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的故乡山西省五台县台城镇东龙泉村,山美水美美不胜收,最美景色当属三月里那山头层层梯田里千树万数梨花开的壮观,辅之以点缀在农家房前屋后的桃红杏白,而那天空里弥漫飘逸着梨果花的馨香,桃杏花的芳香,白槐花的药香,杨柳嫩叶的树香,榆钱斗斗的奇香,梧桐花的幽香,那次第开放后一浪接一浪的扑鼻,和着动人景色令儿时的我们几多的陶醉啊。但改变了我思想,影响我成长进步的却是故乡的红色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虽是小山村,红色文化底蕴却不浅,这其中因素之一应该是建国后中共五台县委党校建址我村的影响吧,而后来的五台县第一学府--五台中学校址搬迁进驻,更是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于是有了“学大寨”期间,全村干部群众大干苦干加油干,平整土地,在山坡脑上和七沟八梁的五家岗依坡就势二年建成了十几层百亩“大寨”梯田的辉煌史,又筑起二级提水电灌站,引水上山浇灌新建的大寨田,成为“农业学大寨”先进模范村,得到县委表彰和全县观摩,声名大震,当时我村还是全县购买第一台28马力“东方红”拖拉机的村庄呢。说起历史,我村白云飞(离休前任北京某部空军司令员)、安晋生、安林生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呢。</p> <p class="ql-block"> 近水楼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的引领 ,小时候记得村里那青年们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真正人才齐备,看着他们的排练和表演,我暗自称奇,也很神往那种意境,我记的外号叫铁锤的大哥,拉一手好二胡,现在还记得旋律,一对照原来是“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一曲,我没见过他们训练,好像一出手就表演的那么自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农村人大多喜爱吹奏的,也喜唱戏、唱歌的,那时候主要是红歌,比较舒心的是村里在石坡上山的混凝土电线杆上安装了高音喇叭后,每天早午晚大队办公室总是一大早就有书记或队长等出来放红歌,要不是大队看门的老良放,最频繁的就是《东方红》《大刀进行曲》歌曲,后来与这交相呼应的是五台中学的高音喇叭也是每日必歌的,有傅丽坤的《红珊瑚》,孟贵彬的《草原之夜》,李光曦的《北京颂歌》,张新民、廖清的《逛新城》等响彻云霄,这歌声伴我从童年走到少年,也伴随村里人度过激情和美好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当然,县里、公社的露天电影也不时的趁夜里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滋润着我们成长壮大,记忆最深的《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秘密图纸》,《红灯记》(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现代京剧)(1970年前),《沙家浜》(现代京剧)(1971),《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京剧),《海港》(现代京剧)(1972),《龙江颂》(现代京剧)(1972),《青松岭》,《奇袭白虎团》(现代京剧)(1972),《奇袭》(1973),《艳阳天》(1973),《创业》(1974),《杜鹃山》(现代京剧)(1974),《平原作战》(现代京剧)(1974),《闪闪的红星》(1974),《侦察兵》,《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创业》(1974),《决裂》,《春苗》 ,《车轮滚滚》,《第二个春天》,《烽火少年》,《海霞》 ,《 金光大道》(1975),《沸腾的群山》,《欢腾的小凉河》 ,《难忘的战斗》(1976),《黑三角》(1977),《祖国啊母亲(1977)》,《江姐》(1978),《啊!摇篮》 ,《保密局的枪声》,《从奴隶到将军》,《吉鸿昌》,《甜蜜的事业》(1979)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也结伴到邻村去看的,影片有《跟踪追击》、《回民支队》 《小兵张嘎》、《神秘的旅伴》、 《农奴》 ,《冰山上的来客》、《汾水长流》、《暴风骤雨》;《渡江侦察记》,《洪湖赤卫队》,《东进序曲》,《三进山城》,《打击侵略者》,《奇袭》、《奇袭白虎团》、《苦菜花》,《英雄儿女》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后来到县城电影院看的是--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大浪淘沙》, 《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上甘岭》《 小花》,《霓虹灯下的哨兵》,《瞧这一家子》 等影片,已是七十年代末了吧。 </span></p> <p class="ql-block"> 样板戏时代,文艺宣传更是人才辈出,戏剧、二人台最叫响,人民公社每次调演,总少不了我村的,村里的文艺队也拉得上台面,走得出去的,不过不是样板戏,但都是歌颂新中国新社会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总之,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小时候享有的红色文化滋养较多吧,这么多的影片,回想起来,每部都有一两个特别难忘的镜头挥之不去,譬如《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参军戴八角帽的镜头,《平原游击队》李向阳骑马双枪击毙日寇冲过敌战区去的镜头,《侦察兵》侦察参谋郭锐化装成李处长视察敌炮兵区用白手套摸大炮口的镜头,以及黄团长在见了自己真正的上司吓得揩冷汗的情景,《青松岭》张万山大叔横穿公路双手勒马对马惊后突发事故的处置,《渡江侦察记》老班长学青蛙叫的夜景,此外,《红色娘子军》洪常青被捕后写的自白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洪常青,还有后来人”的特写及被敌人火烧英勇就义的镜头,人物映像深的还有高营长,赵永刚,王成王芳兄妹,江姐,许云峰,还有后来样板戏的杨子荣,柯湘,李玉和,铁梅,李奶奶,郭建光,阿庆嫂,阿妈妮等也数不清了。他们的顽强不屈、英勇就义的革命气概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 那时故乡的红色文化教育和传承是潜移默化的,后来《毛泽东选集》1-4卷和《毛主席语录》本的发行,以及红歌在村里的继续流行等深深感染着我们的心灵,加上样板戏的推广和鼓舞,那种激情和战斗精神在农村也是空前的。而红色的基因,革命的种子在六十年代的农村间接播撒也是最广泛,最极速,因而也最彻底,最入脑。 </p> <p class="ql-block">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有两个好老师,一个是紧跟时代的文艺型老师毛老师,她教我们学习文化课外,教我们唱红歌,画画儿,组织排练节目,在四合院式的寺庙学校上下院的八块白墙壁上画上鲜活的学工学农学文化的少男少女彩色宣传壁画,为校园增添了几多的风光,还经常组织我们观看五台中学的师生文艺汇演以及运动会等,让我们从小接受红色文艺熏陶,她还组织我们做“红小兵义务宣传队”,开展学雷锋活动,去到村里大街小巷去张贴标语或十几个人分成三四个个小组到每个五保户,先作领袖语录宣讲,每人一段,然后开始帮助老大爷、老大娘提水,打扫院落,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是勤劳务实的王老师,负责学校管理和勤工俭学等劳动,教我们学工学农学军,主要是学农支援大队和学校的各种集体劳动,组织我们跟生产队的老田在石坡山上的大寨梯田里学梨果剪枝,春夏之交,在果树园下,用队里自产的芦苇学编帘子。给学校自留地送粪舆水,集体劳动,用铁掀翻地、用铁䎬子鏪粪(一般是男孩的活儿),种上玉米或山药后,再用之䎬平地,之后用大小锄头锄草,秋天到了用镰刀收割,最多的劳动应是秋季吧,为生产队摘马铃薯、跟生产队拾麦穗、割青草压绿肥。冬天呢,到深山割柴、近处捡柴。现在回想起来我那小学校应叫做“红色基因职业小学校。”此外的劳动还有山坡打石子(为县里唐家湾水库筑坝用)等,都应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自然,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需要学的知识和技术那么多。农民生产劳动,没有文工团助兴,因此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红色教育宣传队,我们就成了他们的宣传对象,劳动的间隙里,给我们讲故事、唱红歌,也激发了我们共同的战斗激情,记得我的一名本家的四爷在秋季刨山药时自发地给我们唱起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也是从那时起,我们最初听到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们小学校园里老师教的红歌也是难忘的,至今还能唱的来每首歌的首句-----“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工农齐武装,卫国保家乡,展开游击战,胜利有保障······”,“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地道战、嘿,地道战······”、“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山上---要消灭反动派--改地--换天······”,“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span></p> <p class="ql-block"> 后来呢,老师们与大队还组织“听老农忆苦思甜大会”,村里支书郭三春人称“三巴爷”、支委刘槐叔最苦,三巴爷好像从河南还是四川哪逃荒到我村落户来的,当然最有苦诉,讲的老泪纵横,我们听得也感到痛苦难过,贫下中农忆苦思甜也是当时运动的一项大内容吧。</p><p class="ql-block"> 当然村里各街道墙壁醒目的标语都是红色内容的--“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等白墙黑字或红字的大宋体字。家家户户的年画也大多是“马恩列斯”及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伟人们的画像或“井冈山会师”等红色内容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上小学最有意义的是看的小人书书,有连环画(如《鸡毛信》等),有影像的,大多是与电影对应的红色经典战斗故事片,课间活动时间长,一人或两人一组,分散来去看,也有相互借着阅,也曾买了看着阅,“红小兵”杂志是订的,那时非常流行的,我们都很渴望好奇的,薄薄的,十来页,红色的封面,觉着有趣,令人憧憬向往的读书生活,那么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小学课本印象特别深,每当新学期新课本发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捧着语文或算术课本捂在鼻尖上闻了又闻,那股书香的味道那么神奇,引人,后来给书打上捆书用的牛皮纸或贴旧的年画包本皮的。而那语文课本里红色教育经典课文一直陪伴着我们,回想起来的课文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的故事”“在泥塑‘收租院里’”“算盘响”“周扒皮”“纪念张思德”“草原英雄小姐妹”“南泥湾开垦”“喜看卫星过北京”等。</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晃改革开放四十年也过去了,过去的好多记忆渐渐模糊了,但儿时故乡的红色文化却更加清晰起来,故乡的红色文化底蕴激励着故乡一代代人才辈出,也深深改变了我,成为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最初的情愫,也成了我不断学习进取和为党为人民工作的精神动力。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愿我辈继续传承这种红色基因,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继续拼搏奋斗、长征接力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