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五)

风调雨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端 午 戴 艾 草 ——爱的传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作者:风调雨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片:自拍 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编制:田野白云</b></p> <p class="ql-block"><b>  随着年龄的增长、端午节日的轮回,这些年对儿时戴艾草的印像更加深刻清晰了。</b></p><p class="ql-block"><b> 小时候,每当端午这天父亲早早就起床,走出县城到小河西边的草滩拔艾草,虽然穿着带腰的雨鞋,露水还是打湿了膝盖下面的裤腿。回到家后父亲把带着露珠的艾草择出几枝嫩尖儿,轻轻地戴在睡梦中的妻子儿女们、和自己的耳朵上。然后再把艾草摘选、分扎成一个个小捆,插在外屋门头、里屋窗口、电灯旁。瞬间整个屋子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艾草清香。长大上小学了,父亲不忍太早打扰我们睡觉,端午这天清晨就把择好的艾草尖儿,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枕头旁,起床前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把它戴在耳朵上。到青春逆反期时也想抗拒一下不戴了,母亲说:“戴上吧,老话说,五月端午不戴艾,来生变个丑八怪。”父亲在一旁耐心地解释到:“艾草有很多好处的,它可以祛病、驱邪保平安、防止蚊虫叮咬,有的地方还用艾草水煮鸡蛋、闷米饭。爸爸小时候端午这天,也要戴你爷爷拔回的艾草,还用它煮水洗脸洗脚呢。”原来一枝小小的艾草有着这么多好的作用!也许爷爷奶奶小时候,也会戴他们父亲拔回的艾草吧?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从那以后的每个端午节,我们兄弟姐妹都很情愿地戴着它,艾草伴着我们一年年快乐的长大。</b></p><p class="ql-block"><b> 参加工作、成家后我虽居住在城里,同样延续着端午清晨,家人戴艾草这一习俗。但早市上买来的艾草,与年幼时父亲在乡下亲手拔的原生态艾草,味道浓度大不一样,儿时那清香沁心的艾草味道,永远烙在了我的心底。</b></p><p class="ql-block"><b> 今儿一大早老伴买来艾草,择下一枝枝嫩尖儿,戴在他、我和儿孙们的耳朵上。淡淡的艾草味道沁入心底,那岁月里的往事再次涌上心头。小时候父亲一年年端午节給我们戴艾草。父亲离休后家又搬回了市里,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又在一个个端午节里,赶早买艾草、择嫩尖儿给二老戴在耳朵上。同时把我们兄弟姐妹,各家做的粽子或凉糕,拿給二老品尝,每当这时父母亲脸上总会绽放出孩子般、满足的微笑。 如今再也看不到父母亲那慈祥的目光,和孩子般的笑容了。好怀念小时候端午戴艾草、父母亲制作的粽子和凉糕。因为那是陪伴我们走过半生的岁月,刻在心底的记忆,所以永远忘不掉!</b></p><p class="ql-block"><b> 端午戴艾草这一习俗,在父母亲潜移默化中代代传承着,而且会更加延绵意长。 端午节,是留在记忆长河里的一朵浪花;端午节,粽子、艾草的味道年年飘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