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三)

风和日丽

<p class="ql-block">离开风光旖旎的喀纳斯,从北屯乘火车一整天来到阿克苏,已是晚上11点多了。迎接我们的是检疫大军,于是我做了来新疆的第二次核酸检测。凌晨1点半才到达酒店,想到第二天的游玩,便刻不容缓的睡觉。</p> <p class="ql-block">12日早晨8点,我们乘车去天山帕克勒克草原。路边是排列整齐的小白杨,后面是大片的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小纸袋,核桃树上的小核桃已有乒乓球大小,一架一架的葡萄刚刚结果。驱车两小时来到帕克勒克。蓝天白云映衬下,远处的山更红,不是很茂盛的小草更青,一座座蒙古包也更白了。我们在草地上尽情的欢笑,在蒙古包随着音乐载歌载舞。有时候并非景色有多迷人,而愉快的心情更让人迷恋。</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了神木园,这是一个墓葬群。园中的树木种类很多,有杨树、榆树、柳树、白蜡树、还有核桃、杏树等,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它们形态各异。那些苍劲的古树,有的曲折盘旋,贴地而伸;有的匍匐在地,犹如龙蛇之状;有的躯干壮硕稳固,枝条随风起舞;有的树头与根部相连,分不清哪是根,哪是枝;有的树倒地后,又从根部生出新枝,笔直向上,长成参天大树。园中有一棵斜长的大树,根部早已腐朽,而树冠依然生机勃勃。园中最高大的一棵杨树,据资料介绍高96.23米,直径625米,几个人都抱不过来。墓地周围为戈壁荒丘,圆中却以美丽奇特的大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古朴淳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而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13日8时半准时出发,前往刀郎部落。沿途欣赏着阿克苏的果园风景。听导游介绍,刀郎部落通过展示刀郎人的历史遗物 ,重现刀郎人原始生活场景,全面展现刀郎人的建筑,饮食,手工制作以及生活民俗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刀郎人独特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化、以及文化艺术和人文特征。到达目的地后,我们迫不及待的游览起来。刚到门口,一群刀郎部落的姑娘小伙正用热情奔放的民族舞欢迎我们,游客们也纷纷加入了进来,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真是一场多民族的欢乐盛会。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展示了这个部落的独特个性。在这里我们还了解了胡杨文化 。这里有大片的原始胡杨林,远远望去,沙漠上秃枝露骨的胡杨,或横或竖、即便是枯了、死了、也是千姿百态,展示着大漠上最坚韧的胡杨精神: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精辟地诠释了,胡杨生存的价值和力量 。因为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未能欣赏到胡杨最美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游览天山托木尔大峡谷,这是天山南北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被誉为“峡谷之王”。大峡谷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由3条呈“川”字型的主谷和12条支谷、上百条小支谷组成。大峡谷地质地貌的丰富性世所罕见,可以确定的就有峡谷地貌、风蚀地貌、河流地貌、构造地貌、岩盐地貌。峡谷内沟壑纵横、迂回曲折,到处是红崖赤壁和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上车,进入6号峡谷。一进入峡谷,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岩盐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盐丘底劈构造地貌分布在峡谷之中,其地质构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性,极具视觉冲击力,仿佛进入一个雄浑的自然画廊,犹如一座 “活的地质博物馆”。一路观赏,一路想象。有的似老上海的古建筑,有的像大海的波涛,有的像一个人在登高远眺,有的似一群小动物在奔跑···到达6号峡谷,我第一个跳下车,举起手机便拍,不愿错过眼前的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