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教近20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磨练,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教学心得,可唯独作文教学,始终让我不得要领。每当判作文,我总是忍不住一边判着,一边跟办公室同事各种吐槽……其实,我对学生作文不满的同时,何尝不是对自己教不好作文的深深自责呢?<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每思之,深感无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静下心来,回想以前的教学经验,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习作教学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提高要求。长期存在揠苗助长的现象,以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点“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因而导致学生的作文中的假、大、空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的兴趣。如此种种,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近一年来,学习学共体的先进教学理念,让我意识到要做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教育,要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客观世界对话,在安全润泽的氛围中,即使缓慢,学生最终也会进入一个真实自然的学习状态,经过长时间的浸染,他们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式,汲取营养,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而我们教师就是要做耐心的园丁,默默守护,不可急于求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遵循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p><p class="ql-block"> 造成上述现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明确,教学中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造成的。有的老师还以为习作乃是上了三年级后的事,一、二年级没必要加强训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例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低年级的写作提出了要求,具体要求是:</p><p class="ql-block"> * 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p><p class="ql-block"> * 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p><p class="ql-block">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p><p class="ql-block"> 以上要求虽然简单,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讲,仍需循序渐进地教学分步落实。一般来讲,应在一年级注重引导落实第一条,而对后面的两条暂时步不做要求。此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乐意写,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由写一句到写几句。要鼓励学生自由写,一开始可只考虑学生是否写了,一次能写多少字,能否坚持每天写等方面去引导,甚至不必过多地注意内容是否得体,语言是否重复等毛病。因为只要能养成每天动笔写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其他方面的毛病,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克服的。要求过多,则欲速则不达。等到二年级时,再加上后两项要求逐步落实,这样才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二、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丰富写作材料</p><p class="ql-block"> 定格“生活小镜头”。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又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相关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流水日记就孕育而生了。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五人一组,每周轮流在同一本日记上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把从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流水日记”就成了同学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p> <p class="ql-block">同一本日记,五个人的生活积累,互相借鉴,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的灵感,他们会挖掘素材,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如:在习作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爱……,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写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经老师点拨后,展开合理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学生的习作思路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个学生写我爱白色,他写到了白色的和平鸽,又写到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联想到了白色代表了纯洁。整篇文章既流露出大胆的想象,又非常符合实际。还有一个同学的我爱早晨,她从充满希望的早晨想到“我们的童年不正是人生的早晨吗?”“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这稚嫩的内容创造活动,必然给学生带来快乐,唤起不断创作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以上所述几点,还要注意对作文的评改。每次学生习作时,我边巡视边寻找学生习作中是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发现学生下笔有困难,耐心予以点拨。学生完成习作后,我并不急于收上来批改,而是将巡视时发现的典型文章拿出来让大家评议,弥补不足。最后,学习自己修改誊抄。作文交上来后,我用符号指出不足,评语多以赞赏语气。这样做既使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愿意改正习作中的不足。渐渐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再为难了。</p> <p class="ql-block"> 脚下的路还很长,就像齐股长所说,我愿带领我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路上,成为登山者,一路向上,只为遇见更美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