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奶奶的幸福时刻…

及时雨(谢绝私聊)

<p class="ql-block">  106岁的奶奶任淑玉</p> <p class="ql-block">  姐姐旭霞、妹妹旭文和我看望奶奶…</p> <p class="ql-block">  妹妹旭文和妹夫少江与奶奶。</p> <p class="ql-block">奶奶看到我们,迅速从床上起来,推着这个两用的小椅子招呼我们快坐…</p> <p class="ql-block">  奶奶102岁时,与从北京回老家的第五代小外玄孙女的幸福时刻。两岁的小杨杨好可爱,她是妹妹旭文的孙女。</p> <p class="ql-block">一老一小在聊些什么呢?你们现在还记得吗?</p> <p class="ql-block">爸爸84岁生日时,奶奶的幸福时刻。</p> <p class="ql-block"> 与大孙子旭东在一起。每周日都是旭东哥开车接上爸爸、姐姐去看望奶奶。</p> <p class="ql-block">与医学专家、教授的三孙女比脸,“你看看你的脸是什么样儿!”</p> <p class="ql-block">102岁的《朗读者》。我们回老家看望奶奶,她拿出珍藏的《毛泽东选集》,为我们读其中的“整顿党的作风”…在坐的是爸爸,博士、大学教授的小弟旭光,抱着他的小女儿苗苗和弟媳兆文,9个月大的苗苗听的很专注。</p> <p class="ql-block">103岁的奶奶在老家生日时,我为她手腕系上了红绳。</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奶奶照顾过九天的第四代重外孙杨越,从美国研究生毕业回来看望老姥姥。</p> <p class="ql-block">2020年,奶奶接过四叔代她领的政府补贴,连说“我就感谢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105岁的奶奶在伏案题字,祖国万岁,祝大家健康!</p> <p class="ql-block">  在大儿子家,与儿孙们四代合影。爸爸孙希华、哥哥旭东、我,妹妹旭文和在爸爸怀抱里的弟弟旭光的儿子禾禾。</p> <p class="ql-block">  在美国的第四代长重孙幸福的一家,奶奶提起来就幸福满满。长重孙博士毕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第五代玄孙玄孙女,聪明、帅气、漂亮、健康…</p> <p class="ql-block">第五代玄孙嘟嘟和玄孙女彤彤。</p> <p class="ql-block">102岁时,奶奶自己缝制的保温杯套。</p> <p class="ql-block">在老家,明察暗访,奶奶永远是这样的状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p> <p class="ql-block">奶奶从不抱怨,一直这样面对生活…</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3日上午,106岁的奶奶在二姑家,我和妹妹旭文妹夫孙少江从烟台回莱州老家,与姐姐旭霞一起去看望奶奶…</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气色很好,反应还是很灵敏,连说不知道我们来了,没来得及换件衣服…奶奶一生要好儿,这么大岁数了还是很注重自己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二姑、二姑父孝顺、厚道,照顾奶奶很尽心,他们身体也都不好,太辛苦他们了。</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世纪老人,从民国到新中国,经历了国家的战乱、贫困和多灾多难,到现在的“新社会”(奶奶语)看的更透彻,常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感谢国家,感谢共产党一直挂在嘴边。</p><p class="ql-block"> 奶奶大义,当国家危亡时毅然舍弃小家。抗战时期,年轻的她在村里组织妇女为八路军赶制棉被,棉衣,棉鞋并冒着危险送往前线。家里上有老人下有几个孩子,她却以自己一米五几的柔弱身躯支撑着整个家庭,毅然支持爷爷带队支前,一走就是小半年。爷爷在淮河战役和济南战役中荣立二个二等功,一个三等功,他是带着立功奖状回家的,奶奶特别珍惜。二等功的奖状六十年代被人借走搞教育展览再没还回来,一直是奶奶的心病,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她仍一再叨念,至今年年不忘。</p><p class="ql-block"> 奶奶聪明,心灵手巧,一生做好事儿。村里人的生老病死她都会被请去帮忙。过去的衣服、鞋帽都是手工做。奶奶的女红好,小孩的虎头鞋虎头帽子,出嫁的新嫁衣,奶奶做的可漂亮了!盘的扣子现在大都不会做了。奶奶做的大饽饽非常好吃,那时候没有糖,更没有其他添加剂,就凭她的双手揉的那个好吃啊,现在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和味道。逢年过节,新房上梁,新人结婚,小孩百岁,都能看到奶奶用面做的小动物,涂上颜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奶奶勤劳,勤俭持家。她16岁嫁给了家庭贫困的爷爷,育有七个儿女。现在生孩子都做月子,奶奶那时生完孩子三天就要下地为全家做饭,自己更没有什么好吃的补充营养。全家十几口人吃饭、穿衣,孩子上学全靠她操持。拉扯孩子们长大成家后,她又陆续看大了十几个孙子外甥,我儿子八十多天我要上班没人看护,农村正是麦收时节,奶奶毅然丢下刚生病出院的爷爷和满家的农活来烟台帮我照顾了九天的儿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这是第四代,那年她已七十一岁。奶奶走时满嘴是泡,眼睛发炎,我知道,那是她不放心满家的活儿和生病的爷爷。“<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能帮孩子点儿什么?”奶奶帮助他人总是能舍弃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奶奶干净,一生要好儿。一百零三岁时自己还在农村老家独立生活,家里一直是窗明几净,即便是抹布她也洗的干干净净,摆放的整整齐齐。她对衣服的颜色、样式都有自己的主见和要求,买回来就是差一点儿都要亲自整理,扣子要亲自再钉一遍。</p><p class="ql-block"> 奶奶识字,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她出生在掖县西关的大户人家,本来姓于,小时候上过四年私塾,只因父亲于文海早逝家道中落才中断了学习。奶奶很重视七个子女的学习,即便家里再困难,“头拱地”也送孩子们上学。爸爸上学时,为一角多钱的书本费家里家外走了好几趟都难以向奶奶启齿。作为长子,爸爸最理解父母的不易母亲的艰辛,自己有困难从来不张嘴,不伸手,一生都是这样,即便是对组织亦是如此。母子连心,奶奶知道爸爸肯定是上学有事儿,问明缘由,忙完家务,照顾好孩子们都睡下了,奶奶连夜对着月光掐草辫子,卖了钱才交了书本费。掐辫子白天没有时间,晚上不能点灯照明,因为没有油啊!</p><p class="ql-block"> 奶奶善于学习,与时俱进。 家里她珍藏的《毛泽东选集》经常拿出来看,大家回去看望她包东西的报纸、广告纸她也都要看,报缝中的保健品广告也看,但她从来没吃保健品。过去通过听有线广播,现在看电视,国际国内形势常常比我们都清楚,把握应用新名词的准确度和速度常常令我们惊讶。在一百零二岁时,烟台电视台给她做了专访并在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放。采访到最后,记者问她要为观众说点什么,她欣然提笔写道:</p><p class="ql-block"> 祖国万岁!祝大家健康!</p><p class="ql-block"> 奶奶为我们活出了榜样。</p><p class="ql-block"> 五世同堂的奶奶有好多故事…</p><p class="ql-block"> 历经百年沧桑,奶奶是一部书,在这里会读出生活的智慧和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