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临《曹全碑》(7)深入了解《曹全碑》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隶书为秦书八体之一,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风格,一般认为它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分为“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它源于秦小篆和简牍体,到东汉时达到顶峰,书界有“汉隶唐楷”之称。</p> <p class="ql-block">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p> <p class="ql-block">《曹全碑》作为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构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作为初学者,如果想要快速的练好《曹全碑》,那么就必须在苦练的前提下总结一些书写的技法。</p> <p class="ql-block">隶书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秦)始造隶书矣,起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p> <p class="ql-block">隶书是大篆捷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书体。隶书跟篆书相比,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之后产生的草书、行书、楷书,均源于隶书。</p> <p class="ql-block">隶书中的波捺之笔处于主笔地位,然而使用较严格,一个字中不允许出现二个以上的蚕头,在书写时必须避免重复出现。与蚕头一样,在一个字中部不能有两个以上的雁尾出现,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雁尾,使结构主次分明活泼生动。</p> <p class="ql-block">为字的美观活泼起见,有的字左右两部分可写成左高右低状,形成错落参差、顾盼生动之感,在协调中求变化,使整个字和谐和灵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