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乡的端午很平淡,没有热烈的赛龙舟活动,也没有各种节目的表演。只是各家人聚在一起吃母親包的粽子。</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端午节的前一天,母親都要到菜市场买回几扎苇叶(家乡的农民,把在江心洲打下的苇叶,分扎出售,每扎约两斤重)。到家后,母親把苇叶放在一个圆木盆中清洗,然后剪去头尾部。洗净后就放进锅内煮,一直煮到叶子的颜色由翠绿变成深绿,据说这样包粽子时叶片就不会因为太脆而断裂。苇叶煮好后取出放在洁净的水中浸泡半天。同时把从本地农民手中购买的,当年新产的清香纯正的糯米,淘洗上满滿的一米箩。並备好一些蜜枣。</p><p class="ql-block"> 准备工作就绪后,母親拿一个小橙坐在木盆的一边,开始她那包粽子的绝活。母親包的是三角粽,与当地大多数人包的小脚粽不同,她是先做壳,后灌米,再封口。只見母親拿起两片叶片,在水中来回荡一荡,然后把叶片错叠开,平放在左手掌上,拇指一压,另四指并拢,右手握住叶片的头部,由外向内一旋,左手中的叶片就形成了一个漏斗状,然后松开右手,以右手握住叶片的中部,再由外向内一扭,把漏斗的头部盖上,仅留下一个灌米的小口,再松开右手,以右手握住叶片的尾部由内向外一绕,形成一个圈,套住粽壳的一角,一抽一紧,一个三角形的粽壳就做好了。</p><p class="ql-block"> 我见母親做粽壳的轻松状态,也就想试一下,但做出来的粽壳不是歪斜,就是松驰,无奈也就作罢了。故我到现在也不会包粽子。我问:“妈妈,我们这里人家都是包小脚粽子,您包的三角粽是从那里学来的呢”?“1937年,我13岁,我们全家随板桥镇大多数人“跑 反”(躲避曰本鬼子),到了江心洲,洲上有一家大地主,那年他家的芦苇没有收割,专门留给人躲避。我们白天躲在芦苇荡中,晚上住在地主家。我就是那个时候跟别人学会了包三角粽子。”妈妈说。原来,母亲包的三角粽背后还有一段辛酸的经历。 粽壳 做好一部分后,我们子妹就围着米箩,向粽壳内灌经过浸泡过的糯米(有时粽子里也放两颗枣)。灌满米后再用筷子向粽壳的两个角捣一捣,以防空隙。而后把灌好米的粽子整齐的放在桌子上,让母親来完成最后的封口工序。 </p><p class="ql-block"> 封口前母親把盆里剩下的苇叶从中间纵形撕开,左手拿起粽子,並用拇指把叶片的头部按压在灌米的开口处,右手握住叶片的中部,在粽体上绕两圈,再用左手按住叶片,右手拿起一根蓑绳,一头用牙咬住,右手把蓑绳在粽体上走两道,然后打一个活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另外结扎粽子的绳尾不要剪去,最后10个粽子合并在绳尾打一个结为一吊。每每到数粽子的时候,忙活了大半天的母親脸上就会露出满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铁锅中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闷约两小时,揭开锅盖后,屋内顿时清香四溢。这时母親就会给我们子妹每人拿一个碗,碗内放上白糖。待粽子褪去青衣,白玉般的粽体滚入碗内时,我们子妹们早已垂诞欲滴了。当年这样的粽子我一次能吃上三个。剩下的粽子就一串串悬挂在堂屋或厨房的通风处,随吃随拿。</p><ul><li> 1983年的5月,我们夫妇旅行结婚,从杭州乘火车去上海姨娘家,途经嘉兴火车站,听说嘉兴粽子有“名气”,停车间隙便下车买了几个肉粽子。其粽松软叶黄(是当地的湖苇叶所包),吃不出清香气味,一个粽子吃下去,己是满嘴油腻。现在超市的货架上,满满的各种包装精美的粽子,却闻不到当年母親包的粽子那一股清香味了。也是有其形,而无其神了。</li></ul><p class="ql-block"> 母親包的粽子之所似好吃,一是用的苇叶生长在长江之洲,长年受江水之涵养,雾露之灌溉,无污染,本身具有馨香之气。二是用的糯米是当地生产的,新鲜纯正的绿色食品,粒粒饱满清香。三是母親灵巧的双手,包出的粽子较紧(有咬头)。在这里更有的是那一份母子情结。</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苇叶清香,母親包的粽子可口,它的味道我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的。它包裹了父母的辛劳,它承载了我们兄弟姐妹的童真乐趣。</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江洲芦苇气芬芳,糯稻新粮粒粒香。慈母巧包三角粽,香留口齿未能忘。</p><p class="ql-block"> 端午,粽子,你引起了我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引起了我那一片淡淡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