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接待的来访者中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不断地通过学习工作获得认可,体会了一时成绩带来的满足感,又开始急忙找寻下一个目标,不能让自己停下来,一停下来就感到焦虑;又或者觉得没有了“好大学”、“好公司”、“高学历”的外在“标签”,生命也就失去意义了;这样很容易出现例如:高考没有考好,就全盘否定自己,陷入了抑郁状态;或者因为对自己期待过高,但是长期没有升职加薪,开始否定自己;还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希望挣更多的钱,控制不住地花钱,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填补不了内心的空洞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因为他们把“假我”当成了“真我”了,什么是<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真我-假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真我-假我”的理念最初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D.W. Winnicott)提出来的。他将“真我(真实自体)”用于描述一种基于真实经验的自我感,也即一种“真正活着”的感觉。与真我不同,“假我(虚假自体)”则更像是一种防御表壳,在极端情况下会让个体感到麻木空洞、内心一片死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其实这可以追溯到早年的养育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对婴儿保持高度敏感的母亲,对他们的情绪情感进行回应(婴儿6个月以前)这个母亲可能是高焦虑的,让婴儿马上摆脱掉他的不良情绪,为了不让她更焦虑;这个母亲也可能是抑郁的,在自己的内在世界中无视婴儿的情绪表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比如说你作为一个婴儿,你明明很饿很难受,本能告诉你应该哭的,但是你意识到你周围的人没有办法给你食物,而且你哭的时候你可能会被打,那你可能就不会去哭,然后当你发现你对周围的微笑,别人对你也微笑的时候,你做可以的行为的时候,别人会给你你想要的东西,那么久而久之这种扭曲自己主体需要的去适应他人的方式,就是一种虚假自体的培养。当小孩长大成人后,“母亲”的含义其实已经从真正意义上的妈妈扩展到了所有涉及人际来往的场合中——我们所面对的社会/人际期待。与此同时,这里的“母亲”还会升级为我们为了达到外部世界的标准给自己施加的压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处于这样一种长期的否认或拒绝情感状态,会使一个人与他的内在活力与主观能动性失去连接,甚至是丧失自我统整感与自我存在感。最常见的,他们无法获得身份认同感(“我是谁”),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工作目标,也没有明确的亲密关系对象及性对象,往往是“模仿别人在做什么”,“父母让我做什么”,“到了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却无法体会到发自心底的幸福感与意义感。这种状态让你觉得很痛苦,但又不能表示你真实的自己,这只会让你更挫败更失望,所以你要隐藏起自己真实的这部分来做虚假的……那就会很痛苦的,很容易崩溃的,很容易有自我身份的消融,从而产生怀疑:“我到底是谁?我在哪里?我是怎么活着?我为我自己活的,还是我为别人活的?”这也是当代青年常见的“空心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卡尔·荣格说过:“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我们的外部境遇是内心世界的向外投射。或许你的内心有两个人,假我:“</span>我是好人”真我:“不,你不是好人”;假我:我是一个无私的人,‘真我:不,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假我:我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真我:不,你是一个很容易有愤怒情绪的人;假我: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企业家,真我:不,你只是需要妈妈的赞扬;,假我:我要赚很多钱,真我:不,你更希望过平淡而舒心的日子;仿佛<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自己像是戴着面具在生活,这似乎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内心因此感到非常的矛盾和冲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除了幼时的原因以外还有就是社会性原因导致的。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某种程度上,有时候我们用“假我”来适应外部世界,“成熟”的成年人不会不分场合地过分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他们既能够做到随机应变,也不会和真实的自己失去联结。然而,</span>一旦超过某个限度,这种“不动声色”就会逐渐掩埋真实的自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精神分析学家亚历山大·洛文(Alexander Lowen)认为,当外在自我过度屈从于主流文化中的种种规则,内在自我就会在无意识的压抑与否认中逐渐扭曲,乃至发生异变。如果我们对其置之不理,备受压迫的内在自我就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并最终以不受控制的自毁或自我破坏的形式爆发——比如酗酒、暴怒、物质成瘾,甚至自伤等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所以,多问问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如果能多看看我们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人格统一起来,就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具有全然、合一的感觉,那时你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在活着,而不会充满了“生活好无聊啊,好像在为了别人活着”的</span></p> <p class="ql-block">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