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6月11日,南石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对一例高渗性昏迷、右小足趾外侧有一5cm ×5cm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护理会诊。会诊由护理部组织,史丽护士长主持,伤口、造口小组组长李志倩老师及其成员、创疡科护士长张何丽老师、糖尿病小组成员等专家莅临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患者是一名高渗性昏迷的老年男性患者,于2021年4月27入院,入院时全身多处皮肤压力性损伤,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下余压力性损伤基本痊愈,右小足趾外侧压力性损伤一直迁延不愈。6月10日08时,责任护士发现此处压力性损伤有分泌物渗出,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给予悬空,避免受压,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渗出情况。此时我们应该如何护理?需要清创处理?损伤面积到底有多大?是否见骨?是否有潜行?针对以上难点困惑,史丽护士长进行综合评估后建议并组织护理会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护理会诊首先由科室责任组长田聪聪行病例汇报。专家们详细了解患者病例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并在患者床旁查看患者伤口情况,充分评估后,各位护理专家对该病例展开讨论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首先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10 年,给予胰岛素针控制血糖治疗,血糖控制可。触诊:下肢动脉搏动可,皮温可,四肢血运可专科检查:患者右小足趾外侧有一5cmX5cm溃疡性创面,局部皮肤破溃,可见黑褐色坏死组织附着,局部有渗液,创周稍红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专家查看患者伤口情况后,对深部组织损伤和糖尿病足提出了质疑,针对这个伤口既像糖尿病足的局限性坏疽,又像压力性损伤的不可分期。经讨论,专家认为可能是先有压力性损伤后发展成为糖尿病足。具体情况需要清创查看后才能确认。李志倩护士长有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给予相关知识的讲解:1.每天检查你的脚,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每日检查双脚,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检查时要光线良好,如果眼睛不好,戴上眼镜,看不清楚的地方使用镜子或请人帮忙。足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各种损伤、擦伤、水疱;皮肤干燥、郓裂;鸡眼和胼胝(老茧);皮肤温度、颜色;趾甲异常;肿胀、溃疡、感染;霉菌感染等。2.坚持并采用正确的方法洗脚,不要过分浸泡双脚,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使用中性的肥皂,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保持脚趾间干爽,如果脚趾间因潮湿而发白,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处理。3.细心修剪趾甲,剪趾甲时应注意确保能看得很清楚,直着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剪去尖锐的部分,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出现问题及时找医生!4.买鞋及穿鞋时的注意事项:应在下午时间买鞋,因为脚在下午都会有一定的肿胀。上午试穿合适,下午则可能不合适。(买鞋时,需穿着袜子试鞋。两只脚同时试穿)。穿鞋时动作要慢。对于新鞋,穿20-30分钟 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新鞋从每天穿1-2小时开始,逐渐增加穿戴时间,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穿鞋前,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不要穿外露脚趾的凉鞋,也不要赤脚穿鞋。李老师有针对如何买合脚的鞋子做出了具体的讲解,真是受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通过评估及讨论专家建议: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避免局部皮肤受压;2、给予创面清创换药治疗,清除创面坏死物质,做创面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给予对症治疗; 3、患者血糖控制可继续监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促进创面愈合; 4、患者目前给予鼻饲饮食,营养指标差,蛋白低,继续加强营养,与医生协商,给予全身综合治疗,必要时给予输注白蛋白,5、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RP(C-反应蛋白)、 凝血功能测定等指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会诊结束后,神经内科二病区护理团队及时汇总专家意见,积极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通过护理会诊,在保证患者安全的的前提下切实有效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为我科的压力性损伤治疗安全之路保驾护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