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果子沟的名气很大,早已是蜚声中外了,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世人无不为其旖旎的风光而震撼,感叹这个世界上竟有如此瑰丽多彩的世外桃源。如今,果子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交通更为便利,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b></p> <p class="ql-block"><b> 我曾经和朋友们坐旅游大巴去果子沟游览了一番,领略了它绚丽多彩的美丽。果子沟风景秀丽,景观奇异,历来被视为新疆的名胜之地,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美称。果子沟全长28公里,纵贯北天山,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也是伊犁的天然门户。</b></p> <p class="ql-block"><b> 峡谷地势险要,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中亚、欧洲的重要孔道,现在仍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果子沟又名为塔勒奇沟。她被誉为“伊犁第一景”,古人赋诗赞其“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它被众多旅游者称为春夏时节新疆西线最美丽的山谷。</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一行随着旅游车的渐渐深入,只见塔勒奇河从谷中奔流而出,甚是汹涌;沟旁两侧奇杨怪柳相互交织,野苹果树、野杏子树更是漫山遍野。整个果子沟掩映在绿叶之中,飘浮于青草之上,它险奇与秀美集于一身,进入果子沟恍入童话仙境。</b></p> <p class="ql-block"><b> 导游告诉我们,到了春夏,这里便是新疆西部最美丽的山谷,时间会从每年的5月下旬持续到9月份。而我们是五月中旬来到这里的,正是果子沟最为绚丽的时候。所以,来的早,不如来的巧。</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旅游车一路上开得并不是太快,因为在公路上经常会遇到大批的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牛羊群和骆驼群,它们行动缓慢,看见汽车显得小心翼翼,我们也不敢把车开得太快,深怕惊了牛羊、骆驼,毕竟哈萨克牧民也是很不容易,由于车开的慢,我们正好领略一下果子沟的美丽风光,于是纷纷拿出照相机“啪啪”拍照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就这样,我们的车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被称之为“松树头”的景点,这是果子沟的绝顶之处,它北下直达赛里木湖畔,南下直入果子沟峡谷。</b></p> <p class="ql-block"><b> 由松树头南下二台林场,山路盘旋崎岖,一落幽谷,是果子沟的险峻之处。落谷傍山有一高山瀑布凌空奔泻而下,状如白练悬空,壮观异常。二台是由清代军台、驿站得名。此处草原木屋交相辉映,是游客的最佳休息处。</b></p> <p class="ql-block"><b> 从二台南下,山势渐低,谷口渐开,公路两旁只见云杉疏透,奇杨怪柳交柯,山杏、野果,满眼新绿。果子沟在不同海拔呈现出不同的风光来:山顶白雪皑皑,山腰苍松翠绿,山坡山花烂漫,山上山下,可以同时看到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让人感到惊异万分。坐汽车在果子沟行进尽管缓慢,但你的心会随着山色的变幻而跳荡。看着果子沟的清幽景色,青山绿水,心情显得格外的轻松、欢悦。</b></p> <p class="ql-block"><b> 更神妙的是,当车子沿着螺旋式的盘山大道,爬上了塔勒奇的山颠时,你会蓦然觉得蓝天分外开阔,群峦更加苍翠,心胸也感到格外坦荡。放眼果子沟,只见沟内峰峦耸峙,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鲜花竞放,涌泉飞瀑,气候凉爽,景色优美,真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b></p> <p class="ql-block"><b> 果子沟的历史极其悠久,自古以来,它雄踞于天山西部的关隘之中,为进入伊犁谷地的咽喉,以其位置险要而见称。据说在元代以前,果子沟还是一个不通轮轳的古牧道。南宋末年,成吉思汗挥兵四路西征时,为了加快迸军步伐,他的二太子察合台率部在果子沟境内“凿石理道,刊木为四十八桥”,终于凿通了果子沟天险。</b></p> <p class="ql-block"><b> 这在当时不仅加快了作战步伐,为成吉思汗夺取军事上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原通向伊犁河流域的孔道,为古丝路新北道找到了一条捷径。</b></p> <p class="ql-block"><b> 当果子沟天险未凿通之前,古丝路新北道是由塔城和博尔塔拉境内进入楚河流域的碎叶等地;果子沟天险凿通后,中西商旅和友好使节,就取果子沟这条大道了。其后,元、清两代政府都在果子沟驻军把守,并设驿站为过往官兵、商旅效劳。特别是清代乾隆皇帝平定了盘踞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贵族的叛乱,把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设置于伊犁河畔的惠远城。</b></p> <p class="ql-block"><b> 建立了伊犁将军府以统辖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天山南北广大地区之后,清政府又在这条沟谷中设立了头台、二台两座驿站,负责传递朝廷政令和边防军情。自此,果子沟更是车马喧闹,显示了它的突出重要性。</b></p> <p class="ql-block"><b> 古代的旅行家、文人墨客流连往返于果子沟的山山水水,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描绘果子沟“左右峰峦峭拔,松桦阴森,高逾百尺,自巅及麓,何啻万株。众流人峡,奔腾汹涌,曲折弯环可六七十里”。</b></p> <p class="ql-block"><b> 清朝林则徐“荷戈万里”行经果子沟,也在日记中留下“峰回路转”的记趣,称其“天然画景……步步引人入胜”。清人洪亮吉过此,更有诗吟咏:“看山不厌马蹄遥,笠影都从云外飘,一道惊流直如箭,东西二十七飞桥。”这些令人读之神往的风光,至今依然历历在目。</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车就这样走走停停,很轻松地欣赏果子沟的美丽风光,终于来到沟北端,顿感豁然开朗,我们知道,北端出沟口便是著名的赛里木湖了。</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果子沟仅仅才有短短的28公里,但却风光无限,令人难忘!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瑰宝,是上苍馈赠给新疆人民的珍贵礼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