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i><u>图说党史100年(17)</u></i></b></p> <p class="ql-block"> 在成千成万的革命先烈中,有一部分没有倒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牺牲在国民党的集中营里。</p><p class="ql-block"> 说起集中营,很多人脑海中就会自动脑浮现出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熟知的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当属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国民政府也建立了多所集中营,用来关押残害革命进步人士。其中最为知名、迫害力度最大的有四座,即: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集中营、上饶集中营和息烽集中营,统称为“国民党四大集中营”。在这里,曾上演了多少热血革命志士的悲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渣滓洞集中营</b></p><p class="ql-block"> 渣滓洞集中营,位于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先前这里是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经济效益不高,故得名“渣滓洞“。1939年开始,国民党军统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建立了集中营。与同处歌乐山中的白公馆集中营相距仅2.5公里,并称为“两口活棺材”。</p><p class="ql-block"> 渣滓洞集中营三面环山,一面是沟,非常隐蔽,分为内院和外院两个院,外院是办公区和刑讯区域。内院是牢房,有16间男牢和2间女牢。外院做为审迅室。关押在此的有江竹筠(江姐)、许建业(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何雪松、余祖胜等被捕的革命者。</p><p class="ql-block"> 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对渣滓洞集中营的关押人员进行了残酷屠杀,被害者达200余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摄于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渣滓洞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白公馆集中营</b></p><p class="ql-block"> 白公馆集中营,与渣滓洞集中营一样,同处于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下,原先是四川当地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此人自称是白居易后代,为别墅取名“香山别墅”,而更多的人还是把它叫做“白公馆”。</p><p class="ql-block"> 1938年开始,白公馆被国民政府征用作为秘密监狱。通过改造,原储藏室改为了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戴笠将它做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用来审讯关押特殊重要的犯人。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都曾被关押在此。</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在此关押的几百人被集体杀害,仅有20多人逃脱幸免于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摄于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白公馆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上饶集中营</b></p><p class="ql-block"> 上饶集中营,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南郊的周田村附近。它是“皖南事变”的产物,专门用于关押新四军将士,之后也将一些爱国人士囚禁于此。</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为掩盖事实真相,策反被俘人员,当年3月,国民政府在上饶市建立集中营,将被俘的新四军将士集中关押迅问。看守这个集中营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关押人员达760余人。</p><p class="ql-block"> 与其它集中营不同,上饶集中营对外宣称是军政训练机关,实质上就是个限制人身自由的监狱。关押的人员被分到“军官队“和”特训班“ 。“军官队”主要是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新四军排以上干部,“特训班”以80多位革命进步人士为主。1942年5月至6月间,这里共发生两次集体越狱事件,都获得了成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摄于江西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息烽集中营</b></p><p class="ql-block">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的阳郎坝,建立于1938年11月,是国民党四大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的、也是等级最高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息烽集中营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集中营关押的大多是“七七事变“爆发后从南京“军人监狱”送来的革命党人和社会进步人士。军统特务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8个字,作为息烽集中营八个监舍的名字,外加上“特斋”,总计有九个监号五十二间监舍,其中“义斋”是特别用来关押女犯人的。从1938年建立到1946年撤销,这里的关押者有1200余人,包括杨虎城、许晓轩、车耀先、黄显声、张露萍、马寅初等。被折磨至死和秘密处决的多达600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摄于贵州息峰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王颂丨图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