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屈原眼看国破家亡,万念俱,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自沉于汨罗江。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划船赶来,捞救无果,为免屈原肉身葬身鱼腹,人们自发荡舟江河以驱鱼群,或投米团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后来,每年五月五,这一风俗流箴了下来,遂渐发成龙舟竞褰和粽子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角”、"粽、“简粽。其由来己久,花样繁多</p> <p class="ql-block">了解更多的端午节习俗。古人一般会在端午节给孩子们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的作用,现在已经不常见啦。香囊外面包上丝布,清香四溢,挂在小朋友的衣襟上,分外玲珑可爱。</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因为正值夏至,寒署相交,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担门庭,将艾条插在门上,杀菌消毒。</p> <p class="ql-block">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p> <p class="ql-block">过个有意义的端午节,端午节我们一起来做“粽子”。</p> <p class="ql-block">哇!我的“粽子”做好啦,快来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37, 240, 219);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6, 34, 21);">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端午节的有关风俗习惯,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更知道了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使孩子们在尊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感受到爱祖国爱生活的教育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