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栗,歷史的縮影 - 紀念父親陳觀烈和母親秦亞男(副本)

念怡

<p class="ql-block">翻開家庭影集,彷彿看到一部中國近現代流年史。感慨世事滄桑,人生嗟嘆,編此小集,以念故人。</p> <p class="ql-block">太祖母,美麗的大家閨秀,廣東潮陽人士</p> <p class="ql-block">陳觀烈,祖籍廣東朝陽,1920-2000。曾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p> <p class="ql-block">童年陳觀烈與其父,廣東河浦士紳陳定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年時代,陳觀烈離開家鄉赴廣州求學,並在聖光(教會)中學得識救主耶穌,開始了基督徒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陳觀烈1942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學經濟系30級畢業留影</p> <p class="ql-block">國立中央大學,1921年始建於民國首府南京,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學校。1949年被中共接管後,改名為南京大學。</p> <p class="ql-block">外祖父秦氏,江蘇南京人士</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三十年代母親秦亞男(二排右一)就讀於南京匯文女中</p> <p class="ql-block">抗戰爆發後母親與全家避難於四川重慶。在那裡她就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並考入國立中央大學。</p> <p class="ql-block">秦亞男(1922 - 2017),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經濟系。</p> <p class="ql-block">民國閨秀:母親和南開中學好友翁嬋娟(右)。</p> <p class="ql-block">注:翁父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行政院院長翁文灝。</p> <h3>————</h3> <p class="ql-block">1944年,陳觀烈留學哈佛大學,主攻貨幣財政學,師從熊彼得、漢森等名家。</p> <p class="ql-block">留學期間,青年陳觀烈主日禮拜雷打不動,把一本King James版聖經讀得稀爛。</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他的哈佛好友。</p><p class="ql-block">左起:谭崇台、陈文蔚、汪熙、陈观烈。</p> <p class="ql-block">1947年返國後,父親被聘為復旦大學正教授,時年27歲。</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父母親和朋友們在上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上海啊,上海!</span></p> <p class="ql-block">復旦大學1952年畢業班。這是陳觀烈教授的第一批弟子。</p> <p class="ql-block">「知識分子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五十年代母親在長城。</p> <p class="ql-block">艱難時世:知識分子淪為臭老九,長夜漫漫。1968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家兄赴內蒙「插隊」前夕。</p> <p class="ql-block">文革過去,舊知識分子重得啓用,父親從教英語開始,逐步恢復了專業傳授的常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下圖:父親坐校車去復旦上班。前排右為時任校長謝希德,後排中為陳觀烈。</p> <p class="ql-block">學者兼老友:陳觀烈和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在美國探訪故知鄭念。民國名媛鄭念曾著有「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與死》)。文革後旅居美國。</p> <p class="ql-block">中美建交後,陳觀烈受邀擔任俄亥俄大學短期客座教授。(與學生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4年,時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的陳觀烈應邀訪問母校哈佛大學。</p> <p class="ql-block">在辛勤任教53年後,父親於2000年辭世。在半世紀的世事沈浮中,父親歷盡坎坷、安貧樂道、誨人不倦、桃李滿園,留下了一個基督徒謙卑然而榮耀的背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