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涉研究会活动。2014年知青馆上海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在会八年</p><p class="ql-block">我是王礼民,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在会8年。</p><p class="ql-block">我是上海赴黑龙江知青,1968年8月去兵团,1978年2月,离开农场读书,号称下乡10年。</p><p class="ql-block">兄弟我,退休10年,其间,竟在会8年。</p><p class="ql-block">初识研究会很偶然。陪同学范伟达,到青干院玩。坐下一看,竟有同一辆火车到达同一个农场(854农场)的马琳;坐下一聊,还有同车去的翁德坤,孟庆铭(我家属的校友)等等。下乡前,多数並不认识;返城后,开始交往;退休后,开始相聚,那是”在会8年”的开始。</p><p class="ql-block">初涉知青活动,就是知青课题调查,有五个:知青报刊,知青组织,知青网络,知青场馆等。我加入的是“知青场馆调查”,我汇报的方式是PPT,图文並茂,引起注意。记得当时的评语是,五项调查中,”知青馆”内容最丰富的;同时写了论文,题目是“中国知青场馆的调查与分析”(71场馆)(2万多字),被推荐到2014年海南博鳌知青论坛使用。后来,参加了”中国知青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的几次活动。2014年知青馆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分发的资料《中国知青馆简介》用了我的素材,我也开始界入《中国知青馆》一书的编辑。现在是185馆稿。</p><p class="ql-block">在会8年,视频制作了8年,我是“62微视频”的“王老师“。我们都是一个兵团农场的黑兄黑妹,退休后,一起办讲座,搞培训,照相摄影白丁,学会了短片的拍摄和制作。我们的口号是:服务家人,服务连队,服务研究会。</p><p class="ql-block">在会8年,为研究会拍摄了8年。这是互利的8年。研究会留下了影像资料,我们找到学习,操练的平台。更何况,这是一拨不敢忘记知青历史,愿听专家学者论述的黑兄中的小众。</p><p class="ql-block">在会8年,研究会二次评选优秀会员,2017年,2021年,我都在其列,诚湟诚恐。</p><p class="ql-block">时逢研究会举行庆祝活动,闻讯上会给优秀会员颁奖,欣喜若狂,设法抽身赴会,以图留下授奖录像,嘻格格也。</p><p class="ql-block">忆往昔,也曾获奖若干,三等功证书,农场管局先进,公安嘉奖,航天系统保密论文一等奖等等,大都是硬版子一张,让人顺手捎来,从未有过登台领奖录像一说。</p><p class="ql-block">五周年时,研究会发奖,曾见过斜侧面的照片和录像若干秒。</p><p class="ql-block">这次,自己安排全程录像,三个机位,自说自话,自编上线,自得其乐。</p><p class="ql-block">这次文艺演出的现场,承办方有人吆喝,全上海,全中国,全世界,现场直播。</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直播或录下了授奖过程,不知未到现场的兄弟可否看到,他们的现场直播。如果,还未见不到,就看看我自编的《录了一段受奖录像》。</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在会8年的一个小结。</p> <p class="ql-block">自拍自编的一段授奖影像</p> <p class="ql-block">参与知青史料资料的收集。</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5oaesch?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414138&uuid=9b7dcb37ca2e86cdef9a211d4d1f3dad&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14138&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a0238f5c4c226f69f76891077744ebaf&um_rtc=4392e10f56750eaffe779b7e3a598175" target="_blank">研究会历次知青图书文流会的影音件,都有我和我的伙伴的身影和作品</a></p> <p class="ql-block">二次入选研究会优秀会员</p> <p class="ql-block">我(62微视频团队)制作的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片。</p> <p class="ql-block">我编导(收集资料)的研究会成立10周年纪念片。</p> <p class="ql-block">《男人一生》自我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