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航母军港建设中的潜水中队</p><p class="ql-block"> 1975年12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海军请示上划圈同意,中央财政拨款3亿元人民币,从此拉开了我国第一个航母基地工程建设的序幕,工程代号1204。</p><p class="ql-block"> 因为该工地处在山东省胶南县海崖公社固镇营村,当地人叫小口子,所以也叫小口子基地。</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央军委和海军的指示,成立1204工区,组建工兵第一支队,海工第13团、15团、16团以及四个直属营,分别从陆军改编而来,海工10团、工程船大队,交通部航务二处(曾参加了第一个核潜艇基地工程)同时参加建设。</p><p class="ql-block"> 海军成立工程指挥部,有北海舰队副司令员赵汇川任总指挥长、张继尧任工兵第一支队队长、吴宁任政治委员,李木杈、马德明、裴振声、庞典成任副支队长,石原,袁庆桐任副政委,刘英达任参谋长,王建、石光、刘振忠任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北海舰队把当时仅有的两个直属汽车连抽出一个,加入工兵一支队,随后支队医院、转运站、警通连、测量队等附属单位相继成立。</p><p class="ql-block"> 兵民是胜利之本,山东省潍坊地区下辖的11个县,每个县组成一个600人的民工大队,加入工程建设之中。</p><p class="ql-block"> 1976年寒冬至1977年4月,筑港部队的2万多名官兵精神抖擞、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黄海之滨的大珠山下,没有道路,没有水电,没有营房,只有困难在“迎接”和考验着筑港部队的建设者们。“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参战官兵在伟大领袖号召的精神鼓舞下,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下,为了克服暂时的困难,部分连队暂住进了社员们的家里,住在临时简陋工棚和帐篷里的战士们,常常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把帐篷掀走,外面刮大风,棚里刮小风,外面雨停了,棚里仍滴嗒。劈山炸石、铺设道路,各连队自己动手修建蓄水池,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工程兵光荣,建航母军港光荣,战斗在毛主席批示的国防工程上无尚光荣,是每一个参战官兵的共同心声,要把汗水挥洒在航母基地上,要让青春在航母基地上绽放,是参军官兵最坚定最豪迈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根据工程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工程船大队所属的吊船、拖船、挖泥船、炸礁船、铲石船、打夯船、给水船、驳船、登陆艇等近百艘不同类型的船只,从其他工地向小口子集结,接到命令的潜水中队官兵分别从崂山基地的一工区,威海基地的五工区,连云港基地的八工区等纷纷向小口子集结。</p><p class="ql-block"> 航母基地工程分陆地和海上两大部分,在陆地上有大型枪械库、油料库、化学品库、导弹储备库等,在海上有东防波堤、西防沙堤、南导堤和一、二、三号大型可双面停靠,总长近万米的码头组成。</p><p class="ql-block"> 听完开工动员誓师大会的潜水中队官兵,一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纷纷向党支部递交决心书、请战书、班排之间相互开展的挑战书、应战书、倡议书等贴满了学习园地专栏和大小黑板墙上,各党团小组分别召开诸葛亮会,大家献计献策,各显其能。</p><p class="ql-block"> 水深流急,涌大浪高,港池宽阔,海底基槽深而宽大,水下作业难度大,施工点多面广,任务十分繁重,是航母基地工程的特点。为了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施工速度,中队首长决定把原有的九个潜水班组扩编为16个班组,把原有的每班组12人,改编为7-9人,把原来的每班每天下水作业8小时,修改为每天4班每班6小时,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制。各班组长由排长或志愿兵技术骨干担任,战士们还发明了无昼夜水下作业法,在施工的驳船上安装高倍射灯,直射潜水员作业的海面,为潜水员夜间作业提供光线,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早一天完成任务,潜水中队的官兵上下一心,风雨同舟,涌现出了一批批可歌可敬的感人故事:有推迟婚期的;有放弃疗养的;有提前结束休假的;还有在即将宣布退伍之前,坚决要求再下一次水,再平整一米基础,再安装几块方块的……。更令人难忘的是,为了早一天完成超大型沉箱船坞的投入使用,1978年农历的大年初一,我们都是在水下度过的,当时是周边渔村的除夕鞭炮声告诉我们:正当万家团圆的饺子端上炕桌,举杯欢庆新年的时候,我们可爱的战士此时正在十几米深的水下,冒着冰冷刺骨的海水,头顶纷纷飘落的雪花鏖战正酣。潜水员孙海发等战友在水下连续作业达10小时,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升到水面,准备休息的时候,时针已经指向了大年初一的上午九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最可爱的子弟兵在替我们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尽管潜水中队的官兵走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没有丢,宗旨没有忘,钢刀不卷刃,红旗不褪色。一分队长何来法、二分队长沈志群、三分队长姚宝安,始终勇当排头兵,处处做表率,在分队长榜样力量的鼓励下,一个个令人敬佩的先进人和事相继涌现:有技术一流“手到病除”的水下排险高手曹金平;有默默无闻、从不喊累的水下老黄牛王金亭;有工作狂人,拼命三郎、水下尖兵朱昌官;有以苦为乐、不知疲倦的东北大汉孙海发;有浑身是汗的水下铁人潘家平;有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水下爆破大王孙玉国;有头脑灵活、反应快捷的水下蛟龙李少云、刘清太;有虚心好学、踏实肯干的周慧林,陈克刚;有在2号码头安装方块时光荣负伤的战友汪显忠,动人的故事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1982年7月底,我任二分队长期间,因连续数日的水下作业和劳累,以致在参加大队(团)组织的八一会操时,突发疾病昏倒在2号码头的会操现场。当我苏醒过来,才知道是在支队医院的病床上,主治大夫建议我病情稳定之后,转院去401或海军151青岛疗养院静养一段,我思虑再三,心想战友们都在夜以继日地奋战,我是一队之长,怎能去疗养去住院去当逃兵!打了不到三天的点滴,我毅然回到连队投入到了紧张的会战之中,在部队服役的十几年中,我把数次疗养的机会都让给了其他的战友,直至转业从未去疗养过一次。</p><p class="ql-block"> 当时筑港工兵部队的伙食费用,每人每天只有0.65元,每月的津贴每人不足10元,基本上以白菜萝卜杂粮为主,即使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叫过苦,没有喊过累,没有一分钱的奖金,没有过一个囫囵星期天,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加班,会战、拼搏和比奉献(五年的工期,大会战六次,小会战数不清)有人问我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干劲?我们会自豪的说:是来自对党坚定的信仰,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对大海深深的热爱。这就是100多名潜水中队官兵和二万名筑港指战员军人风采和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筑港指挥部当初向海军、中央军委承诺的“三年部分交付使用,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在二万多名筑港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实现。他完全是有海军设计、施工,在施工中成功解决和完成了超大沉箱预制、海上拖运、安装,海底基槽测量,整平等40多项世界级的难题。</p><p class="ql-block">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航母基地的主要工程量仅石方开挖就达三百多万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约七十万方;海底挖泥四百八十万方;港池炸礁七万方。</p><p class="ql-block"> 按照交通部规定标准,每一个潜水台班安装八十吨重方块是五点五块,而我们大干苦干巧干拼命干,一个台班平均安装十块,最高纪录达到二十块。我们潜水中队在100天内下水作业达五千八百九十八小时,八百五十五个台班,有的战士在水下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1973年入伍的上海战士、共产党员朱昌官,在即将宣布退伍的前几天,一天之内竟在十几米深的水下作业达14多个小时,远远超过潜水大纲每天不超过6小时的规定,被战友们称赞为工作狂人,拼命三郎、水下尖兵。</p><p class="ql-block"> 航母军港基地的建成,确实是用心血汗水忠诚和智慧浇灌而成的,它的每一块石板上都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踏实的脚印,奋战的身影和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第一期工程如期交付使用,数十艘大型水面舰艇陆续进港停靠。2012年9月25日,辽宁号航母入列海军战斗系列。</p><p class="ql-block">2013年2月27号上午,辽宁号航母首次顺利靠泊小口子军港,标志着我国航母军港完全具备靠泊保障能力。</p><p class="ql-block"> 航母军港基地的建成,在我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永载史册。我们能成为航母军港建设中的一名战士而感到无比的荣耀,也为有这么一段人生青春经历感到自豪和难忘。</p><p class="ql-block"> 鸟瞰航母基地卫星图有感:</p><p class="ql-block"> 俯瞰航母基地军港,犹如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张开温暖的双臂,在拥抱远航归来的儿女。</p><p class="ql-block"> 一艘艘威武的战舰,伏波静静躺卧在港内,幸福的依偎在祖国母亲温暖的胸旁,好像是在向母亲撒娇或是在倾听“妈妈”的诉说……</p><p class="ql-block"> 等到朝霞映红了海面,我们的战舰又要启航,驶向那水天相连的远方,保卫祖国神圣的海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 方太长</p><p class="ql-block">河南项城人</p><p class="ql-block">1969年12月入伍,</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入党,</p><p class="ql-block">1984年12月转业</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部队服役十五年,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潜水二分队队长。</p><p class="ql-block"> 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个核潜艇基地(山东崂山)水下工程建设和第一个航空母舰基地(山东胶南)水下工程建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为人民海军题词。</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卫星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航母军港基地总指挥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开国少将,苏联海军学院毕业,赵汇川(安徽宿县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军港基地工兵一支队队长,核潜艇基地工区主任,侦察英雄杨子荣生前战友,八路军老战士,张继尧(山东掖县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军港基地工兵一支队支队长张继尧。</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工兵一支队队长张继尧(右三,副支队长李木杈(右二),副支队长马德明(左一)和其他支队首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北海舰队工程船大队潜水中队长,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吴连本(山东无棣县人)。</p> <p class="ql-block">北海舰队工程船大队潜水中队指导员,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刘清吉。(山东沂南人)。</p> <p class="ql-block">工程船大队潜水中队一分队队长,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何来法(浙江萧山人)。</p> <p class="ql-block">工程船大队潜水中队二分队队长,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沈志群(浙江萧山人)。</p> <p class="ql-block">工程船大队潜水中队三分队队长,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姚宝安(河南邓县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海军潜水员曹金平(河南沈丘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海军潜水员王金亭(河南郸城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拼命三郎,水下尖兵朱昌官(上海人)。</p> <p class="ql-block">朱昌官和作者方太长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海军潜水员孙海发(吉林前郭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海军潜水员潘家平(辽宁大连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海军潜水员周慧林(吉林长春人)。</p> <p class="ql-block">穿潜水服的是周慧林,朱昌官是信号员。</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水下爆破大王孙玉国(山东蓬莱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水下蛟龙李少云(北京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海军潜水员陈克刚(河南洛阳人)。</p> <p class="ql-block">航母基地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功臣,海军潜水员汪显忠(吉林榆树人)。</p> <p class="ql-block">向航母基地集结。(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第13潜水组在航母基地合影,前右一为作者,前左一孙玉国(山东),二排从左至右马国良(浙江),龚晓华(浙江)周寿清(浙江)黄改普(河南)后排从左到右贾泉(北京)刘晓光(吉林)吕庆芳(湖北)。</p> <p class="ql-block">潜水中队的战友们正在航母基地上作业中。</p> <p class="ql-block">2800多吨重,约五,六层楼高的大型沉箱被拖出船坞,拖向预定海槽水域准备进行水下安装。</p> <p class="ql-block">2800多吨重,约五六层楼房高的大型沉箱拖向海槽基础水域准备进行水下安装。</p> <p class="ql-block">2800多吨重,约五六层楼高的大型沉箱被拖出船坞,拖向海槽水域准备进行水下安装。</p> <p class="ql-block">工程船大队当年参加航母基地建设时的吊船。</p> <p class="ql-block">精心测量,精心施工,年轻的测绘战士在航母基地上认真作业。</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海上作业日志和潜水工作日志本,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们曾经使用的潜水教材。</p> <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来自巜海军杂志》。</p> <p class="ql-block">赵汇川副司令员当年的文章里,详细记录了航母基地建设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这是作者和战友同乡曹金平(左)在航母基地上的合影。背景为1号码头,远景为东防波堤。</p> <p class="ql-block">这是作者和战友同乡王金亭(右)在航母基地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方太长。</p> <p class="ql-block">1983年夏,在2号码头上照个全家福,让家属和儿子也分享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背景为1号码头,停靠满了多艘新型导弹驱逐舰。</p> <p class="ql-block">由于平时工作表现突出,1977年我参加了北海舰队组织的英模代表团前往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并在北京观光,还受到了海军首长的集体接见,合影后排后二为作者方太长。</p> <p class="ql-block">乘风破浪,向海图强。</p> <p class="ql-block">辽宁号航母雄姿威武。</p> <p class="ql-block">海风习习,军旗猎猎。人民海军向前进,人民军队忠于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