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刣狮”或称“宋江武狮阵”。刣狮由人装扮成的狮子与身手敏捷的武士们相互“搏斗”,在一次次看似漫不经心的跳跃、咬人、争斗的动作中,又隐含着有套有路的武术招式,这就是南少林武术与闽南狮子舞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民俗节目,泉州刣狮的流传地域比舞北狮分布更广,基本上全市各地均有,而以鲤城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为盛;其原来一般在民间迎神赛会“乞火”中表演,现每逢重大节日,刣狮队总要出场参加游行,待到广场人多之处,便停下表演一番。唯在石狮市为隐讳地名的原故,历来石狮不在市区表演“刣狮”。</p><p class="ql-block">关于舞狮的起源,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据粗略考证,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在泉州,舞狮被称为刣狮,“刣”在闽南语中是指杀的意思,意为舞狮、弄狮,更有杀狮之意,因而在表演中更为磅礴,更具有勇力。泉州刣狮始于清朝,相传是一位叫了凡的泉州南少林寺僧人所传授的。泉州南少林寺自宋至清初三次被焚,原因都与寺僧抗元、抗清有关。因此,一些泉州南少林寺武僧被迫隐匿于深山野谷,为了不让林武技失传,他们在各地招徒授艺,于农闲时教授徒弟舞刀弄枪,将狮子作为假想敌,以此种形式作掩护,教习少林武功。了凡便是这传授技艺的僧人之一。</p><p class="ql-block">刣狮表演,由两人穿上黄色、红色或青色的"狮衣”装扮成狮子,狮头、狮眼、狮尾皆可摆动,其他人扮成武士,手拿刀枪剑戈盾牌等十八般武器,围着狮子“大打出手"。狮子则时而腾挪躲闪,时而伺机出击,刀光剑形,吼声阵阵,令观众感到惊心动魄。刣狮表演方式繁多,每一种兵器都有着不同的出击对象与不同的套路。最为出众的是108 人的宋江阵表演阵法,但如今,部分表演阵法失传,现今人数最多时也仅90多人。</p><p class="ql-block">泉州刣狮民间分“乌狮”、“青狮”、“青狮白目眉”三类级别,可由表演者自身功力和对抗激烈程度选用。据说,刣狮的最高级别是带白眉毛的“青狮”。青狮谐音,意指“消灭“清朝之师”清初朝廷为了铲除反清力量,开始实行民间习武的禁令,民间为了更好的传承武术,就将武术融入到舞狮的技法当中来传承。以岁时节日娱神示敬为名,实则暗中练武,还可以借表演的机会获得若干银两,以解决生计问题,实在是一种隐忍又取巧的做法。“弄”“打”、“刣”青狮也暗含着对抗清朝的“清师”,寓意反清复明。表现了泉州人传统的民族思想。泉州民间有个说法叫“青狮白眉毛,要刣任你来”。青狮白眉毛舞狮队骁勇善战,会主动挑战其他狮队。两阵对打时,狮对狮、人对人,非得一决胜负不可。一旦青狮败下阵来,就要去除白眉,今后不在江湖上出现。</p><p class="ql-block">“刣狮武阵”所用的器械用闽南语称呼为“家私”,它们全部是真刀真枪,如传统刀具(官刀、青龙大刀)、枪、剑、戟、斧、枪(长枪、钩镰枪)、 鞭、柳公拐、棍棒(泉州人称为丈二槌、七尺槌、九尺槌等)、盾牌、藤牌等。其品种各地略有不同,甚至有各种农具、家具,如锄头、草靶、扁担、雨伞、 板凳等混合使用。</p><p class="ql-block">刣狮综合了武术表演和格斗技击。表演人员一般至少30人以上。表演过程中,两人装扮成狮子,其余人扮成手持不同器械的武士。表演分为排阵、弄狮、刣狮,三者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排阵,即演练阵法,必须步伐一致,威猛迅速,变化多端,尤以最终演练“变尾蝶”最为精彩,它是古代阵法在当今时代原貌的体现之一。</p><p class="ql-block">弄狮,是通过各种兵器去戏弄狮子,是“刣狮”之前的热身,实际上也是各种武艺套路的一一展现与表演。</p><p class="ql-block">刣狮,即武士们手执不同的武器和狮子进行格斗。十八种器械一一过招,近乎真刀真枪的打杀和防御,有实战作用。</p><p class="ql-block">泉州“刣狮”是中华武术文化和闽南文化交融的结晶,完整保存了我国少林五祖拳的传统技艺的精华,并把“刣狮”这一体育项目升华到艺术表演的形式,大大丰富了“刣狮”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为研究我国少林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是祖先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