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胡馨</font></h1> “追求知识,本是发挥智能,秉承理性,由已知推入未知,以逐步了解自己,了解人类所处的社会与宇宙。求知的乐趣,本身即是这一志业的报酬。一旦知识的求利动机,压倒了知识本身的意义,有些知识人可能即有垄断知识、出卖知识、伪造知识种种不良行为。”<br><br><br> 感悟:<div> 知识的实用意义从未有今日如此引人注意,可喜处,也许人类行为可以有较多的理性,可忧出,知识领域偏于实用,将来可能不再有纯理论的探寻未知了。</div> <h1><font color="#167efb">潘卓岚</font></h1>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br><br><br> 赏析:<div> 不管结果怎样,只有拼尽全力才不会感到遗憾,我们的内心也因此变得强大,然后能坦然面对失败,笑着面对人生。</div> <h1><font color="#167efb">何瑶</font></h1>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br> <h1><font color="#167efb">梁菲菲</font></h1> 他们可以挡住天上的太阳,但他们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李大钊<br><br>政治它是一门大学问。--蔡元培<br><br>在各种改革中,人是最复杂的,也是第一位。--陈独秀<br><br>凡事只有弄清楚性质,才不会出错。--陈独秀<br><br>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br><br>今天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于?----毛润之 感悟: <div>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全国乙卷是关于理想的主题。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播放量很高的《觉醒年代》。我之前一直没有时间看,趁着网课的时间在家开始追这部剧,里面关于革命的片段,让人热血沸腾,台词也是编剧精心斟酌的产物。很多革命家的名言被我摘抄了下来,这也让我觉得很有意义。</div> <h1><font color="#167efb">徐筠</font></h1>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br><br><br> 感悟:<div>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每个人生活背景和家庭环境不同,可是想要真正成长,则必须经受磨难。当一个人在遭遇痛苦中超越了自身承受痛苦的局限,那么将会变得更强大,就会从痛苦中得到快乐和幸福,能做到这种程度上的人,才叫真正的强大。</div> <h1><font color="#167efb">谢宛葶</font></h1> 摘抄:<div> 三千里的行军是艰苦和单调的,除了背诵英语单词,穆旦没有忘记对周围事物与风土人情的体察。祖国土地的辽阔,高山峡谷的神奇壮美,以及人民苦难的生活与坚强不屈的精神,都在他的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并激发出创作的灵感,许多优秀诗篇在血脉贲张、激情 闪烁的某个上午或某个夜晚,随着笔端 倾泻而出。</div><div> 只是,诗人的情感与诗的内容、风格,较之清华园时代已有了转变 。<br><br></div> 感悟:<div> 没有真实的经历就没有真实的情感,有些事知晓和真正经历是不一样情感。多观察,多感受,多思考,多经历,才能有有深刻体会。</div> <h1><font color="#167efb">梁婧</font></h1> 猫眼宝石因外观与猫的眼睛类似而得名。令人惊奇的是,猫限宝石的亮线也像猫的眼睛那样灵动,随着光线的强弱和光照的角度而游移闪烁,深得人们喜爱。<div> 要想成为猫眼宝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有三项“修炼秘诀”:首先,它得克制自己的“体态”,必须以挺着“大肚子”的宝石外形出现;其次,它需要有包容的“胸怀”,能够容忍一排或-组定向排列的纤维状针管状或片状包体存在于“体内";第三,它需要守“纪律”,宝石的底面必须与定向排列的包体平行。<br> <br><br></div> 感悟:<br> 我看的这本书是在地质大学买的。<br> 这段文字为我们讲述了猫眼宝石的来源以及形成的条件。我之所以会选这几段文字是因为它唤醒了我在武汉地质大学的一些记忆。当时在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里有位解说员为我们讲解宝石的相关知识,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猫眼宝石,没记错的话那位解说员还为我们做了实验,像这些知识性的记忆很容易忘却,而当被重新唤起时便会终身难忘。<br> 我始终忘不了猫眼宝石,因为它承载着我高二阶段最美好的回忆, <h1><font color="#167efb">陈培昕</font></h1>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br> 喧嚣世界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会越来越多,有的人因此会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前进,而有的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我们人生中可能会存在某一刻,否定自我,竭尽所能努力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努力并不是为了时刻活在他人目光里,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br> 可可香奈儿曾经说过:“与其经营别人的背弃与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美好”。 <h1><font color="#167efb">黄安琪</font></h1>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感悟:<div> 人只要活着就不该有那么多顾虑,人活着本身是为了活着,不该为了明天的柴米油盐而感到焦虑,而是相信,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div> <h1><font color="#167efb">李乐怡</font></h1> 镜子里显示出来的永远只是真实的影像,而不是真实的自己。 感悟:<div> 所以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要真正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div> <h1><font color="#167efb">雷向跃</font></h1> 日子难过 但要认真的过 正是在这样难过的日子里 才可以更好的磨练你的意志 机会也正常 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困苦当中 只有好好地活在当下 认真的过好每一天 你才能抓住机会的尾巴改变命运 感悟:<div> 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们都更应该认真的过好 好好的活在当下 。</div> <h1><font color="#167efb">麦钰莹</font></h1> 摘抄:<div> 一个社会的败坏总是与文风的败坏相辅相成,浮夸、暴戾的语言必定会演变成弄虚作假、好勇斗狠的社会现实,反过来说也成立。<br><br></div> 感悟:<div> 文化对经济政治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邓薇</span></p> <p class="ql-block">摘抄:</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工作保住了,家里的情况也改善了许多,生活好像比原来更加舒适了。当然,这一切都在我停止思考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工业时代的来临,促使了人类思考越来越边缘化,人类曾一脉相承的理想和人性被一次性的消费和快速经济取代。当科技革命以更为猛烈的趋势来临,昭示着一个个新时代到来时,那时的世界会让人类的栖身成为一个大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黄伊杰</span></p> <p class="ql-block">摘抄:</p><p class="ql-block"> 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p> <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 人的内心其实是孤独的,寂寞的,因为人无论精神力量多么强大,在内心深处,他的感情总是觉得需要找到一方净土,需要一个归宿的,这就是情感上的依附感,也是我们生活所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周炜</span></p> <p class="ql-block"> 或许幸福快乐的关键既不是比赛,也不是金牌,而是能调和出兴奋与安宁这两种元素的正确剂量;但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不断在紧张与无趣这两端来回跳动,到了一段就开始对另外一段感到不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邓睿茵</span></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如果所有的学者都把自己关起来,那么这个公共空间的质量可能会更差,它就会完全被现有的大众娱乐的逻辑控制</p> <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 当今世界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学术也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只有每个有知识的人把知识展现出来,使得社会盈满知识的芬芳,才不至于使得社会被娱乐等各种风气所压倒,国家才能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邓炫睿</span></p> <p class="ql-block"> 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p> <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褒义的词总有一个贬义的词与他相对,生活中也处处都是。正是这种对比,才能凸显出不同。我们曾经总认为自己不够幸运,但总有人比你更为不幸;我们总畅想着未来会更好,殊不知如今自己竟是自己的一个顶端,我们总认为自己尽力了,却没有什么作为。就如同日出,它诞生在一天中最黑的黎明时刻,它虽然并非最亮的,但它给人的视觉冲击一定十分独特。我们也应如此,一步一个脚印,不因失败而改变,也不因他人眼光而改变,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去对比,绽放自己认可的光芒。自己迸发出的光芒应该也是独特的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