了当今社会急迫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的问题,也应证了3.5版尤其是3.6版《社会心理防疫手册》的价值。所以,在今天的夜猫子心理趴,我们后台的主板上会推给各位3.6版学生的《社会心理防疫手册》,以学生安全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的《社会心理防疫手册》3.6版,完全免费赠送。拜托所有猫王子、猫公主,尤其是天使猫,务必每只猫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天下所有的无辜的学生、孩子们,我们这些成年人,必须挽起袖子来,手牵手心连心,一起来协助、来挽救、来助力这一代的年轻的孩子,所有的学生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我们夜猫子群的这些成年人,要用肩膀搭起肩膀,要用我们的肩膀挑起防止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这样一个社会责任。</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报道: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各种心理干预机制为何失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围绕这篇报道,延伸这些问题,延伸更多的解决方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不完作业一跳了之,考试失利一跳了之,没收手机一跳了之……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各种心理干预机制为何失效?悲伤啊!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已经知道,躺平族算得了什么?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是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时爆出青少年自杀的社会事件,躺平族不是社会事件,是个人事件,也算家庭事件。可是,整个青少年自杀,事实上是社会事件,令人痛心疾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校园开设心理咨询室、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多数学校通过定期开放学生心理辅导室、设置服务热线的方式,方便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开展心理疏导。但实践中,这种干预机制效果究竟如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没效果?因为根本筛选不出孩子来,每次出问题,记者去采访,他们都说该生聪明活泼,开朗活泼,积极努力上学,也没有争吵,也没有不听管教,家长也没有与他发生冲突,却不料,自杀了。各自学校的心理危机筛选也没有筛出他来,所以大家很纳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这个题目真好,这篇文章提出了我们真正要去面对的问题,主动求助比例偏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寒假临近结束,江苏一女孩疑因写作业与家长发生争吵后从窗户跳下,救护车到现场后,孩子没有了心跳呼吸;上海的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的高中男孩打开车门纵身跃下,桥上只留下痛哭捶地的母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惨痛案例各有痛点,但噩梦发生之后,相关家长、老师却一致表示“想不到”,这说明担负养育和监管责任的成年人未能察觉孩子的心理危机,及时施以援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出事的孩子没有求助父母。”一位从事心理健康咨询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向半月谈记者反映,当前青少年心理危机爆发集中在家庭场景,多源于亲子矛盾激化。例如,广东省对32万人次大学生和近6万人次中小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包括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矛盾冲突、家庭教养方式的不一致等问题,大学生的家庭存在严重功能不良的占8.3%,中小学生报告其家庭功能重度不良的高达21%。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生自杀,都是因为家庭问题吗?当然,报道没有这样讲。如果目前的家庭功能以及亲子关系不良率这么高,家庭帮不了,学校也帮不了,一个孩子出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自助喽!出问题时你肯定想自己解决,可是当你没有办法,自助不来的时候,你当然想求助,第一个求助的管道当然是爸爸妈妈。可是许多家庭,孩子向父母求助的管道已经关起来了,而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孩子认为向你求助是没有用的,一你不在意,二你不理人,三跟你讲了也没用,四跟你讲了问题更严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管道应该是学校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可是有吗?你应该看到得,新华社这篇文章讲的是家庭功能和学校功能在整个学生生命保护方面的缺陷,因为看过这么多的个案,哪个学生在干这件事之前,向第一管道爸爸妈妈求助成功?或成功地向第二管道老师求助成功?如果成功了就不会自杀了,不是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出现问题,儿童、青少年自杀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成年人自杀几乎都因为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与其解决不如不解决的问题,而小孩子自杀其实面对的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今天如果向师长求助了,还会出事吗?而他有那么笨,不求助吗?现在哪个孩子笨的呢?所以,是这个求助管道已经封闭了,当老师以为我们欢迎孩子有问题跟我们讲啊,家长说遇到很大的问题,为什么不跟我们讲呢?跟我们讲,我们一定会帮他的呀,这孩子,也不晓得出了多大的事,不跟我们说,而是直接去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孩子也会彼此求助,可是彼此求助是没有用的,甚至只会落井下石,甚至只会跟着一起走,因此,我们才必须建立第三求助管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面对面认识的人,有既定关系的第一、第二求助管道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破坏掉的时候,孩子已经进入求助无门的时候,如果没有不认识的第三求助管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热线,这是第三求助管道,希望热线按1就是学生热线,我拜托今天参加我们夜猫子心理趴的所有人,一定要把4001619995按1,去告诉身边所有的老师、学校甚至可以申请我们去做宣导,珍爱生命五法宝,让我们派遣我们的心理危机公益讲师去做免费的义务宣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认识的,可以讲的都已经不行了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匿名的电话,一个不认识的,跟他讲,没有压力的,这就是第三求助管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我就是一个曾经自杀过的人,在自杀前,我为什么不想跟我的爸爸妈妈及亲人讲?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外公、外婆、舅舅、阿姨都很爱我,因为我不想让他们担心,不想增添他们的烦恼,因为我觉得,我的消失,就是给他们减轻负担,就是让他们卸掉包袱,所以我写下了“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我只想悄悄地离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为什么不想跟我的老师讲?因为我觉得我没脸见我的老师,作为一个从小到大获得各种殊荣的所谓优秀学生,从小学时期的“文明好少年”到中学时期的“学雷锋标兵、学生会宣传部长、团总支副书记”,结果却走到无路可走的地步,这不是给辛勤培育我的老师打脸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幻想出了第三方求助管道,那就是电台晚间热线,1998年,我21岁,从精神病院出院后,我写完了十八万字的自传《心烛》,文中的女主角白雪莲自杀前,我编出了她拨打电台倾诉热线的故事,88889000,888891111,寓意也是灵灵灵,要要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主动求助比率偏低,因为管道被封闭了,父母、老师如何打开这个封闭的管道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班级里,有大量的孩子,一整个礼拜,没有一个老师跟他说过话,意思是,他是隐形人?有多少老师能有时间坚持找一个或者两三个孩子一起谈谈心呢?老师们都很忙,忙着教学,忙着应付考试,忙着写论文,时间已然不够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家里边,如何去了解管道有没有关闭?你家孩子是报喜不报忧,还是不报喜也不报忧?当你的孩子不报喜也不报忧的时候,你就知道,问题可大了。前者关一半,后者已全关了。不会跟你分享快乐,不会跟你分担痛苦的孩子,怎么可能向你求助,因此,所有的家长必须要觉醒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学校来看,现有的资源和机制效果有限,难以及时获得学生进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信息,也无法对处于心理危机学生做出主动快速反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向半月谈记者透露,全校一年光因心理疾病吃药的学生就有200多人,中心却只有6位工作人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州市一位中学心理老师丁薇说,处在心理冲突剧烈且难以自控状态的学生,不易主动找人倾诉,但自己所在学校差不多1500个学生配一个专职心理老师,有心无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的是有心无力,这个社会突然就这样了,疫情突然就出现了。 心理老师是需要培训的,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因此心理老师短缺这个现状是很难改变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从没有出事的学生入手,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这样就比较简单了。 </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必须建立起来,而学校的生命教育中心,生命教育系统更必须建立起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不久,有学校校长就说,林老师,你能不能帮助我培训一批老师来干预自虐、自残、自杀这三种学生,我筛选出了一大批,我说要多长时间,他说一天半,我哑然失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我问你有没有这个可能?你没学过心理学专业,我培训你一天半,你就能去帮助自虐、自杀、自残的孩子,有这个可能吗? 我说,不可能,他说那怎么办呢? 我说,我们最害怕的是,现在学校就像一个大漏斗。 这个漏斗里面出问题的,可能出问题的,掉下来的小山,你必须到外边找专业的心理机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才的供应,哪有那么快呢?我们说筛检必须有配套措施,否则的话筛出来那么多问题学生,谁来帮助他们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就非常非常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学校更重要的问题是,处理整个漏斗,不让学生继续往下掉出来。而不是不去做堵漏斗,而去处理掉下来的这个小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去预防漏斗不让学生继续往下掉比较重要?比较及时?比较力所能及?还是把精力用在筛出来的这些人?你要照顾的是大数还是小数?是已经出事的学生?还是没有出事的学生? 学校对于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怎么对待呢?是有教无类?还是有教有类呢?是把TA送回家庭?还是留在学校特别的关照呢?</p> <p class="ql-block">强制摸底加剧病耻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据了解,从去年复学以来,很多学校都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进行了主动的筛查,或委托第三方展开摸底调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查,意味着抑郁症被“拿到台面上来”。然而,半月谈记者在与多名学校校长或老师交流中发现,随着社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提高,学校对患有心理疾病学生的“防御性”进一步增强,对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有着强烈的“窥视欲”和减责、免责要求,一发现点“苗头”就会把学生推给家庭,要求休学、领回去看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事已经多久了?这件事是9月11日才有种状况吗?当学生出问题的时候,有自我伤害的危机或者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的时候,请问,学校的态度应该是怎么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不久还有一个学生带着菜刀来上课,幸好被同学发现举报。我们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学生,防不住啊。”南京一位中学校长认为,应当将心理评估作为录取前的一项必选程序,精准识别问题学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在心理学专家看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决定了“主动求助”原本就比较困难,采取防御性、任务性的应对方式,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患“心病”的青少年病耻感上升,降低主动就诊率,甚至隐瞒病情。 所以校方会认为把心理评估当作一项必选程序,识别问题学生,那有怎样成绩的人不准入学呢?所以,学校是没问题的学生才收,有问题的学生不收,有教有类,还是有教无类?还是有问题学生我们应该给他特别的加强的关照呢?但在心理学专家来看,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决定了主动求助原本就比较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老师说不晓得他找哪一位心理学专家。你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有这么笨吗?这种舍不得看病是哪一个年纪的人才会有?其实这个时代的孩子只要标签一贴,只要病适感一出现,就会急着说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好不好,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我不知道这是哪位心理学家说的,对不起,偏见。稍微表达一下。我想说,求助无门。不是孩子不求助,今天自杀案件频发,因为孩子不求助,对不起,是求助无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各种说法很多,所以大家自我鉴别吧!这点我与林老师的意见也不一致,因为据我了解,好多孩子也是不想去看这样的心理门诊的,即使去也是偷偷摸摸的,怕被别人知道,包括曾经的我自己,因为这种病耻感,好像会让人觉得,去了这样的医院看病,我就等同于是精神病,约等于社会上说的“疯子”,虽然现在的我知道,这其实是于感冒、肿瘤、癌症等各种疾病一样,仅仅是一种病而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严飞认为,虽然疫后教育部门迅速开展了很多的摸底调查,但由于现有的人才资源不足,水平不够,决定了大量的心理老师只能完成机械的填表工作,而不是深入青少年群体,给予其心理方面的关爱。“摸底当然是有意义的,但一个有抑郁症的学生想要在填表时隐藏自己的真实病情也是容易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变守株待兔为主动服务,说得多好,这是对的,我们必须主动找出办法来。这篇文章实在太重要了,青少年自杀、自我伤害危机我们要采取的基本态度,作为希望热线来说,非常愿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卫健、民政、共青团、妇联等多个部门,但目前职能划分不清、职责交叉等问题,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谁都管又谁都不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针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直言,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特别是自杀问题,重视不够,有的在处理学生自杀问题上采取一味捂住的办法。“没有对自杀学生规范的统计调查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轻视,也使得预防工作无据可依。”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将原来守株待兔式的心理辅导室服务方式,转变为积极构建‘主动出击’的多层次服务网络。”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刘正奎教授建议,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校更容易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实行有效干预。要尽快建立以学校为责任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机制,构建以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为主导的“班级-家庭-社区”三级干预队伍。 太好了,当然,要这么做,你也知道,谈何容易,但要不要做?要做。你要理解,整个社会,最基础的自杀危机干预组织就是家庭自杀防治。从家庭自杀防治再推动到社会自杀防治,这是一条路径,而在未成年人都在学校里,从班级自杀防治到校园自杀防治,这是另外一条路径,所以这是两条路径,这两条路径,其实很难串起来,所以不是这样三级,而是两条二级。这个林老师跟刘教授的看法不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谁有能力协助家庭教育?学校老师,所以我们一直希望,学校能够负责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的辅导跟训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点我们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家长学校做得真的很好,初一新生开学第一课军训一星期,家长朋友也连续上三个晚上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包括心理学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甚至康宁医院副院长精神科医生都请过来做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校长也非常重视,每周五晚上,都有义工、学员分享会,结合家庭问题,从发现到改变,非常落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你很清楚,学校不管是找外面的专家来帮家长开课作训练,或找自己学校老师,请问一个学期可以开几次班?来上课的有多少?这两次三次四次的家庭教育专题教育的演讲,就足以提供家庭教育所缺乏的知识与技能吗?当然不可能。所以,从学校的生命教育推到家庭生命教育,从学校的自杀防治推到家庭自杀防御,事实上这已发生很多很多,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老师做这些资源都不够了,哪还有可能再去帮助家长做这些事。所以我跟刘教授有不同的看法,你没有办法让学校做这些事情。家庭到社会的二级危机干预,班级到校园的二级危机干预,这些,希望热线老师都在努力之中,虽然我们的面积小,可是我们一直在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形成有效干预的基础是配齐人财物等相关资源,配套适应的奖惩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 常态化培训提高心理辅导老师专业素养,在职务级别、工资待遇、履职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估,激活队伍热情,提升工作水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对的,但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个系统工程,等到这些做完,效率再好,已经多少事件发生了?所以这些事要做,在这些事还没做之前,必须形成政策,再形成实施的条例,贯彻到基层组织里头,让这样的过程之中,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危机干预珍爱生命六变三托,我们需要大量的心理危机公益讲师,去覆盖许许多多的地方,所以,像我们在上海,对浦东新区100个小区实施地毯性的珍爱生命五法宝的宣讲,如何发现自杀个案的方法,如何在第一时间去协助他们这些人的方法,各位,这有没有效?是不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覆盖整个小区,可是人才从哪里来?因此,我在这里要求,动员,所有的猫子们,请你想方设法参加心理危机公益讲师的培训,努力学习,通过考试,让我们聘请你成为我们的讲师,接受我们的派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宣讲的队伍要出去,我们要把4001619995推出去。<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这个工作比接线员的工作意义更加重大,因为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把学生筛出来,然后学校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出力,医院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出力,家庭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那么接下来就三不管吗?不是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既要重视,也要脱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认为,在对心理问题的关注过程中,也不能发现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就急匆匆地把学生推出去,推给家庭或者医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教授任其平认为,学校可以联合卫健部门多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活动;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班级群等平台加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定期进行主题分享活动,如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建立和谐亲子关系、正面管教、生命价值观教育等,消除心理问题污名化的倾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庭也没有能力处理,医院也没有这么多床位,然后学校也没有能力处理,好吧,那这孩子三不管了,不是的。所以,各位,任教授说的非常有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教父母亲珍爱生命五法宝, 如何判读生命危机?学会如何判读学生有自杀的征兆。 在各部门联合协同工作之前,有两件事优先要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请你重建第一第二求助管道。 第二、建立第三求助管道。 第三、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要学习珍爱生命五法宝。学会如何判读学生有自杀的征兆,以及第一时间帮助他们的方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任教授说得太对了,但这三件事还要优先完成。 以上是我对这篇报道所做的延伸探索与建议,我觉得这篇报道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正面地解读了这些问题的来源,并且提出了相当正确的解答的方法。而我,刚才又加了一些注释,补丁,加了一些小小的建议,而这些是我们希望热线力所能及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把3.6版《社会心理防疫手册》,学生手册发到我们主板及各个猫群,拜托各位送出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300个人送100份出去,就可以三万个家庭或班级得到帮助,请把这件事当作你的事,我的事,我们大家共同的事,这是猫族们的社会责任。</p> <p class="ql-block">6月12日晚的夜猫子让我映像最深的是听到的那段希望热线接线员的录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劲,其实当时你就变成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了,就是因为我觉得我的年纪,几乎那样的一个人的年纪,听的声音也像我的孩子或者是我的下一辈的人,我就觉得当时就特别担心,很害怕,就说,唉呀,宝贝,你真是的,嗯,也顾不上问什么事,你现在在哪?是躺着还是坐着,流血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到处理完我们是三个多小时,我浑身就特别疼,根本就躺不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没有那颗心,一直会想着那个人,大部分真的会有,但是那种影响,不要影响到你日常的生活,你为了他而感到非常惆怅,心生不定,那就是有负性的刺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确实,我曾经在临海论坛和朋友圈都关注到有自杀倾向的人,我代入感非常强,感觉自己就像成了他,走在死亡边缘,甚至会为了他在大冬天挨冻而心急如焚,我不断地用文字在精神上鼓励着他,持续关注,但是我先生很不理解我,他觉得这个人跟我们非亲非故,有必要吗?甚至到了后来,连志愿者朋友也来劝我,别听他的,他都是编故事骗取同情的,用网上割腕的图片、跳楼的图片吓唬人的,到最后就是向人借钱,不借就是怎样怎样,我们都被他骗好多次了。那时候,我真的要傻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可能还是我心理素质太差了,接触到这样的人或事,我还是心神不定,容易被带入沟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线员老师也说到但是你若因为他的困难生活,让你觉得我的生活,我即使住30平米,我很好,我自由,我有时间我有能力养活自己,我有时间享受我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经常说的那个滋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呀,我现在就觉得活着就挺好的,更何况我还比好多人活得更舒心,我很知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到最后大家都认识到一点,想走的那个人早晚有一天会走,不从你的手走,从我的手走,或者是从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帮助的这个人是不认识的,你是素未谋面过的人,所以你这个爱是大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热线到生命教育危机干预中心,而危机干预中心里面希望热线为代表,希望热线是在干嘛?治标,是在生死的最后一条线上,在最后的一道防线,在死亡的最后一道关卡上面救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热线现在上千位接线员,9年来5000位接线员,手牵手心连心,就挺立在14亿中国人,甚至是全球华人生死边缘的最后一道防线上,这是一道人肉的城墙,心灵的城墙,我们捍卫人类的心灵,捍卫华人的心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生命教育,各位,所有夜猫子伙伴们,你理解吗?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治本,开启夜猫子心理趴,就是在开启生命教育中心,而各位这5个多月以来和我在一起,我们共有,我们共同拥有在夜猫子心理趴里面的所有伙伴们,你们、我们即将成为中国生命教育第一道防线。 </p> <p class="ql-block">各位,希望热线是生与死的最后一道防线,夜猫子心理趴是生命教育的第一道防线,请你一定要记得我们在沙发心理学里头承担的是什么?我们在书桌心理学里面昂扬起来的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每个晚上如约而至,在夜猫子心理趴里面成长,我们为什么一个又一个礼拜六的上午在夜猫子小沙龙,周六小沙龙努力地成长,刻苦地学习,为什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因为我刚才所说,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关心这些事?有多少人投入这样一个工作吗?我必须再跟你讲一遍,希望热线是现在最庞大的,业务量最大的自杀防治的一个平台,可是我们每天23个接线室,全中国23个接线室,我们每天只接到一半的电话,有一半的电话打进来是嘟嘟嘟,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接到,因为一直在电话中,这里电话占线中,跳到下一个城市的接线室,下一个城市又跳到下一个城市,所以许多人打来就嘟嘟嘟,他在全国23个城市,他可能半个小时都打不进,然后他的线路已经到中国一圈了,心痛是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你在全国的23个基地,23个城市接线室都需要你,不只希望热线需要接线员,生命教育中心事实上更需要各位成为心理危机干预公益讲师,接受23个,加上没有开线的一共26个,接受全国26个希望热线中心的派遣到各个地方去宣讲危机干预五法宝,如何发现自杀危机的征兆,如何辨识以及如何在第一时间提供有效帮助的技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只要把这些东西普及化,这些知识变成常识,自杀率立刻大幅降低,对不对?各位朋友,我让你看一则文字,一个朋友发给我的帖子,文字比较小,字比较小,我念一遍。 老师,有一个人已经自杀几次了,之前李某某他们也都报警了(这是热线的一个机构,热线里面的内部一个内部的一个小组,危机干预的机动小组),这一次又开始了,前几次他每次自杀都会有人给他钱,因为他说家里人不管他,这一次我也没有办法,昨天联系网警,但网警现在也不愿意回复这方面信息,不忍心,却也没办法,因为现在我也不好报警,我这有他个人信息,身份证信息我这都有,但唯一我无法报警,这边有状况,实在不方便真的不行,他约了人在南京轻生,这两天我联络了网警,但是只有一个网警回复消息,可是他不确定会不会介入管这件事,给他之前打过了厦门热线,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后请求他们回访。 而下午接到厦门的电话,接线员说他拒绝接电话,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并希望我能报警。(因为热线在没有接上线以前不能直接报警),我拒绝了,因为我说我做不到也不方便。问了我联络网警的情况,我说有回复但不管不好说,接下来问我还好吗?他可能怕他会影响到我,而且告诉我感觉不好的话,可以给他们打电话,救他是因为当初在那个群里头,我退群之后,有一个人没救回来,一直想去弥补,沈阳的网警也是那个时候不再接收网络自杀信息,虽然退出群(某一个自我伤害的一个群),但是我从未忘记我要做什么,虽然有时候会被警员说,没有准确地址,如何如何,态度不好也没关系,但是那个人救回来了,这一切就都值得了,即便救不回来至少努力过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今天被那陌生人(就是接线员)关注到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暖心的事,仿佛回到那时的希望24热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这是希望热线的一个好朋友,当初他是求助者,然后在热线得到了帮助,接下来他也成为一个助人者,你知道吗?接下来他在他自己的城市,然后他所在的范围之内,他去加入那样的群,然后在里边帮助别人,在里面救别人,然后遇到有信息,他处理不来的就赶紧跟我们联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那时候还有一个小组跟他对接,你知道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最后一句话意思就是现在希望热线的品质比不上当年,当年的希望热线是多么的温暖,可是现在希望热线有时候打过去不够温暖,不够专业,不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对他的批评,我们是深入的检讨,而各位,你看到没?其实这是一位小姑娘,可是你看到吗?当她走过生命的幽谷之后,她却挺身而出,默默地用她力所能及之处,你也第一次听到网警,对不对?你知道多少人在做这些事情,各位,我告诉你有多少人在做这些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4希望热线录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第一句说的是我在哪哪哪?我已经割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想活了,声音还特别大,我不想活了,心当时就感觉被忽悠了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那通电话接通以后我一直站在那,我从坐着到站着,我一直站在那,我从坐着到站着,他小声你小声,他急了你也跟他要蹦起来。所以当时接完电话我一头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接线室,第一次接线的第一个电话就接了也是一个上岁数的,他就开始诉说,一个人过,儿女也不孝顺,然后得了病了也没人管,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治病的地方还是卖假药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这位是我们一位盲人接线员,他是盲人,他是接线员,我们特别还在他家里安装了一套系统,可是他不要,他说要到接线室来,因为这一段路,从家里到接线室,跟从接线室回到家里,这一段路,是如此的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想活了,我觉得这个社会太黑暗了,找谁谁都不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任何人都有创伤事件,我也有创伤事件,生活中工作中时也会遇到一些,经常会遇到一些最不好理解的还是说歧视问题,你比方说人家谈好的,看着背景挺好,洽谈说你来我的公司讲个课,或者来我单位怎样,最后我把正式的简历给他发过去,人家一看是盲人,他说不好意思,你这个盲人,你来了,你上楼下楼真出现问题了,我们负责不了。我有时候跟他们说,就像一个人飞到天空,飞啊飞啊,飞得差不多,飞到一定的高度,让人往下砸了一下,就跌落了一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我最大的悲痛是我失去了生命,我什么都停止了,因为我永远是那个0了,但是我这个痛苦会移到我身边的亲密关系的那个人,那么我亲密关系的人怎么想我离开这件事呢?就是叫续命。我妈去世到我接受这件事花了将近10年以上,在她发病的时候之前有种种迹象,我都忽略掉了,我都没看见,就说这件事对我来说我根本就接受不了,因为当时我不相信,不相信她会离开,我觉得我肯定会有办法让他她再继续活下去的,不管是什么样,但是事实就是那样,看见任何一个人那都是妈妈应该站在那的样子,别人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觉得妈妈要是穿上了也会很漂亮。心路历程就是说一个重大创伤的人在接受重大创伤的点时候,可能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一个行动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说我来做好事,告诉你,这不仅仅是做好事,其实你是在帮助自己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痛苦存在,你接受吗?你不接受,你能把它扔掉吗?我想,哦,这件事是痛苦,我要痛苦多长时间?到今天晚上为止,我把这件事放下,否则明天我还要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我还要背着它吗?如果你要背着它,明天继续痛苦,如果你不背着,今天晚上放下,明天开启一个新时间,开启一段新的事情。 接线必须进入志愿者的角色,如果他打进电话,我必须再转换一下角色,可能变成他朋友的一种角色,就想他就是我的朋友,然后他就是我的亲人,抱着疑惑的态度,其实真的是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和拉力,但是有希望热线他就想尝试一下,想抓一下这一根生命的稻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没有一颗那颗心,一直会想着那个人,大部分真的会有,但是那种影响,不要影响到你日常的生活,你为了他而感到非常惆怅,心生不定,那就是有负性的刺激了,但是你因为他的困难生活,让你觉得我的生活,我即使住30平米,我很好,我自由,我有时间我有能力养活自己,我有时间享受我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经常说的那个滋养,其实到最后大家都认识到一点,想走的那个人早晚有一天会走,不从你的手走,从我的手走,或者是从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帮助的这个人是不认识的,你是素未谋面过的人,所以你这个爱是大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虽然说从事危机干预,我认为生死真的是有定数。有的时候有人经常跟我说,你别一个人出去走南闯北,带个伴带个助理,但是我就喜欢独来独往,这样的情况下能创造很多的机会。每次我都出去,他们都交到朋友,就是问你出车祸怎么办,出事怎么办?我经常跟他们说,如果老天让你死的情况下,你在被窝里睡一宿觉都死了,不让他死的情况下,我就在大路上跑,我不一定能撞到车,生死不应该由自己来决定,这是最大的最关键的一点,所有人我认为不管是谁,自己没有生的权利,自己没有死的权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可能就上了一天班,在街边的车里,自己享受这么20分钟或者15分钟,男的吸烟,女的演的那种状态,尤其是知识分子经常会做这件事。其实这就是真正的放空,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成长。其实幸福有时候不是说咱们吃什么住什么开什么车子,有时候你觉得今天天真蓝,这么多天今天天晴了,我一天心情就会很好,我早上起来风有点凉飕飕的,但是很干净,吹得我脸虽然有点凉飕飕的,但是我很干净,我出门的时候我爱人让我带了一件围巾,这些都是你的幸福源,就看你怎么感知,就是人们没有追求幸福,没有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智慧。其实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就是活着就是挺幸福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早上在夜猫子,周六小沙龙里头讲了一件事,身体是你个人的,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你自己所拥有的,对不对?可是生命是家人共有的,你的生命不是你一个人私有的,身体是你私有的财产,可是你的生命是家庭、家人、家族,甚至是国人所共有。请你一定要记住这件事情。 </p> <p class="ql-block">为了这个,我邀请一位特别来宾来跟各位传递一个美丽的信息,为什么说是一个美丽的信息? 我们邀请大观身心医学研究院张美丽总经理,美丽老师代表我们向各位提出邀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猫公主,猫王子,大家晚上好。感谢大猫王给我这样的机会,我在这儿再强调一下,其实我是有双重身份,还有个身份是山西希望24热线中心的发起人,2016年是5月20日签约准备引入山西,七月八九十号,我们培训,同期有133名的接线员志愿者,然后有40多名的宣讲员志愿者,其实因为最近又搬了一次家,每每搬家看到这些培训的照片,看到志愿者们当时的播放的视频,看到老师激昂的在讲志愿者伦理服务的时候,整个人是心潮澎湃,并且在2021年大家又看到国家又发出了几个文件,是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它又增加了社会心理服务的一直在强调心理危机干预人才的储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伍的建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老师刚才提到的这几点,我们真的是郑重向每一位猫公主、猫王子再次发出邀请,社会需要你,我们需要你,我们的团队需要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咱们发一下央广网那张照片,那张图,其实在我们做心理健康服务的,不管您是从业者,是专业的从业者也好,是爱好者,其实我们起码每个人都有家长角色,或者说企业职工这个角色,我们都在关注心理健康,国家三令五申也一直在推广这样的,并且特别重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2018年44号文件,十部委发出的文件在第6条的时候提到了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心理援助平台,心理援助平台重点它就强调了网络援助,心理危机干预24小时热线,咱们希望24热线当时这个文件一发出,我们就感觉给希望24热线制定的,为我们一直在坚守一直在做的公益项目而发出的号召,号召全国人民一起参与到我们这样的志愿服务中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大家发出来看到了,我们看到2019年1月17号,习总书记讲,强调志愿者事业要从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同行,也就是在习总书记的讲每一个讲话中,他把志愿服务已经是作为至高荣誉,而且我们每一个做志愿者的,不管您在哪一个组织中充当志愿者,您都有志愿者伦理这一条,我们都知道,特别是在国外国际上,它是把志愿者服务时常进入你个人的征信记录里的,咱们现在你可能只是消费刷信用卡有征信记录,那么在国际上它是要把志愿服务时常记录的,包括现在咱们有很多人各地都已经组建了需要24热线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在中国的志愿会网站,你都可以查到各地的团队,可以通过报名咱们的志愿者,同时今天咱们既然发出邀请,再次邀请咱们的工作人员,把我们希望24日线公益讲师团队的公益讲师的开课时间表,包括咱们的报名二维码,同样再次向大家发出邀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益讲师第一个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圆你一个讲师的梦,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讲师梦,其实这个讲师不一定非要对着100人讲,200人讲,我们可以对着一个人讲,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我们就给家里的人讲,给自己的亲人,给自己的邻居,给自己上班的同事讲都是可以的,不一定说你非要站着有30个人有50个人,但有10个人一讲,我脸红了,我紧张了,我讲不出话来了,不是这样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在咱们公益讲师这个课程,再辛苦一下他们工作人员,把公益讲师课程的两天的课程表也发出来,让大家详细看一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有教大家如何的站姿坐姿,天龙十八招,您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神情神态,什么样的姿势,包括我们怎样的语言展现在公众面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我们在希望24热线公益服务团队里面是专门有讲师这个组的,咱们有分的讲师组,小丸子剧团的成员,很多人我也想返老还童一下,我也要去演三年级的学生啊!那我们都可以满足你,因为生命教育呢是,从儿童从家庭开始的,我们从学校就可以从生命心理剧开始,并且您在这儿两天的公益讲师培训中可以获得课件,我们都是给你制的官方标准版的课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字一句教授你如何去讲,怎么样识别,包括志愿者伦理课程,很多人都是去给,马上七一八一了,都是去给给咱们党员活动,特别今年学党史这个活动,虽然是这个活动大家各地都是红红火火的在展开,不仅是学校单位企业都有咱们志愿者伦理,林老师讲的志愿者伦理,林老师讲的这个框架的志愿者伦理是所有人都没有听过的,大家听完都是非常震撼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您觉得我学预防大于治疗,我预防的知识也学了,我也要站在我站在公益面前也给大众都讲了也受益了,同时我也要学习他在危机中、危机后进行干预技术怎么办?非常好。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因为咱们有什么?有和大观公司专门和国家职业资格实验教育基地新开发的一个职业叫做心理危机干预,我们有分的三级证书,初级、中级、高级满足您,那么在初级中就全部线上的一套接线技术接线流程,从最基本的危机等级的判别,现在这个人说的是什么样的话,他到底到了哪一步了,是怎么样的,全部一点一滴的都教给大家,在公益讲师中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也会给大家做一个传播,但是你如果进一步的想要做接线员的话,要守住生命教育这一条防线,你一定是要来学习初级证书的知识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要做事发后,其实我们每次,最近看到了上海复旦大学这个事件,虽然是很多不好的事件,这真的就是发生,而且是一个公众危机,全国都能看到,我们对这个深表遗憾。但是我们除了叹息除了惋惜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事发后要做哪些事情?成都四十九中这个事件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个就要来学习咱们的中级心理危机干预实操技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儿强调了叫做什么?心理危机干预,它后面强调的是实操,让有老师手把手的带领你一步一步每一个环节如何做,团体怎么做,里头的团体如何分,深深感叹咱们志愿服务团队,我刚才讲了这三点的话,邀请咱们这工作人员再把咱们志愿服务团队那张图也发出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咱们不仅有前面识别和预防的宣讲知识,如果所有把专业知识变成常识,每一个人都掌握了这样的常识,是不是我们就把悲剧就能扼杀就能少一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发生后,我们有很多的支持性团体,再加上最后的防线,来希望24热性的接线室,您作为一个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来接听咱们的热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说到热线,因为我们不管从2016年山西也好,从2012年上海发起到现在8、9年的时间,咱们接触的过程中感觉我们就是一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是一个防自杀危机干预热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想再次强调一下,咱们的线是4线合1,最早我们是防自杀危机干预热线,那么第一个随着电话的打入,随着我们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的情况下,每天有数据呈现出来,学生和抑郁团体多了。那么在2017年的5月,林老师又把这一块的技术增加上,对全国2000多名的接线员志愿者进行线上的培训,我们增加了学生热线,抑郁热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知道2020年元月份爆发的新冠疫情,我们在第一时间和武汉取得联系,直接增加心理防疫专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段时间里,全国20多个接线室大家都在坚守着,所以咱们是四线合一,不仅仅是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它是一条心理疏导、心理援助、心理健康普及,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心理防疫,所有四线合一的,今天再次告诉大家一下我们的电话号码,4001619995,那么最早咱们有一个口流叫的是400,就是咱们四零0拨起来电话响的,要留要救救救我,1619995,可能所有夜猫子的伙伴们都听过,但是今天再次强调,其实每次说起来,第一我有再次说我今天老师演讲7天前面已经跟我说的,我其实准备了很多稿子,但是我一讲就会很激动,因为真的这几年陪伴着志愿者一起成长,一起走过来,中间有很多的艰辛,不说了,再说下去就激动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一路看见我们的志愿者成长起来,有很多人成长为合格的讲师,优秀的讲师,甚至成长为督导,到处在社区、在企业、在学校,在2019年我们创下佳绩,演出20多场,受众5000余人,其中有两三个场次都是900多个场次在进行小丸子剧团的演讲。那么在这里再次向大家发出邀请,一定要加入到咱们的队伍中来。希望24热线志愿者队伍,它是一个心理服务队伍,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才的队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把您培养成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伍的地方,希望大家一定抓住宝贵的机会,再次向大家发出邀请。 </p> <p class="ql-block">附: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传奇爱情</p><p class="ql-block">和世上所有精神爱情一样,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也源于不小心的邂逅。在一个不期然的冬夜,梅克夫人听到了柴可夫斯基的《暴风雨》,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于是,他们心灵之间便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自此,他们的通信,犹如不灭的火焰,燃烧在莫斯科漫长的冬夜,以不懈的执着,期待着春天的来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梅克夫人张开她温暖的羽翼,为柴可夫斯基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她定期给柴可夫斯基寄去数额不小的生活补贴,让伟大的音乐家在充满谎言、欺骗、伪善,泛滥着市井的卑鄙、马群般的喧嚣、野兽般巧取豪夺的社会中,得以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让他畅游在神圣的音乐海洋中。她把柴可夫斯基当作她永生中最重要的挚友,和精神开支的对象,却从不考虑从柴可夫斯基身上得不到任何物质的回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的爱情,是世上演绎柏拉图精神之爱的绝版经典。他们长达13年的结识,以及频繁的信件交往中,并没有寻求谋面的机会,虽然很多时候,他们近在咫尺。而仅有的一次,他们在意大利偶遇了。梅克夫人在散步的时候,经过柴可夫斯基居住的旅馆,而柴可夫斯基恰巧走到阳台上,两人的目光相遇了,心灵受到极大的撞击了,相互感觉到对方的存在。但梅克夫人很快摘下近视眼镜,匆匆走开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正是这种精神的爱,让他们心灵保持了长期的互相吸引,而不被世俗所侵蚀;也正如我们常说的,相见不如怀念,距离产生神奇之美。柴可夫斯基向梅克夫人倾诉道:一个钟情的人之所以爱,并非因为他钟情的对象以其美德吸引了他,而是因为出于本性,因为他不能不爱;而梅克夫人在一封末发出的信里曾经自己对自己默默地说:我爱柴可夫斯基,作为一个女人,一个身心都很完美、有能力去爱的女人爱着柴可夫斯基,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这更美的事物了。在另一封寄出的信里,她热烈地说:我爱你胜过其他任何一个人;我珍惜你胜过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如果这个消息使你烦恼,那就原谅我吧,反正我已经说出口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梅克夫人,就没有柴可夫斯基伟大音乐天才的诞生;正如没有华伦夫人,就没有法兰西民族先行者卢梭诞生一样。我想,一个诞生不了梅克夫人的民族,同样诞生不了柴可夫斯基。因此,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一样伟大。不仅在俄罗斯,而且在全世界,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精神之爱已经成为一个传奇,给人们提供无限想象空间的故事,那种极致的柏拉图风格,犹如盛夏的果实,在充沛阳光下的静物写生,虽然没有变幻的色彩,但却如此炫丽而凄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从另外方面看,即使他们纯洁脱俗的爱,延续了十三年之久,但最终还是绕不过世俗世界的风雨摧残。1890年,柴可夫斯基接到了梅克夫人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她已经快要破产了,从今以后,恐怕不能再寄钱给他了。于是,他们的爱情也随之戛然而止,犹如琴弦在酣畅的演奏中突然断裂。后来,柴可夫斯基打听到的情况,并不像梅克夫人说的那样,他由爱生恨,以为她从来没有爱过他,当她厌倦了他的音乐,就借口生意破产,永远地抛弃了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梅克夫人的实情,并不似柴可夫斯基想的那样。据说,是由于梅克夫人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她的子女们强迫她停止资助柴可夫斯基。而失去精神之爱的梅克夫人,深深地陷入忧郁之中,最后,在精神病院里走完了她生命最后一段凄凉的时间。她对于柴可夫斯基的爱,也随着她理智的泯灭,埋葬在精神病院的病榻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柏拉图精神之爱,看起来多么崇高无比,令人仰慕不已。但是,一旦遇上现实的残酷和无奈,谁也无法逃脱此劫;多么漫长的情路也将戛然而止,消失如烟,犹如《天鹅之死》中那柔美宿命的翅膀。从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精神之爱的最后结局,十载经营的爱情城堡,却毁灭于旦夕之间,我们深深感受到,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如此脆弱不堪,动辄面临着可怕的破产。开始总是闪耀迷离的理想之光,最后却被现实折断翅膀,颓倒在精神废墟之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精神之爱,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是普遍存在,不过,其浪漫方式已经由传统的书信往来,青鸟传情,变为虚拟世界里的网恋;可是,君可见,有几对网恋情侣能够修成正果呢?所谓柏拉图之爱,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谎言,这是被无数爱情悲剧所证明了的。至今,我们似乎还可以听得到,柴可夫斯基在临终之前,用万分痛苦、疲惫不堪的语调,反复呼唤着梅克夫人的名字,最后却咬着牙,心里充满绝望地说道:冤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贝多芬的《悲怆》是他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音乐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这首气势磅礴的奏鸣曲何以会有一个与其音乐精神并不很符合的名字?原来,这个形容词是贝多芬自己写上去的。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日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的疑问:“……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1801年,贝多芬在给朋友韦该勒的信上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怆”奏鸣曲本身和这封信,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题目“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有人曾将这首奏鸣曲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较,指出在这两部作品中,存在着共同的“青春的哀伤感”。 可能人们是从这个标题出发,将它和当时德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相对应而作出这种结论的。确实,在歌德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在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中,都弥漫着类似的情绪。但贝多芬毕竟有其独特的个性,实际上,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弥漫着一种对无限、对理想的渴望。他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肉体上和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恐惧、忍让、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华。正如E•T•A•霍夫曼所说:“人的心在尘世之物中感悟超尘世之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悲怆,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这部奏鸣曲,用音乐把我们带出生命的躯壳,导向那无垠的精神疆域,向我们的灵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我的王国是在天空。” “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热狂,我们这些精神上无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欢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这样说:最优秀的人物通过痛苦才能得到欢乐。”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类的英雄,人类的普罗米修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乐章是宏伟的奏鸣曲式。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c小调。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温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贝多芬对生命、对人类的爱就像阿波罗的阳光一样,明澈地闪耀在每一个音符上。 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快板,c小调,2/2拍子。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