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br> 您好!为积极响应教育部落实中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管理”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将落实五项管理发出以下倡议,让我们家校携手合力,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请您认真阅读,积极配合。<div> 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制定并实施《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办法》。<br></div><div> 学校举措</div><div>1.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入校。<br>2.学生如有急事需要联系家长,经教师允许后可以到办公室使用校内公用电话。<br>3.特殊原因必须带手机进校的,须经家长同意、并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班级设置手机保管处,进校后第一时间将手机交由班主任保管,使用完后再上交,放学后归还。<br>4.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br></div><div> 给家长的建议</div><div>1.如家长有事找学生,请家长直接拨打班主任或课任教师电话,由教师代为转告。<br>2.小学生自制力尚弱,因此学校不建议家长为孩子配备智能手机。<br>3. 家长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科学合理使用手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br></div> 保证学生充足睡眠<div>保证学生充足和良好的睡眠是保障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关键。家校应该重视孩子的睡眠健康,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睡眠环境。</div><div> 学校举措</div><div>1.各年级分时段错时上学,学校每天8:30上第一节课。不建议家长过早将孩子送至校园。<br>2.在学生全员心理筛查的基础上,教师每天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及时与家长保持沟通。<br>3.学校定期对孩子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监测。<br>4.学生因身体或其他原因未能在就寝前完成作业,可允许终止作业,按时就寝,家校沟通后教师进行个别辅导。</div><div> 给家长的建议</div><div>1.家长要了解科学的睡眠知识,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确保每日睡眠时间至少10小时,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并在家庭联络簿中做好记录。<br>2.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孩子休息时,保证家庭氛围的安静。<br>3.控制家庭中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加强学生假期作息时间管理,督促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就寝。<br><div><br></div></div>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br><div> 遵循“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 的原则,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br></div><div> 学校举措</div><div>1. 学校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含数字出版产品),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br>2. 学生的课外读物应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适度适量。<br>3. 学校积极推荐课外读物,设立班级读书角,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br>4.学校对孩子携带进入校园的读物进行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及时处置,消除不良影响。<br></div><div> 给家长的建议</div><div>1.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书目为重点,为孩子选购适合其健康成长的书籍。<br>2. 倡导亲子阅读,保证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教育孩子爱护图书。<br>3.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感受读书的乐趣。<br></div> 实现作业自主管理<div>学校将继续严格落实上级相关作业要求,准确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r></div><div> 学校举措</div><div>1. 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br>2. 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不得让学生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br>3.学校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br>4.通过调查、座谈等形式,对学生作业完成用时进行监控管理。<br></div><div> 给家长的建议</div><div>1.培养学习自觉性。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br>2.做到有效陪伴。孩子学习中需要帮助时,家长指导适时适当并注意方法,做到有效陪伴。<br>3.尊重个性发展。不随意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发展学生兴趣,积极参加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br></div> 加强学生体质锻炼<br><div>少年强,则国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精心设计体育课程与校园活动,让每个学生身体动起来,体格壮起来。<br></div><div> 学校举措</div><div>1.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开设篮球、足球、击剑等体育类社团选修课程。<br>2.学校每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为每个学生开具体育运动个性处方,向家长反馈,请家长督促孩子开展针对性锻炼。<br>3.学校每学期开展体育节、全员运动会等活动,孩子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br>4.学校自编自创泡泡操、字母操、武术操等校本健身操,同时保障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定期组织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和健康测试。<br></div><div> 给家长的建议</div><div>1.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适合孩子自己身体和年龄特点的运动项目。<br>2.引导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br>3.建议开展校外亲子体育锻炼活动,保证体育活动时间,营造愉悦的家庭氛围,争当健康阳光家庭。<br>4.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引导孩子不玩或少玩电子产品,持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br></div><div>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家校协同,自觉做好“五项管理”,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帮助孩子找准人生的目标,从而奠定孩子一生的高远追求和健全的人格。<br></div><div><br></div> 古港镇新园完小<div> 2021.6.1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